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病证名。指心脾两脏气血虚弱的病变。主要证候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

就诊科室:妇产科 妇科 中医科 中医妇产科 

医生指导:心脾两虚常见问题 >>

介绍

心脾两虚,病证名。指心脾两脏气血虚弱的病变。主要证候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脉细弱。可见于贫血、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症。治宜补气摄血。

最新文章

枣参安神胶囊怎么样

脾虚肾虚吃什么好的快

脾胃虚寒食疗吃什么好?

瘦人怎么调理脾胃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是什么

身上的肉松软是脾虚吗

警惕!女性气虚亏虚容易导致性冷淡现象

脾胃不好可以吃葡萄吗 脾胃不好不...

参芝安神口服液功效怎么样

脾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怎么理解

更多文章>>

症状

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致,临床以心悸失眠,纳差腹胀,便溏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证。心脾两虚证,广义包括心脾气虚,心脾阴虚,心脾气阴两虚等几种类型。由于心主血,脾主运化,所以临床的心脾两虚证以心血不足,脾气虚弱者为常见。本证常见于虚劳、心悸、怔忡、不寐、健忘、眩晕、血证,以及西医的神经官能症、贫血心律失常心肌炎等疾病。

病因

心脾两虚证是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致的病证。多由饮食不节,劳倦伤脾,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久病失调及慢性出血等引起。本证以心血虚、脾气虚为特征。心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心神不宁,则失眠多梦。气血两虚不能上荣于头目,则眩晕健忘。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则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疲乏力。气血两虚则月经量少色淡或淋漓不尽,舌淡,脉细弱。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心主血,两者在生理病理上均有联系。若脾气虚弱则生血不足,统摄无权则血液流失,血虚则无以化气而气更虚,两者可互相影响。

检查

心脾两虚证心主血、行血,主神志变化,脾统血、生血,为后天之本,两者在血液的生化、运行、统摄方面关系密切。若各种原因导致脾气虚弱,不能化生气血精微,则血之生化乏源,加之脾气不足,不能固摄血液,血液溢出脉外而为出血,终致血容量不足,心失所主,心血亦虚;若心血亏虚,脾失所养,则脾气亦虚,血液的生成不足,固摄失职,又可进一步加重心血虚证,而形成心脾两虚证。心脾两虚证除具备血液的病变(血虚、出血)外,尚有消化功能失职的表现,缘由脾气虚所致。若脾气虚损,制水无权,水湿泛滥,聚湿成痰,则形成痰饮、水气,蒙蔽心窍或上凌于心的病理转归,表现为神志不清,喉中痰鸣的癫证、痫证或心悸、水肿证。

鉴别

主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纳呆腹胀,大便溏泻,倦怠乏力,舌淡嫩,脉细无力。

辩证:多因思虑多度而致,心脾两脏病变是相互影响的。因心而影响脾的,见症以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等心经症状为主。因脾而影响心的则以食少腹胀,便溏乏力等脾虚症状为主。

并发症

心脾两虚可以并发哪些疾病?心脾两虚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血不足及脾气虚弱两个方面。如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色萎黄,脘腹胀满,饮食减少,大便失调,神倦乏力及月经过多,月经淋漓不尽,便血、皮下出血及各种出血现象,舌质淡嫩,苔白,脉细弱。

治疗

心脾两虚证的治疗以补益心脾为大法,可选用归脾汤。但若以气虚为主,则病变多偏于脾虚,治宜补益脾气,方选参苓白术散等;若以血虚为主,病变部位多偏于心虚,治宜补养心血,方选养心汤、补心丹等。

治法:补益心脾

方药:归脾汤化裁

黄芪,党参、白术,当归,茯神,远志,酸枣仁,元肉,甘草等。

预防

心血虚脾气虚的临床表现,又有一般气血虚的见症。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癌症。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各种癌症疾病远离自己。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相关疾病

心律失常 心肌炎 失眠 贫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 便血 腹胀 心血虚 血证 怔忡 崩漏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