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重者可致全聋的一种老年性...

就诊科室:内科 耳鼻咽喉头颈科 中医科 神经内科 针灸科 耳鼻喉科 

医生指导:老年性耳聋常见问题 >>

介绍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重者可致全聋的一种老年性疾病。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可高达60%左右。

最新文章

老年性耳聋的致病原因有哪些

引起老年性耳聋的原因有哪些呢

老年性耳聋有哪些预防方法呢

怎样预防老年性耳聋呢

老年性耳聋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呢

老年性耳聋如何有效进行治疗

老年性耳聋如何正确预防

老年性耳聋的病因有哪些

老年性耳聋有什么表现

老年性耳聋有哪些危害

更多文章>>

症状

1.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大多是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双侧耳聋程度基本一致,呈缓慢进行性加重。

2.高频听力下降为主

听力下降多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老人首先对门铃声,电话铃声,鸟叫声等高频声响不敏感,逐渐对所有声音敏感性都降低。

3.言语分辨率降低

有些老人则表现为言语分辨率降低,主要症状是虽然听得见声音,但分辨很困难,理解能力下降,这一症状开始仅出现在特殊环境中,如公共场合,有很多人同时谈话时,但症状逐渐加重引起与他人交谈困难,老人逐渐不愿讲话出现孤独现象。

4.重振现象

部分老人可出现重振现象,即小声讲话时听不清,大声讲话时又嫌吵,他们对声源的判断能力下降,有时会用视觉进行补偿,如在与他人讲话时会特别注视对方的面部及嘴唇。

5.耳鸣

多数老人伴有一定程度的耳鸣,多为高调性,开始时仅在夜深人静时出现,以后会逐渐加重,持续终日。


病因

导致老年性耳聋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成两大类:一是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全身因素(情绪紧张,某些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另一类是外在因素,如环境噪声、高脂肪饮食、吸烟酗酒、接触耳毒性药物或化学试剂,感染等等,这些因素均会引发或加重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发展。


检查

听力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及病变的部位。检查方法甚多,一类是观察患者主观判断后作出的反应,称主观测听法,如耳语检查、秒表检查、音叉检查、听力计检查等,但此法常可因年龄过小、精神心理状态失常等多方面因素而影响正确的测听结论。另一类是不需要患者对声刺激做出主观判断反应,可以客观地测定听功能情况,称客观测听法,其结果较精确可靠,有以下几种:

1.通过观察声刺激引起的非条件反射来了解听力(如瞬目、转头、肢体活动等)。

2.通过建立条件反射或习惯反应来检查听力(如皮肤电阻测听、西洋镜测听等)。

3.利用生物物理学方法检查听力(如声阻抗-导纳测听)。

4.利用神经生物学方法检查听力(如耳蜗电图、听性脑干反应)。

鉴别

有些耳病的症状多具有隐秘发展的特点,易同老年性耳聋相混淆,须注意同下列耳病相鉴别:

1.慢性炎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可引起听小骨溶解脱落,乳突炎和鼓室硬化症,慢性渗出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者可致中耳腔及咽鼓管内粘膜变性阻塞和听骨链粘连硬化,尤其是慢性卡他性中耳炎,因平时无典型症状,只有在因上感,烟酒过度,劳累等刺激时耳内才有沉闷胀痛,耳鸣等症状,检查时可见外耳道后段充血肿胀、耳膜内陷听力下降等症状,呈隐匿性发展,早中期常不引起人的重视,一旦影响听力,常规治疗是很难取得效果的。以上几种病可已经电耳镜、声阻抗和X光片检查确诊。

2.代谢性疾病所致耳聋:如糖尿病高血脂症、内耳硬化症、专科检查可以排除。

3.药物性耳聋: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有确切的发病时间界限,病症一旦形成,基本很少波动。

4.噪音性耳聋:与职业噪音和不科学的生活噪音环境有关,早中期表现有典型的受噪音刺激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的特点。


并发症

耳聋是本病最终结果,一般无其他特殊并发症。但由于本病是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带来压抑。故家庭成员应该告知其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功能的衰退,出现老年性耳聋是很普遍的现象,以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避免由此造成抑郁症。同时注意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以避免并发其他意外性损伤。

治疗

迄今为止,尚无确切的方法可以用来逆转听力老化的进展。但这并不是说,老年性耳聋无法防治,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保健,则可大大延缓听力老化进程。


预防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营养,多补充锌、铁、钙等微量元素,尤其是锌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预防老年性耳聋有显著效果。富含锌的食物主要有海鱼,鲜贝类等,经常食用对预防老年性耳聋很有好处。也可以选择服用一些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保健品。

2.保持情绪稳定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情绪激动很容易导致耳内血管痉挛,如果同时伴有高血黏度,则会加剧内耳的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听力下降。我们可以选用具有活血化瘀等作用的银杏叶制剂,丹参制剂运用以改善微循环,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

避免在噪声很大的地方工作生活长久,在老年性耳聋患者中,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多,这可能与城市环境噪声大有关,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生活的老人发病率也较高。因此,老年人要尽量避免长期的噪声刺激,遇到突发性噪声时,要尽快远离,以减少噪声对双耳的冲击和伤害。

3.戒烟戒酒

尼古丁和酒精会直接损伤听神经,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致内耳供血不足而影响听力。

4.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内耳的血液供应也会随之得到改善。锻炼项目可以根据具体身体状况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都可以,但一定要坚持。


相关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神经性耳聋 糖尿病 骨质增生 屈光不正 耳鸣 老年性聋 耳硬化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性病 动脉硬化 高脂血症 肿胀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