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骨嵴脑膜瘤

蝶骨嵴脑膜瘤
蝶骨嵴脑膜瘤是起源于蝶骨大、小翼上的脑膜瘤,内起自前床突,外抵翼点。肿瘤多为...

就诊科室:外科 肿瘤科 

医生指导:蝶骨嵴脑膜瘤常见问题 >>

介绍

蝶骨嵴脑膜瘤是起源于蝶骨大、小翼上的脑膜瘤,内起自前床突,外抵翼点。肿瘤多为球型,可以向周围各个方向生长。肿瘤多数为内皮型和纤维型,肿瘤的生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膨胀性生长,呈结节状,有狭窄的蒂部,较大,手术相对较容易;另一种匍匐样生长,呈地毯状,并与颅底的硬脑膜广泛粘连,手术不易全切,根据其生长特点而形成不同的临床表现。

最新文章

蝶骨嵴脑膜瘤早期症状

蝶骨嵴脑膜瘤西医治疗方法

蝶骨嵴脑膜瘤检查

蝶骨嵴脑膜瘤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蝶骨嵴脑膜瘤是什么?

蝶骨嵴脑膜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蝶骨嵴脑膜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蝶骨嵴脑膜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蝶骨嵴脑膜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蝶骨嵴脑膜瘤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更多文章>>

症状

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内侧型早期症状明显,病人早期可出现脑神经受压表现,如视力下降等。如肿瘤向眼眶内或眶上裂侵犯,眼静脉回流受阻,病人可以有眼球突出等症状。内侧型病人还可出现Ⅱ、Ⅳ、Ⅵ及Ⅴ第1支脑神经损害症状。精神症状和嗅觉障碍多见于肿瘤向前颅窝生长者,但较少见。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症状出现较晚,早期仅有头痛而缺乏定位体征。一部分病人可以表现为颞叶癫痫发作,如肿瘤侵犯颞骨可出现颧颞部骨质隆起。上述两型病人肿瘤生长较大时,均会引起对侧肢体肌力减退和颅内压增高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CT及MRI,一般可明确做出临床诊断。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暂无相关资料。

(二)发病机制

肿瘤多数为内皮型和纤维型,肿瘤的生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膨胀性生长,呈结节状,有狭窄的蒂部,较大,手术相对较容易;另一种匍匐样生长,呈地毯状,并与颅底的硬脑膜广泛粘连,手术不易全切,根据其生长特点而形成不同的临床表现。

检查

1.CT扫描可见到以蝶骨嵴为中心的球形生长的肿瘤,边界清楚,经对比增强后肿瘤影明显增强,如肿瘤压迫侧裂静脉,脑水肿较显著。

2.MRI扫描MRI对诊断本病是有意义的。MRI可以显示肿瘤与蝶骨翼和眼眶的关系,骨质破坏情况等。尤其是对内侧型的蝶骨嵴脑膜瘤,MRI还可以提供肿瘤与颈内动脉的关系,有时肿瘤将颈内动脉包裹在内,或肿瘤附着在海绵窦上,这些情况对手术切除肿瘤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增强后的MRI图像更清晰。

3.脑血管造影现在已不用做定位诊断,但它可以提供肿瘤的供血动脉,肿瘤与主要血管的毗邻关系。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供血动脉主要来自眼动脉分支,如肿瘤向前颅窝发展可见筛前动脉供血,同时可见颈内动脉虹吸弯张开,有时颈内动脉受肿瘤直接侵犯,表现为管壁不规则。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外动脉分支,如脑膜中动脉,出现典型的放射状肿瘤血管,肿瘤染色在静脉期比动脉期更明显。因肿瘤压迫,侧位像可见大脑中动脉一般被抬高。在脑血管造影同时,见到颈外动脉供血者,可同时行血管栓塞,使手术出血减少。

鉴别

肿瘤多数为内皮型和纤维型,肿瘤的生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膨胀性生长,呈结节状,有狭窄的蒂部,较大,手术相对较容易;另一种匍匐样生长,呈地毯状,并与颅底的硬脑膜广泛粘连,手术不易全切,根据其生长特点而形成不同的临床表现。无特别需要鉴别的疾病。

并发症

可能出现一些开颅手术后的并发症:

1.躯体运动功能障碍,牵拉过度或血管痉挛影响运动中枢所致。

2.运动性失语,额叶下部过度牵拉所致。

3.脑神经功能损伤,出血偏盲、失明、眼球运动障碍、三叉神经第1支功能障碍等。

4.脑梗死,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或侧裂血管损伤、痉挛所致。

5.丘脑下部损害,术中直接损伤或缺血所致。

一旦发生上述并发症,应积极给予改善微循环药物、促神经代谢药物、能量合剂、脱水药物以及高压氧舱和对症治疗等治疗措施。

治疗

手术治疗
全切蝶骨嵴脑膜瘤又不损害病人的神经功能并非易事。内侧型脑膜瘤由于可能侵犯海绵窦和颈内动脉而尤为困难。无论是内侧型或外侧型,目前多采用以翼点为中心的额颞入路。对于直径大于2。0cm的肿瘤,不要企图完整切除肿瘤,以免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组织。在分离肿瘤与大脑中动脉的粘连时应特别小心,对于大脑中动脉的任何分支都应小心将其自肿瘤壁上分离下来,如分离确实困难,可将与动脉粘连的部分瘤壁留下来,尽量不要损伤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以免术后造成严重的后果。
内侧型肿瘤的深处是颈内动脉和视神经。多数情况是肿瘤呈球形生长,将颈内动脉向内推移,少数情况是颈内动脉被肿瘤包裹。前者,肿瘤与颈内动脉和视神经之间有一层蛛网膜相隔。手术显微镜下,包膜内切除肿瘤,使术野空间扩大,再将瘤壁向一方牵拉,可以找到颈内动脉和视神经,小心分离,多能全切肿瘤。如确有困难,不可勉强。但如肿瘤将颈内动脉包裹,颈内动脉可呈环状缩窄,甚至闭塞,此时切除颅内动脉四周的肿瘤确有困难。
侵犯海绵窦的肿瘤,近年已能做到全切除。分离肿瘤时应注意辨认和保护Ⅲ、Ⅳ、Ⅵ脑神经,对于海绵窦的出血可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明胶海绵),止血纱布,肌肉等材料压迫止血。

预防

预后

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切除困难不大,术后复发和神经功能损害较少见。内侧型脑膜瘤全切多有困难,术后可有Ⅲ、Ⅳ、Ⅵ脑神经功能损害。另有患者术后可有肢体运动障碍和运动性失语。对于未能全切的内侧型病人,术后可辅以放疗,以防复发。如肿瘤复发可考虑再次手术切除。

相关疾病

头痛 失语症 脑外伤 脑膜瘤 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 放疗 颞叶癫痫 嗅觉障碍 颅内肿瘤 眼球突出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