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积

息积
是胁下胀满,气逆息难,或有形块的病症。《内经》云∶“病胁下满气息,二、三岁不...

就诊科室:外科 中医科 

医生指导:息积常见问题 >>

介绍

是胁下胀满,气逆息难,或有形块的病症。《内经》云∶“病胁下满气息,二、三岁不已,病名曰息积。”“夫消息者,阴阳之更事也。今气聚于胁下,息而不消,则积而不散,故满逆而为病。然气不在胃,故不妨于食,特害于气而已,治宜导引服药,药不可独治,盖导引能行积气,药力亦藉导引而行故也”。

最新文章

息积是什么?

息积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息积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息积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息积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息积应该如何预防?

息积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症见胸胁胀满,呼吸气逆,但不妨碍饮食。积不在中而在胁之下,初起微小,久了变大,则胁满气逆,喘促息难。积在左胁之下,俗名为痞,也就是这种病,小儿患这病尤多。若饮食过伤,脾不及化,余气留滞而结聚,根正在胁间,阳明病剧则上连于肺。

病因

病因肺失肃降,肺气长期郁积所致。胁下胀满,气逆息难,或有形块的病症。《素问·奇病论》:“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证治准绳·杂病》:“息积,乃气息痞滞于胁下,不在藏府荣卫之间,积久形成,气不干胃,故不妨食。”《医学阶梯》则谓息积仅右胁下满,息难,未见形块。治宜调畅气机为主,三因化气汤、木香调气散等方,并可用导引法。参见积聚条。

检查

可以通过望闻问切诊断,症见胸胁胀满,呼吸气逆,但不妨碍饮食。积不在中而在胁之下,初起微小,久了变大,则胁满气逆,喘促息难。积在左胁之下,俗名为痞,也就是这种病,小儿患这病尤多。若饮食过伤,脾不及化,余气留滞而结聚,根正在胁间,阳明病剧则上连于肺。

鉴别

肝火胁痛:肝气实或气郁化火所致的胁痛。其证兼见善怒、两胁下痛引少腹,口苦酸,或烦热,或渴,或二便热涩不通,脉弦急数实。

胁下胀满。由肝经气血不利,或为邪入少阳而致。《灵枢·胀论》:“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参见胁满、胁下支满条。

并发症

腹胀,呼吸困难,神疲乏力。病者胁下满,气逆息难,频岁不愈,名曰息积。因气留滞,癖于胁下,不在脏腑荣卫之间,积久形成,气不干胃,故不妨食。灸之则火热内烁,刺之则反动其经,虽服消化之药,不能独治,宜消积,以导引助而行之。

胁下胀满。由肝经气血不利,或为邪入少阳而致。《灵枢·胀论》:“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参见胁满、胁下支满条。

治疗

治宜调畅气机为主,用三因化气汤、木香调气散等方,并可用导引法。

推气散治右胁痛,胀满不食。
片姜黄枳壳桂心(各三钱)炙草(三钱
为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下,食远服。

赤茯苓汤治息积胁下,气逆满闷。
赤茯苓桂心陈皮(半两,炒)高良姜(一两)大腹皮(五钱)
甘草(一分)吴茱萸(三分
每服三钱水煎,日二服。

白术丸
白术(陈土炒)枳实(麸炒)桂心(各一两半)人参陈皮炙草桔梗(各一两上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酒下三十丸,日二。胁痛,左属肝主血,右属肺主气,多痰积,然悲哀恼怒,郁伤肝气,两胁骨疼痛,筋脉拘急,腰脚重滞是也。
枳壳煮散
枳壳(四两先煮)细辛桔梗防风川芎(各二两)葛根(一两半)甘草(一两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枣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服。
尤在泾云∶悲哀烦恼,肝气致郁,枳壳能通三焦之气,故以为君。肝欲散,故用细辛、川芎、桔梗之辛以散之。肝苦急,故用甘草之甘以缓之。其用防、葛者,悲则气敛,借风药以张之也。

预防

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积不在中而在胁之下者,初起微小,久而至大,则胁满气逆,喘促息难,故名息积。今人有积在左胁之下,俗名为痞者,其即此证,惟小儿为尤多。盖以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为阳明宗气所出之道也。若饮食过伤,脾不及化,则余气留滞而结聚于此,其根正在胁间,阳明病剧则上连于肺,此其所以为息积也。)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积不在胃,故不妨于食。治此者舍灸不可,惟喘者忌灸,恐助火邪,羸者忌刺,恐泻胃气,故必渐次积为导引,久久行之以开其滞,仍用药饵以和其气,二者并行,斯病可愈。若专恃于药而不积为导引,则药亦不能独治之,可见治此者之有不易也。)

相关疾病

胁痛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