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神经鞘膜瘤

咽部神经鞘膜瘤
咽部神经鞘膜瘤系发于外周颅神经、交感神经及其分支的肿瘤,好发于咽后壁及侧壁,...

就诊科室:内科 耳鼻咽喉头颈科 外科 肿瘤科 神经内科 耳鼻喉科 

医生指导:咽部神经鞘膜瘤常见问题 >>

介绍

咽部神经鞘膜瘤系发于外周颅神经、交感神经及其分支的肿瘤,好发于咽后壁及侧壁,组织学上神经鞘膜瘤可分为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雪旺氏病)。

最新文章

咽部神经鞘膜瘤是什么?

咽部神经鞘膜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咽部神经鞘膜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咽部神经鞘膜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咽部神经鞘膜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咽部神经鞘膜瘤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咽部神经鞘膜瘤应该如何预防?

咽部神经鞘膜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本病生长缓慢,较小时可无症状,偶然发现或有异物感、明显不适感,继而有吞咽障碍及语音改变,较大肿瘤可有呼吸困难,压迫神经可有疼痛,位于鼻咽者可有听力降低。

查体可见咽后壁、侧壁有圆形隆起,表面有粘膜;肿瘤较大可见软腭膨隆,或超过咽中线,腭弓、扁桃体有推移等。触诊可及一较硬的包块,有时与颅神经行走的方向一致,并有神经受累的体征。

病因

主要是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NF1其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17q11.2。在发病者,此染色体位点缺失,致使患病者不能产生相应的蛋白-神经纤维瘤蛋白。神经纤维瘤蛋白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通过加快降低原癌基因p21-ras(在细胞内有丝分裂信号转导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从而减缓细胞增殖。

检查

术后活检:组织学把神经鞘膜瘤可分为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雪旺氏病)。神经纤维瘤主要由雪旺氏细胞组成,但其细胞间质由胶原纤维及粘液样成分组成。此瘤有效明显被膜,不易找到其发源神经,质地较硬,切面呈淡灰色,镜下见瘤细胞呈梭形扭曲,常梭形排列成细束状,细胞间有多量胶原纤维及玻璃样变与粘液样基质,呈粘多糖体的染色反应。神经鞘膜瘤发源于神经纤维的雪旺氏细胞,具有神经外膜组成的被膜。发源的神经可附着于被膜外或被膜下,但不穿过瘤体,肿瘤质软或硬,可有波动感,呈黄褐色或灰红色,可见有出血点,镜检细胞排列有核无核相同,紧密成栅栏状,或细胞排列疏松,呈网状,有水样基质。

鉴别

应注意与神经纤维瘤病、良性混合瘤、畸胎瘤及恶性肿瘤相鉴别,病情进展以及病理检查可资鉴别。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良性的周围神经疾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组织学上起源于周围神经鞘神经内膜的结缔组织。它常累及起源于外胚层的器官,如神经系统、眼和皮肤等,是常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之一。

并发症

有吞咽障碍及语音改变,较大肿瘤可有呼吸困难,压迫神经可有疼痛,位于鼻咽者可有听力降低。骨骼损害:少数患者出生时即出现骨骼发育异常,或肿瘤生长过程中压迫骨骼引起异常。内脏损害:生长于胸腔、纵膈、腹腔或盆腔的神经纤维瘤可引起内脏症状,其中消化道受累可引起胃肠出血或梗阻,还可引起内分泌异常。

治疗

以手术切除为主,较小的肿瘤可经咽部进行,较大肿瘤可行颈部途径或与咽部途径联合摘除。手术治疗是目前有效的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多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在电生理检测下仔细辨别面听神经的位置,尽可能解剖和功能保留上述神经。术中往往需要磨除部分内听道的后壁以期达到肿瘤全切除。

预防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选择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平时常吃蔬菜、水果、豆类以及粗加工的主食,这些食物不仅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样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同时起居规,勿枉作劳;扶助脾胃,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等都很重要。

相关疾病

畸胎瘤 疼痛 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病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