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是由多种原因如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感染、过敏、变态反应等引起的多发性末梢神经损害的总称。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最新文章
症状
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1.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
感觉异常(疼痛、麻木、过敏、减退)常呈手套、袜套式。
2.运动障碍
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体远端为主的肌肉萎缩。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肢端皮肤发凉、苍白、发绀或出汗障碍,皮肤可粗糙变薄等。
病因
1.中毒
如铅、砷、汞、磷等重金属,呋喃西林类、异烟肼、链霉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长春新碱等药物以及有机磷农药等有机化合物。
2.营养代谢障碍
如B族维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症、慢性消化道疾病、妊娠等。
3.感染
常伴发或继发于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如痢疾、结核、传染性肝炎、伤寒、腮腺炎等,少数可因病原体直接侵犯周围神经所致,如麻风神经炎等。
4.过敏、变态反应
如血清治疗或疫苗接种后神经炎等。
5.其他
如结缔组织疾病,遗传性疾病如腓骨肌萎缩症、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周围神经炎、遗传性感觉性神经根神经病等。此外,躯体各种癌症也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且可在原发病灶出现临床症状之前数月发生,应引起警惕。
除少数病因(如麻风)所致者周围神经有炎性改变外,病理改变主要是周围神经的节段性脱髓鞘改变和轴突变性,或两者兼有。少数病例可伴有神经肌肉连接点的改变。
检查
1.血白细胞数可轻度升高,营养障碍性贫血,糖尿病人则血、尿糖增高。
2.电生理检查、M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可减慢或消失,EMG(肌电图)呈失神经改变。
鉴别
1、红斑性肢痛症:由于血管舒缩机能障碍致肢端小血管阵发性扩张引起的疾病,以双下肢多见,表现为肢端剧痛,局部皮温增高,发红,多汗或轻度凹陷性水肿,发作时将患肢浸于冷水中疼痛可减轻或缓解,受热后血管扩张可使症状加重。
2、雷诺病:本病由于肢端小血管间歇性收缩或痉挛致局部缺血引起,以双上肢多见表现为双侧手指苍白,发凉,麻木,烧灼感,也可因继发性毛细血管扩张而呈青紫色,晚期可发绀,溃烂,寒冷时因血管收缩可使症状加重。
3、癔病性肢体麻木:常由精神因素发病,肢体麻木程度,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且有其它癔病症状,腱反射多活跃,套式感觉障碍范围常超过肘,膝关节,或边界变化不定。
并发症
多数病例仅有轻度运动障碍或感觉异常,病情逐步停止发展,2~3周后开始恢复,少数病例病情迅速发展,早期颅神经即受影响,四肢瘫痪,出现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
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糖尿病、尿毒症等)改善营养,纠正维生素缺乏,避免有害金属及药物接触。
2.对症选用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B12、B1、B6、胞二磷胆碱、辅酶Q10、神经生长因子等。
3.改善末梢循环可用地巴唑、川芎嗪注射液,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预防
应以预防为主,如加强劳动保护,预防金属和农药中毒,尽量少用呋喃类药物(如需要服用时,可同时加服维生素B族药物)等。
相关疾病
腓骨肌萎缩症 遗传性共济失调 肝炎 糖尿病 尿毒症 伤寒 腮腺炎 麻风 疼痛 雷诺病 农药中毒 砷中毒 多发性神经炎 红斑性肢痛症 神经症 瘫痪 水肿 周围神经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