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斑热_预防

         (一)预防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通过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等多种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对对紫外线、乙醇和碘酒敏感;对氯仿、丙酮等脂溶剂和去氧胆盐敏感。4~20℃温度下相对稳定,高于37℃及pH5.0以下易灭活;56℃ 30min或100℃ 1min可灭活。

  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症状是发热,“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颜面、颈、上胸部潮红),皮肤黏膜出血及肾脏损害等。该病病毒可以侵犯人的多个器官和系统,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诊后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对病人用过、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与病人有过接触者,发现不适,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专家提示:

  (1)强调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

  (2)发现有死老鼠应深埋或焚烧,接触死老鼠时应戴手套或使用器具;

  (3)家中食物不要裸露摆放,以防老鼠的分泌物将食物污染;

  (4)野外作业时要注意灭鼠,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

  (5)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低血压头痛头晕腹痛贫血中毒惊厥腰痛耳鸣黄疸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