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是指临床过程和电生理学所见酷似肉毒中毒的一组症候群,主要特...

别名:婴儿肉毒中毒综合症,婴儿型肉毒中毒

就诊科室:内科 五官科 儿科 神经内科 眼科 儿科综合 

医生指导: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常见问题 >>

介绍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是指临床过程和电生理学所见酷似肉毒中毒的一组症候群,主要特征是婴儿急性软弱无力。主要由于进食含有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lotridiumbotulinum,简称肉毒梭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本病若不及时抢救,病死率高。

最新文章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和机...

患上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要做哪些检...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的种类有哪些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是一种什么病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是什么?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

婴儿肉毒中毒综合征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更多文章>>

症状

本病征多发生在6个月以内的婴儿,常见临床表现是便秘(可历时数天)、不能吸吮和吞咽困难、全身明显软弱无力、哭声低微、头不能竖直或抬头不能、深部腱反射减弱等。脑神经麻痹症状有眼睑下垂、眼和面部活动减少、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等。自主神经受损时有张口反射减弱、口腔分泌物增多等。

本病征的诊断可根据严格的发病年龄、特殊的临床软弱无力表现及其他症状而做出初步诊断。肌电图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常可出现短暂的小振幅而密集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这种图形的出现与神经损害持续时间相一致。

确诊尚需对食品、粪便标本做肉毒毒素检测,通过荧光抗体染色法能检测出肉毒毒素和肉毒杆菌,此外可直接运用厌氧培养法和特殊的增菌技术分离病原菌、鉴定菌种。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征的病因与肉毒杆菌和肉毒毒素有关,虽然在患病婴儿的血清中未能发现有肉毒杆菌的毒素,但是在患儿粪便中能发现有肉毒杆菌毒素或分离出肉毒杆菌,很可能是婴儿摄入了广泛存在的肉毒杆菌孢子而致病。当前已公认蜂蜜是本病征的重要媒介,故许多学者已竭力反对给1岁以内的婴儿饲喂蜂蜜。

(二)发病机制

1979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将肉毒中毒分为4型,食物型肉毒中毒、婴儿型肉毒中毒、创伤型肉毒中毒及成人的婴儿型肉毒中毒(infantbotulisminadult)。

1.食物型肉毒中毒是由于肉毒梭菌外毒素如BAT污染食物,经口入消化道,在胃和小肠内被蛋白溶解酶分解成小分子如Aa、Ab后,吸收进入血流。主要作用于脑神经、运动神经突触和胆碱能神经末梢,Aa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阻止神经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然后进入神经突触膜内,阻止Ca2诱导的囊泡分泌作用,阻断了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使肌肉收缩运动障碍,呈现肌肉麻痹。

2.婴儿型肉毒中毒发病年龄多小于6个月,报道年龄6天~11个月。其发病机制与上述不同,婴儿食品中测不出肉毒毒素,但患儿粪便中可查到肉毒梭菌及其毒素。这是由于摄入肉毒梭菌后,在肠道内繁殖并产生外毒素被吸收所致。婴儿肠道与成人肠道菌群不同,缺乏肉毒梭菌的抑制菌如类杆菌、乳酸杆菌,食入的肉毒梭菌的芽孢可成为繁殖体而大量繁殖。母乳喂养婴儿占发病者66%~100%,本病多见于母乳喂养婴儿添加辅食后1个月左右。习惯性便秘婴儿的肠道易于发生肉毒梭菌定植。2个月以下并生活在农村、农场的婴儿,当食物被土壤中肉毒梭菌污染时易于发病。食用污染的蜂蜜而发病者占15%,1981年美国儿科学会及CDC建议12个月以下婴儿不要进食蜂蜜。

3.创伤型肉毒中毒在皮损处感染肉毒梭菌并产生外毒素,创面局部吸收外毒素后引起中毒。

4.成人的婴儿型肉毒中毒当成人肠道手术、胃酸缺乏引起肠道pH值改变、应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等情况下,肠道缺乏肉毒梭菌的抑制菌,食入肉毒梭菌的芽孢后可在肠道内繁殖并产生外毒素而致病。

以上4型虽病因及发病机制各不相同,但临床均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病理变化主要是脑神经核及脊髓前角退行性变。脑及脑膜充血、水肿、有广泛点状出血及小血栓形成等。

检查

1.粪便检查在婴儿型与成人的婴儿型肉毒中毒者,粪便显微镜检查可见革兰阳性芽孢杆菌。

2.细菌培养将可疑食物、呕吐物或排泄物加热煮沸20min后,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作厌氧培养,可分离出肉毒梭菌。

3.毒素试验

(1)动物试验:将检查标本浸出液饲喂动物,或作豚鼠、小白鼠腹腔内注射。可引起动物四肢瘫痪而迅速死亡。婴儿型者则可用婴儿粪便浸出液作动物试验。

(2)中和试验:将各型抗毒素血清0.5ml注射小白鼠腹腔内,随后接种标本0.5ml同时设对照组,从而判断毒素和定型。

(3)禽眼睑接种试验:将含有毒素的浸出液0.1~0.3ml,注入家禽眼内角下方眼睑皮下,出现眼睑闭合、或出现麻痹性瘫痪和呼吸困难,经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死亡,可作为快速诊断。

4.毒素检测应用抗肉毒毒素抗体进行中和试验,检查病人血清中肉毒毒素,可对毒素分型。

肌电图检查有肌纤维颤动、单次刺激反应降低,多次刺激电势反而增高,有短持续期小波幅多相运动、电势增加等表现。可作为辅助诊断。

鉴别

本病征应与肉毒中毒、Lambert-Eaton综合征、某些抗生素中毒、高镁、高锰及低钙血症或毒蛇咬伤重症肌无力脊髓灰质炎、急性婴儿多发性神经炎等鉴别。肉毒中毒发展到前躯后可见流涎、吞咽困难、瞳孔放大、视觉障碍。
严重者呼吸困难、心率快、全身软散、倒地休克、呼吸麻痹死亡。可以鉴别。

并发症

少数患儿由于呼吸肌麻痹而出现呼吸骤停,甚至突然死亡。本症为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原因之一。婴儿猝死综合征(简称SIDS),也称摇篮死亡,系指外表似乎完全健康的婴儿突然意外死亡,1969年在北美西雅图召开的第二次国际SIDS会议规定其定义为:婴儿突然意外死亡,死后虽经尸检亦未能确定其致死原因者称SIDS。

治疗


文献报告均未使用抗毒素治疗,而经对症处理和呼吸监护后均获痊愈。个别患儿须作机械呼吸性换气,多数患儿须鼻饲。
(1)早期发现应用多价抗毒素治疗,可肌肉或静脉注射3-5毫升,早期应用比晚期应用效果显著。
(2)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5万单位/千克体重,2次/日。
(3).补液疗法,5%葡萄糖盐水100-1000毫升、5%碳酸氢钠注射液10-50毫升,混合静脉滴注。
(4).饲喂前食物应加热100C,10分钟以上后喂给。

预防

婴儿应尽量少食蜂蜜类食品。蜂蜜本身并无肉毒梭菌,是在采集、加工、包装过程中污染了肉毒梭菌。如蜂蜜在食用前已高压灭菌30min以上,则食用是安全的。食肉类动物均可发生,自然发病的病例主要是因为动物食入腐尸、被腐败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等。一般夏季炎热时期发病率较高。注意积极预防。

相关疾病

重症肌无力 便秘 脊髓灰质炎 吞咽困难 多发性神经炎 瘫痪 水肿 血栓形成 肉毒中毒 毒蛇咬伤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