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肺吸虫病

脑肺吸虫病
脑肺吸虫病是肺吸虫成虫寄生于脑内并不断移行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其代谢物等引起...

就诊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 

医生指导:脑肺吸虫病常见问题 >>

介绍

脑肺吸虫病是肺吸虫成虫寄生于脑内并不断移行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其代谢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的一种疾病,以颞叶最常受损。

最新文章

脑肺吸虫病是什么?

脑肺吸虫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脑肺吸虫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脑肺吸虫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脑肺吸虫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脑肺吸虫病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脑肺吸虫病应该如何预防?

脑肺吸虫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本病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癫痫偏瘫、视力障碍等。伴全身症状发热等。

1.腹型

腹痛腹泻、大便带血等。

2.皮肤型

移行性皮下肿块、结节等。

3.胸肺型

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或咳铁锈色痰。

上述分型并不是绝对的,临床上常有多型并存于同一患者的情况。


病因

并殖吸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人体可被其感染但不能成为传染源,病兽、病畜是传染源。幼虫不在肺内定居,故肺部症状轻微,多仅有胸膜炎改变。幼虫在体内各脏器间游走,造成严重组织损伤、破坏并引起过敏反应,常侵犯肝脏和皮肤,游走性皮下包块是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占本型病例的50%~80%,偶有从皮下包块中爬出吸虫者。并殖吸虫引起的组织病变是由虫体游走引起的机械必损伤、虫体代谢产物刺激及虫卵大量沉积导致异物反应造成。

卫氏并殖吸虫的致病主要是童虫或成虫在人体组织与器官内移行寄居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其代谢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

检查

1.病原诊断

⑴脑脊液、痰或粪便检查可查获并殖吸虫虫卵。

⑵活检:皮下包块或结节手术摘除可能发现童虫,或典型的病理变化。

2.免疫试验

⑴皮内试验:常用于普查,阳性符合率可高达95%以上,但常有假阳性和假阴性。

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敏感性高,阳性率可达90%~100%。

⑶循环抗原检测:近期应用酶连免疫吸附抗原斑点试验(AST-ELISA)直接检测血清中循环抗原,阳性率在98%以上,且可作为疗效评价。

3.头颅CT扫描和磁共振检查可见囊肿。颅骨片有囊壁钙化影。如合并胸肺型,X线检查可见肺部有明显改变。


鉴别

有流行病学史,先有肺部症状而后出现脑症,实验室检查支持肺吸虫病诊断,痰、胸水、胃液、粪便、脑脊液中找到肺吸虫虫卵,或皮下结节、包块内找到幼虫、成虫或虫卵,(卫氏)肺吸虫皮内试验阳性。

本病应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脑脓肿、脑肿瘤、脑血吸虫病、脑囊虫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蛛网下腔出血鉴别。


并发症

容易合并胸肺型、腹型、皮肤型发病。可有肺炎脑膜炎症状、脑蛛网膜下腔出血、脓肿、囊肿等并发症。肺吸虫病常见的并发症有脓肿,囊肿。脑型肺吸虫病可能并发颅内压增高、癫痫、抽搐,偏瘫,运动障碍等并发症。容易合并胸肺型、腹型、皮肤型发病,可有肺炎和脑膜炎症状。

治疗

1.常用治疗药物吡喹酮,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等优点。对于本病和重型肺吸虫病需要较长的疗程。或硫双二氯酚成人日剂量按50~60mg/kg计算,隔日分3次服用,10~15日为一疗程,可重复2~3疗程。

2.对慢性病例和伴有占位性症状者,可配合手术治疗。


预防

宣传教育当地居民和旅客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吸蛄及其制品;讲卫生,不饮用生水,是预防本病最重要的措施。


相关疾病

癫痫 头痛 头晕 脑炎 脑膜炎 偏瘫 腹泻 腹痛 肺炎 肺结核 咳嗽 性病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