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简称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功血,由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而不是由...

别名:青春期功血

就诊科室:内科 妇产科 内分泌科 妇科 

医生指导: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常见问题 >>

介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简称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功血,由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而不是由妊娠、子宫内膜肿瘤、感染或血液病等引起。常发生于青春期,均为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亦称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最新文章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病发原因有哪些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症状有哪些

更年期女性功血现象是怎么得的?

女性子宫性出血是怎么回事?

盘点:专家介绍造成功血的主要病因

盘点:预防功血的几种方法

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原则是什么呢?

青春期女性功血该如何来进行保健?

功血的临床分型有那些呢?

日常生活中女性如何预防功血?

更多文章>>

症状

1.无规律地子宫出血血量时多时少,或突然增多。闭经时间长者,出血量多,并可持续数月不止。周期短于21天,时流时止。

2.体检生殖器检查正常,或双侧卵巢对称性地轻度增大。

3.基础体温为单相型。

4.贫血症状失血过多可引起贫血,严重者可出现头晕、心慌、气短、乏力、水肿、食欲不振等现象。

5.排出激素过多症状乳房胀痛、下腹坠胀、情绪激动等。

1.病史详细询问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变化的诱因、出血特点、伴随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效果等。特别注意避孕药及雌激素应用史。

2.体检

(1)全身检查:有否消瘦、肥胖、多毛、皮肤紫纹及紫癜。

(2)妇科检查:无性生活史者行肛门指诊,确定子宫大小、附件肿块,如可疑有器质性病变或妊娠时,应做阴道检查(先征得家长同意)。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引起无排卵型功血的原因,在青春期和更年期不同,青春期功血多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成熟不全或延迟,在下丘脑体与卵巢之间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正反馈调节机制,在垂体促卵泡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作用下,卵泡发育分泌雌激素,但雌激素对下丘脑正反馈应尚未能形成正常月经周期中FSH和LH高峰,因而卵巢中虽有卵泡发育但不能排卵,更年期功血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自然衰退,卵泡数量减少但不能发育成熟,同时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反应降低,因而在卵巢功能衰退时排卵停止而导致更年期无排卵功血。

引起排卵型功血的原因有4种:

1.黄体功能不足月经周期中有卵泡发育及排卵,但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导致子宫内膜分泌不良。

2.子宫内膜脱落不全即由于黄体萎缩不全,雌孕激素不能迅速下降,子宫内膜由于激素水平的失衡不能按期而呈不规则脱落,使出血期延长,血量增加,又称黄体萎缩不全。

3.子宫内膜修复延长由于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后,下一周期新的卵泡发育迟缓或欠佳,所分泌的雌激素不足,以致子宫内膜不能如期再生修复,而使月经延长。

4.排卵期出血由于排卵期激素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出现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撤退性出血,当雌激素分泌足够量时则内膜又被修复而止血。

(二)发病机制

正常月经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控制,当卵泡发育并合成雌激素时,子宫内膜增生;排卵以后,卵巢内形成黄体,合成雌激素及孕激素;孕激素使增生的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变化。如排出的卵子未能受精,则卵巢黄体在排卵后14天左右退化,不再分泌雌、孕激素;此时子宫内膜失去雌、孕激素的支持而发生皱缩、螺旋动脉强烈收缩、静脉回流减慢及子宫内膜缺血坏死,致使子宫内膜的功能层脱落而行经。与此同时,子宫内膜的螺旋动脉断端内形成血栓,流血量减少,新卵泡周期开始并分泌雌激素,使子宫内膜修复而止血。因此,正常月经的出血量比较恒定,并自然止血。

如不排卵,卵巢不合成孕激素,子宫内膜在单一雌激素作用下增生,当雌激素水平不再能维持增厚的子宫内膜时,部分内膜脱落而出血(突破性出血),一处修复后另一处又脱落,致使出血持续不止,由于缺乏孕激素,子宫内膜的螺旋动脉断端不收缩,致使出血量多,如内膜脱落区有多个开放性的出血血管,则出血量骤增。

少女的初潮多是不排卵的,故功血可发生于初潮时,也可发生于初潮后2~3年内,或发生于规则月经之后。

青春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可伴有功能性子宫出血。实验发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卵巢细胞代谢率降低,卵泡发育不良,分泌雌激素不足。人体内观察,甲状腺功能低下时,血TSH升高,影响促性腺激素的产生,引起不排卵或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卵巢激素分泌增加,月经周期变短,或停止排卵,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发生功能性子宫出血。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发生于青春期,其特点为不排卵,表现为闭经或功能性子宫出血。部分病例合并多毛、肥胖及(或)双侧卵巢增大。

青春期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者,因体内雄激素增加,排卵障碍也发生功能性子宫出血。

多数青春期功血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健全所致。精神刺激或疾病易使刚发育成熟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而引起功能性子宫出血。

检查

1.血LH及FSH出血前14天左右无峰值。

2.血E2保持无波动的水平。

3.血孕酮值很低或不能测出。

4.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血T3、T4、TSH测定值异常。

5.合并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时血雄激素增高,或24h尿17酮类固醇增高。

6.合并贫血时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低,肝功能正常。

1.诊断性刮宫术出血量多或持久不停的已婚患者,应首先采用诊断性刮宫术止血,并能探查宫腔,确定有无器质性疾病,病检子宫内膜。无排卵型子宫出血的内膜为增殖期变化,或为腺囊性、腺瘤性增生,不治疗可发展为非典型增生症或子宫内膜癌;排卵性出血者为“分泌期变化”“分泌不良”。流血第5天仍能刮出分泌期子宫内膜者,为黄体萎缩不全。

2.宫颈黏液结晶流血前宫颈黏液中见羊齿状结晶者,提示为无排卵型出血。

3.宫腔镜检查有助于发现小型宫腔病变,如小型宫腔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等,并可在直视下选点活检,增加了该类器质性疾病的检出率。

4.B超检查可以发现小型子宫肌瘤(肌壁间)及小型卵巢肿瘤,或者无卵巢囊性增大,并可发现宫腔病变及测定子宫内膜的厚度、质地等;在B超监测下行生理盐水通液以增加声像对比度,可提高宫腔小型病变如息肉、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率。

鉴别

与不全流产子宫内膜息肉、生殖器肿瘤及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子宫出血做鉴别。

1.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肝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都可能引起子宫异常出血,有关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如骨髓、肝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查等可协助与本病进行鉴别。

2.异常妊娠及妊娠并发症如流产、宫外孕、滋养叶细胞肿瘤、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良等,根据临床有无妊娠历史、血尿绒毛促性腺激素测定及B超检查是不难鉴别的。

3.生殖器肿瘤如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腺癌、卵巢功能性肿瘤等应做详细的妇科检查,注意子宫附近有无肿物,必要时可行B超检查、诊断性刮宫等检查以确诊。

4.生殖系感染如急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结核早期可因子宫内膜功能层的再生受阻而出血,但出血量一般不多,可有感染的历史及表现,并可经抗感染治疗而治愈,据此予以鉴别。

并发症

出血量多,时间长者,常合并贫血。有的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1、卵巢功能失调的月经紊乱或过多的患者,也可能并发器质性病变。

2、长期、无排卵的不规则流血患者,或长期用雌激素治疗者,都须注意子宫内膜的变化,是否发展成为腺瘤型增生期子宫内膜或子宫内膜腺癌。

3、合并症是子宫肌瘤合并无排卵型功血,特别常见在更年期。若能及早确诊,按更年期功血治疗,可使伴有子宫肥大或小肌瘤患者免于手术治疗,对必需进行手术(如肌瘤)亦可提供更好的条件。

治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中医治疗方法
1。脾肾阳虚治法:健脾温肾调经。
方药:右归丸加减。
熟地12克淮山药10克山茱萸9克枸杞子9克杜仲10克菟丝子12克熟附子9克(先煎)当归9克鹿角胶12克(烊冲)加减:便溏者,加炮姜9克;黄体期缩短者,加黄芪15克、仙灵脾10克;不孕者,于月经中期加蛇床子15克、夜交藤12克,去鹿角胶;月经量少不畅者,去鹿角胶,加桂枝9克。
2。肝肾阴虚者治法:滋阴补肾调经。
方药:左归丸加减。
生地12克淮山药12克山茱萸9克菟丝子12克枸杞子12克女贞子10克龟版胶12克(烊冲)生白芍10克当归9克加减:经行不畅者,去龟版胶,加川牛膝10克;月经先期量多者,加旱莲草15克;黄体脱落不全,经血淋漓不净者,加】11穹9克、生蒲黄12克(包煎)。
3。肾虚肝郁治法:益肾疏肝调经。
方药:调肝汤加减。
淮山药15克阿胶9克(烊冲)当归9克大白芍12克山茱萸10克巴戟天10克柴胡9克郁金9克枸杞子10克佛手片9克加减:肝郁气滞腹胀者,加川??子9克、枳壳10克;腰酸不孕者,加仙灵脾9克、菟丝子12克。
【中成药】
1。乌鸡白凤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脾肾两虚者。
2。右归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眼。用于脾肾阳虚者。
3。左归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用于肝肾阴虚者,亦可用六味地黄丸。
4。逍遥丸每日2次,每次3次,吞服。左归九或六味地黄丸同服,治肾虚肝郁者。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西医治疗方法
原则为止血、纠正贫血及恢复排卵功能。同时治疗合并的疾病。
1。止血
(1)雌激素:使脱落的子宫内膜生长而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出血量多并已合并贫血者。
①苯甲雌二醇:2mg肌注,每6~8小时1次,出血明显减少时逐渐减量,直至每天1mg时,改为口服雌激素,待血色素上升后,再加用孕激素7~10天,然后同时停药发生撤退性子宫出血(亦称药物刮宫)。
②己烯雌酚注射剂:2mg肌注,用法同上。
③结合雌激素注射剂:25mg静注,每4小时1次,共3次。
④结合雌激素片剂:1。25mg,每4~6小时1次,直至血量明显减少后,逐渐减量为0。625mg/d,持续至贫血纠正后加用孕激素7~10天,同上述。
⑤己烯雌酚片剂:2mg,每6~8小时1次,减量及加用孕激素的方法同上。
⑥炔雌醇片剂:0。005mg/d,维持量(注射用雌激素减量后)。
(2)孕激素:使雌激素引起增生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停药后,子宫内膜发生月经样的撤退性出血,再通过自身的雌激素修复子宫内膜而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出血时间长、出血量较少以及单用雌激素无效的患者。
①黄体酮注射剂:20mg肌注,1次/d,持续5~10天。
②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片剂:10~16mg/d,持续7~10天。
③醋酸甲地孕酮(妇宁片):8~12mg/d,持续7~10天。
④炔诺酮(妇康片):6~12片/d(0。625mg/片),持续7~10天。
炔诺酮为19去甲睾酮衍生物,具孕激素及弱雄激素作用,对下丘脑及垂体前叶的抑制作用较强,久用后可能影响青春期少女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恢复,不宜多用。避孕药不宜作首选药物的理由相同。
(3)雄激素:丙酸睾酮25~50mg肌注,可以减少子宫出血量,但与炔诺酮相似,青春期少女应慎用或不用。
(4)止血药:配合上述药物应用。
①酚磺乙胺(止血敏):1000mg肌注或静注,2~3次/d。
②氨基己酸:4~6g+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静滴。2~3次/d。
③氨甲苯酸(止血芳酸):0。1~0。25g静注或静滴。3次/d。
④云南白药:0。2~0。3g,每4小时1次。
⑤卡巴克络(安络血),维生素C,维生素K均可酌情使用。
2。纠正贫血
(1)输血:血红蛋白在8g以下时。输血球或全血。
(2)补充铁剂:口服或肌注右旋糖酣铁。
(3)补充各种营养物质。
3。恢复排卵功能本病是妇科临床的疑难重症,其治疗不能单一见血止血,因那样即使取得了暂时止血的效果,以后也会复发,所以应把治疗重点放在调整周期和促进排卵等方面,使青春期、生育期妇女经期正常,更年期功血转为正常停经。对于不同的病人要根据其病情及要求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治疗。
恢复或建立正常的排卵月经是治疗无排卵型功血的根本。当止血后即应安排治疗。但年幼的青春期女孩建立排卵功能困难,首要目的是防止再次出血。
功血的治疗还包括有效的调节,如出血期间要注意保暖,保持外阴的清洁卫生,搞好计划生育,采取有效的节育措施,少做或不做人工流产
(1)雌-孕激素治疗:亦称人工周期,即模拟正常月经周期的激素变化规律,先用雌激素,后用孕激素,停药后子宫内膜脱落出血。血止后再重复用药,连续3~5个周期。停止治疗后测基础体温,如为双相型,表示已排卵,可以停止治疗。如为单相型,再用孕激素7~10天/月。
此疗法适用于年幼及性征尚未发育成熟的女孩,部分患儿治疗后,可建立排卵周期。
(2)孕激素治疗:当上述治疗后无自发月经,基础体温为单相型者应用孕激素7~10天/月,重复3~5个月,少数女孩可出现排卵月经。此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大、性征发育良好的少女。
(3)促排卵药:理论上,促排卵药是解决不排卵性功血的治本方法,但此类药物均为替代治疗(使性腺释放激素、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等),治疗时有效,停药后又恢复原状,青春期少女无生育要求,应用意义不大。如果患儿不能坚持人工周期治疗(如服药反应重),或病情较顽固时,可选择性应用氯米芬(克罗米芬)促排卵。
氯米芬(克罗米芬)为合成的促排卵药,于月经周期早期服用50mg,1次/d共5天,5~10天后排卵,排卵成功率在成年妇女为80%,如无效,逐月增加剂量至每天200mg。
4。同时治疗合并的疾病。
预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预后一般良好,但治疗重点应为调整周期和促进正常排卵,单纯止血,以后常会复发。

预防

凡由调节生殖系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均称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西医按卵巢功能紊乱程度不同分为有排卵功血(黄体功能障碍)和无排卵功能(卵泡期功能障碍)。

功能性出血

子宫异常出血,可以是出血过多、过少、过频,或不规则,或绝经后出血等。在异常出血的妇女中,约有25%是由器质性疾病引起。其余75%是由影响生殖系统调控的激素紊乱所致。这些激素是由下丘脑、垂体产生,在生育年龄的妇女中很常见,这种类型的出血,称为子宫功能性出血。青春期前和绝经期后阴道出血,都是不正常出血。

医学上,无全身或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异常性子宫出血称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常常简称为功血。功血分为排卵性功血和无排卵性功血两类,无排卵性功血最常见,占85%左右。女性从月经初潮开始到闭经结束,均可发生功血。具报道,青春期功血占20%、生育期功血占30%、绝经前期功血占50%。

器质性疾病引起的阴道出血

由外阴、阴道损伤,性虐待、阴道炎(包括异物引起的感染)、子宫感染、或凝血异常的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都可以引起阴道出血。另外,癌和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具有激素分泌功能的卵巢肿瘤等也都可以引起阴道出血。有时尿道口脱垂也可以引起出血。

各年龄段的出血

年龄对确诊子宫出血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新生女婴,在出生后几天内,可能有少许阴道出血。这是因为她们在出生前受到母亲雌激素影响所致,不用担心。儿童期出血,可能是由于青春期开始过早(性早熟)(见第258节)。阴毛和乳房是青春期发育的信号。性早熟可能由某些药物、脑部病变、甲状腺激素水平过低或分泌激素的肾上腺和卵巢的肿瘤引起。然而,很多病例的病因仍然是不清楚的。

儿童期出血有可能由阴道腺组织过度增生(阴道腺病)引起,这可能与出生前母亲服用己烯雌酚(DES)有关.患阴道腺病的女孩,以后患阴道癌和子宫颈癌的危险性增高。

生育年龄的妇女,阴道出血可能由节育措施,如口服避孕药、孕激素、宫内节育器等引起,或由妊娠并发症,如前置胎盘引起。另外,宫外孕葡萄胎子宫内膜异位症、癌症等都能引起阴道出血。

绝经后阴道出血最危险的原因是癌症,如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或阴道癌。最常见的非癌性出血原因有阴道壁变薄(萎缩性阴道炎)、子宫内膜变薄或过度增生和子宫内膜息肉等。

【注意事项】

流产史者,遇有停经者或BBT上升14天以上者,应立即作尿或血妊娠试验,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和劳逸结合。

中药周期疗法分四个阶段,此四个阶段要按月经周期的天数选方用药。书上介绍的四个基本方,可根据辨证分型加减。如服药期间有感冒发热或腹泻等特殊情况,酌情加药或暂停周期治疗,先治感冒、腹泻等表证。

相关疾病

高血压 头晕 腹泻 内分泌失调 发育迟缓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性早熟 感冒 白血病 贫血 肝病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阴道炎 宫颈癌 卵巢肿瘤 多囊卵巢综合征 宫外孕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息肉 功能性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增生 葡萄胎 闭经 异常妊娠 妇科检查 宫腔镜 前置胎盘 流产 血液病 营养不良 性病 非典 血尿 水肿 血小板减少症 绝经 慢性子宫内膜炎 阴道腺病 子宫内膜结核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