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急性肾衰,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综合征,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肾脏生...

别名:小儿急性肾衰,小儿肾衰

就诊科室:内科 儿科 肾病内科 儿科综合 

医生指导: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问题 >>

介绍

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急性肾衰,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综合征,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肾脏生理功能急剧减低甚至丧失,即肾脏不能按照机体需要来调节尿量及尿的成分。其特点为内环境水和电解质的稳定性受到破坏,酸碱平衡紊乱,代谢产物潴留,虽然常见少尿(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但有些病例如氨基糖甙类肾毒素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量可接近正常。因此用尿素氮、尿量测量来监测肾功能很重要。

最新文章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哪些表现及如...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有什么检查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有什么?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症状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什么?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容易与哪些疾病...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如何预防?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什么原因引...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做哪些检查?

更多文章>>

症状

临床所见与肾衰有关包括苍白(贫血)、尿量减少、水肿(水不钠潴留)、高血压、呕吐、嗜睡(尿毒症性脑病)。急性肾衰的合并症包括容量过多,并发充血性心衰及肺水肿,心律不齐,因胃炎或应激性溃疡有胃肠道出血,抽风、昏迷及行为改变。

病因

病因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
1.肾前性
由于肾灌注减少,GFR降低而出现急性肾衰竭,由于肾脏本身无器质损害,病因消除后肾功能随即恢复。
(1)低血容量:如大出血,胃肠道失液(如腹泻,呕吐,胃肠减压),肾脏失液(如渗透性利尿,利尿剂,肾上腺功能不全),皮肤丢失(如烧伤,大量出汗),第三间隙失液(如胰腺炎腹膜炎,大面积损伤伴挤压伤)。
(2)心输出量降低: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填塞,巨大的肺梗死。
(3)全身性血管扩张:过敏反应,使用降压药,败血症和扩血管药物过量。
(4)全身性或肾血管收缩:麻醉,大手术,α肾上腺素能激动药或高剂量多巴胺,肝肾综合征
(5)肾脏自身调节紊乱: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药物的应用。
2.肾性
GFR降低由于低灌注或肾毒性物质损害导致小管细胞损害(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球,小管间质或血管炎症,血栓形成导致栓塞性肾血管阻塞或血管运动性肾病引起。
(1)急性肾小管坏死:①急性肾缺血:如创伤,烧伤,大手术,大出血及严重失盐,脱水,急性血红蛋白尿,急性肌红蛋白尿,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等均可引起肾脏缺血,缺氧而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②肾毒性物质损伤。
(2)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或)血管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急进性肾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急性弥漫性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
(3)急性间质性肾炎:感染变态反应,药物变态反应(如青霉素族,磺胺药,止痛药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感染本身所致(如流行性出血热等)。
(4)急性肾实质坏死:急性肾皮质坏死,急性肾髓质坏死
(5)肾血管疾患:坏死性血管炎,过敏性血管炎恶性高血压,肾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双侧肾静脉血栓形成,败血症也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急性肾衰。
(6)其他:移植肾的急性排斥反应等。
3.肾后性
肾以下尿路梗阻引起肾盂积水,肾间质压力升高,肾实质因受挤压而损害,时间久后反射性使肾血管收缩,肾发生缺血性损害,若伴继发感染,更加重损害。
(1)尿道梗阻:尿道狭窄,先天性瓣膜,包茎,骑跨伤,损伤尿道。
(2)膀胱颈梗阻:神经源性膀胱,结石,癌瘤,血块。
(3)输尿管梗阻:输尿管先天狭窄,结石,血块或坏死肾组织(乳头)脱落,肿瘤压迫,腹膜后纤维化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可有贫血;白血球减少(狼疮肾);血小板减少(狼疮、肾静脉栓塞、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低钠血症高钾血症;酸中毒;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及磷增高(肾功能减退)及血钙低(高血磷症)。血清C3水平可降低(链球菌感染后、狼疮或膜增性肾小球肾炎)或血清中可查出对链球菌的抗体(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2.其他辅助检查
胸部放射线检查可发现心脏大及液体过多所引起的肺充血。急性肾衰患儿须考虑有无尿路梗阻,如摄腹平片、超声波动波检查、肾核素扫描,必要时做逆行肾盂造影,如查出有梗阻须急性做经皮肾造瘘术。最后可能须做肾活体检查以判断肾衰的原因。

鉴别

1.中重度脱水
重症腹泻,呕吐或入量不足可致脱水,尿量常明显减少,严重者可以无尿,可合并不同程度酸中毒,应与急性肾衰鉴别,但本症常有明显体液丢失,入量不足的历史,少尿程度与脱水体征大致平行易并发血压下降及末梢循环衰竭,血尿素氮多正常或仅轻度升高,血钾多偏低,尿常规一般无异常,尿比重偏高,积极补液治疗后,病情迅速好转,尿量亦很快增多。
2.感染中毒性休克
见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或其他重症感染,常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而出现少尿,但尿常规多无异常改变,尿比重偏高,快速扩充血容量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后症状迅速改善,尿量随之增加,血尿素氮及肌酐多无明显改变。
3.尿潴留
见于急性脊髓炎或大剂量应用阿托品类药物之后,临床表现为较长时间(数小时至十余小时)无尿液排出,但常可扪及充盈的膀胱,膀胱区叩浊,按压膀胱常有尿液溢出,结合原发病及用药历史,诊断不难,导尿或膀胱穿刺可明确诊断。

并发症

容量过多并发充血性心衰及肺水肿,心律不齐,因胃炎或应激性溃疡有胃肠道出血,抽风,昏迷及行为改变,还可并发胸腔积液,腹水,脑水肿高钾血症,低钙,低钠血症,高血压及合并感染等。
1.肺水肿(pulmonaryedema)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使大量组织液在很短时间内不能被肺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从肺毛细血管内外渗,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从而造成肺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在临床临床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紫绀,大汗淋漓,阵发性咳嗽伴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对称性湿啰音,X线胸片可见两肺蝶形片状模糊阴影,晚期可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动脉血气分析早期可有低O2、低CO2分压、严重缺O2,CO2潴留及混合性酸中毒,属临床危重症之一。
2.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系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
3.应激性溃疡是多发性外伤,严重全身性感染,大面积烧伤,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应激反应情况下发生的急性胃粘膜病变,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之一。
4.胸膜的脏层和壁层之间存有一个潜在性腔隙,称之胸膜腔。正常情况下,胸膜腔两层胸膜间的宽度约为10~20μm,内含浆液,约为每公斤体重0.1~0.2ml,通常无色,透明,起润滑胸膜作用,它的渗出和再吸收处于平衡状态,任何因素造成其渗出增加和(或)再吸收减少,即出现胸膜腔内液体积聚,形成胸腔积液。
5.血钾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7.0mmol/L则为严重高钾血症。因高钾血症常常没有或很少症状而骤然致心脏停搏,应及早发现,及早防治。
6.低钠血症仅表示血清钠离子浓度低于正常水平,不一定真正合并机体钠含量的下降。根据发病的急缓,可分为急性低钠血症和慢性低钠血症,前者是指48h内,血清钠离子浓度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否则为慢性低钠血症。
7.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ascites)。
8.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

治疗

除病因治疗外,主要的治疗是使患儿能度过肾衰期,使少尿引起的内环境紊乱减至最小程度,争取肾脏病变的恢复。
1.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如血容量降低而无失血,也无低蛋白无需胶体扩容。静脉注入等渗盐水20ml/kg,患儿多于2小时内排尿。如患儿仍无尿,须插导尿管测定膀胱尿量,测中心静脉压。如临床及化验检查,体液已补足则须考虑用利尿剂。虽然利尿剂对已出现无尿的患儿无效,不能改变肾功能也不影响肾衰的自然过程,但这些药物如速尿或甘露醇作用于肾小管功能的改变,加速了尿流,对有些少尿患儿由于促进尿排出,故对高钾血症及体内水滞留的处理有价值。如患儿无高血压,可联合用多巴胺与利尿剂以增加肾皮质血流。
当补足血容量或给利尿剂后仍无适量尿液排出,则应严格限制摄入液量。除体内滞留水分过多外,肾外液体丢失如失血、胃肠道异常丢失(呕吐、腹泻)应予补充。
2.高血钾症的处理
急性肾衰时迅速发生高血钾症(血钾高于6mmol/L),可引起心律不齐及死亡。当血清钾上升至5.5mmol/L时,给患儿的液体须含高浓度葡萄糖,并给降钾树脂口服或保留灌肠。降钾树脂是一种药用的钠式孩子交换树脂,经口服或灌肠,可在肠道内产生离子交换作用,吸收钾后随粪便排出体外,达到降低血钾的目的。钠式树脂的优点是既不会加重中毒,还摄取尿毒症患儿肠道内的铵离子,可减少尿素的合成。将降钾树脂加入山梨醇中呈混悬液口服最好,山梨醇引起渗透性腹泻,可引起水及电解质的丢失(肾衰患儿常有体液滞留,体内钠、钾水平均增高),这样可共同促进水、电解质经胃肠道排出。上述紧急处理只须几小时,如高血钾持续不降,须作透析治疗。
3.纠正酸中毒
肾衰时由于排出氢及铵离子不足常有中度酸中毒,罕有需要治疗者。严重酸中毒(动脉pH

预防

首先,要有合理的蛋白质摄入量。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主要来源于饮食中的蛋白质成分,因此,为了减轻残存的肾的工作负担,蛋白质摄入量必须和肾脏的排泄能力相适应。
比如,当血肌酐为170—440微摩尔/升时,蛋白质以每天每公斤体重0.6克为宜,有大量蛋白尿者,每丢失1克尿蛋白,可额外补充1.5克蛋白质。
当血肌酐超过440微摩尔/升时,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进一步减少,以每天总量不超过30克为好。
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如果一味追求限制蛋白质摄入,将会导致病人出现营养不良,体质下降,效果并不好。
第二,为了使摄入的蛋白质获得最大利用,不让其转化为能量消耗掉,在采取低蛋白质饮食的同时,还必须补充能量。
每日每公斤体重至少35千卡的热量,主要由糖供给,可吃水果、蔗糖制品、巧克力、果酱、蜂蜜等。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食物虽符合前面的条件,如蛋黄、肉松、动物内脏、乳制品、骨髓等,但由于它们的含磷量较高而不宜食用,因为磷的贮留可促使肾脏的功能进一步恶化。
为减少食物中的含磷量,食用鱼、肉、土豆等,都应先水煮弃汤后再进一步烹调。
第四,食盐量应视病情而定,如有高血压、水肿者,宜用低盐饮食,每日2克盐。
第五,经过肾脏排泄的药物也有可能损伤肾脏,如庆大霉素、磺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等、消炎痛、扑热息痛,以及激素、造影剂等。
此外,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感染,还要严防这些疾病对肾脏的损伤。

相关疾病

心包炎 急性脊髓炎 胰腺炎 腹泻 低血糖症 低钠血症 高钾血症 狼疮性肾炎 肺水肿 尿毒症 紫癜性肾炎 肾病 间质性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溶血性贫血 细菌性痢疾 败血症 水中毒 脑水肿 烧伤 尿路梗阻 包茎 肾损伤 腹膜炎 惊厥 性病 流行性出血热 麻醉 充血性心力衰竭 恶性高血压 高血压危象 过敏性血管炎 肝肾综合征 心源性休克 急进性肾炎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小管坏死 神经源性膀胱 肾静脉血栓 肾髓质坏死 水过多 血尿 昏迷 代谢性酸中毒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肿胀 尿道狭窄 腹膜后纤维化 静脉血栓形成 脱水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