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_病因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发病原因不明确,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其中包括疱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细小病毒B19、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及肝炎病毒等。

  2.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血小板生成障碍或无效生成

  1)巨核细胞生成减少①物理、化学因素。②骨髓浸润性疾病。③造血干细胞病变。④感染性疾病。⑤血小板生成调控紊乱。⑥遗传性疾病。

  2)血小板无效生成见于维生素B12、叶酸缺乏、部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2)血小板破坏增加或消耗过多

  1)免疫性破坏①药物相关抗体。②某些免疫反应异常疾病。③感染相关血小板减少。④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2)非免疫性破坏血管炎、动脉插管、体外循环等。

  3)血小板消耗过多主要见于血栓性微血管病。

  (3)血小板分布异常各种原因的脾大。

  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各种病因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抗血栓能力降低。


脑出血病毒性肝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败血症伤寒血管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