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发热

经行发热
经行发热是指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证,经净后发热自然退净或稍退者,...

就诊科室:内科 中医科 内分泌科 

医生指导:经行发热常见问题 >>

介绍

经行发热是指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证,经净后发热自然退净或稍退者,称为“经行发热”。以育龄期妇女多见。常伴发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本病属中医经行前后诸证范围。

最新文章

经行发热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下巴酸痛怎么回事

经行发热患者吃哪些食物好一些

经行发热的症状有哪些

经行发热是什么?

经行发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经行发热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经行发热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经行发热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经行发热应该如何预防?

更多文章>>

症状

阴虚

素体阴虚,久病热病,耗损阴血,或思虑过度,营阴暗损,经期过后,阴血益虚,阴不维阳,阳气外越,营卫失调,因而发热。
肝郁
素性抑郁,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经行之前,气血下注冲任,血充气盛,气血更加郁滞,郁而化热,营卫不和,因而发热。
血瘀
宿有湿热之邪内蕴,与血搏结成瘀,或经期产后,人流术后,瘀血内留,积瘀化热,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加壅阻,瘀热内盛,营卫失调,因而发热。

病因

1.气虚禀赋气弱,经行时气随血耗,营卫失调而致发热。

2.阴虚素体阴虚,经行时经血下行,营阴更虚,以致阴虚生内热,经期发热。

3.血热阳盛体质,又嗜食辛热谷物,或肝郁化火,经行时冲脉之气旺盛,气火相迫,经行发热。

4.瘀热原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病史,宿瘀滞留胞中,积瘀化热,经行之际,血海充盈,瘀热郁结,气血营卫失调而致经行发热。

检查

这个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定夺检查事项为好。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结合临床表现分析判断。如血常规、尿常规病原体检查(直接涂片、培养、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X线、B型超声、CTMRI、ECT检查,组织活检(淋巴结肝、皮肤黍膜)、骨髓穿刺等。

鉴别

1.气虚经行低热持续,动则汗出,懒言少语,面色?s白,经行量多,色淡质清稀。苔薄,舌淡,脉细缓而数。

2.阴虚经期午后潮热,两颧红赤,五心烦热,烦躁少眠。舌红干,脉细数。

3.血热经前或经行发热,口干喜饮,溲赤便秘,心烦易怒,经量增多,色鲜红。苔薄黄,舌质红,脉弦数。

并发症

瘀热经前或经行发热,经量多而有血块,或量少而不畅,经色紫暗,下腹胀痛拒按。苔薄,舌紫或有瘀点,脉涩而数。

1.抽筋:抽筋多发生于高热骤起之时,一次发热仅抽一次,很少超过两次,只要抽搐时间不长,对健康的影响不大。
2.心跳加快:高热会造成心跳加快,严重者会引起心力衰竭。发烧时发现自己有心跳加快的症状不要慌张,及时就医就能缓解。

治疗

经行发热由气虚或阴虚引起的,总由患者体质虚弱,经行脏腑气血或阴虚生内热所致,故经后应继续调养,并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促进机体对经行期气血变化的适应性,可以防止经行发热。

经行发热中医治疗方法
1。气虚治法:补中益气除热。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克白术10克陈皮6克升麻9克柴胡6克当归9克仙鹤草30克党参12克炙甘草3克炒白芍10克防风9克加减:发热形寒,营卫不和者,加桂枝6克、大红枣10枚,去党参、升麻;经行量多色谈者,加荆芥炭9克、旱莲草15克、生地炭15克、阿胶9克(烊冲)。
2。阴虚治法:滋阴养血清热。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10克炙鳖甲12克(先煎)生地12克肥知母9克地骨皮10克丹皮10克银柴胡9克玄参12克麦冬10克泰艽10克白薇10克生甘草3克加减:低热口干,汗出热不退者,为气阴两虚,加党参12克、五味子9克、沙参12克、金银花9克,去黄芪、鳖甲、玄参;烦躁失眠者,加黄芩9克、山栀9克、夜交藤15克、柏子仁9克,或炒枣仁9克。
3。血热治法:清热凉血调经。方药:清经散加减。丹皮12克地骨皮12克生白芍10克熟地10克青蒿9克黄柏9克茯苓10克荆芥穗9克麦冬9克旱莲草15克生地榆12克黄芩9克当归9克加减:经行腹胀腹痛拒按者,加红藤12克、败酱草12克、生蒲黄12克(包煎),去旱莲草、地偷;尿赤者,加六一散9克(包煎)、知母10克;大便秘结者,加全瓜篓10克(切)、桃仁6克。

预防

1.经行发热中药治疗预后较好,如伴慢性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者,经后需继续治疗,方能彻底治愈。

2.经行发热一般经后自然逐渐消退,如果病程日久,反复发病,甚至经后热度反而升高者,应根据其临床表现,作必要的检查,明确发热原因进行治疗。

相关疾病

便秘 子宫内膜异位症 热中 潮热 慢性盆腔炎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