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石症

肾石症
肾石症指发生于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多数位于肾盂肾盏内,肾实...

就诊科室:内科 外科 肾病内科 泌尿外科 

医生指导:肾石症常见问题 >>

介绍

肾石症指发生于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多数位于肾盂肾盏内,肾实质结石少见。平片显示肾区有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或钝三角形致密影,密度高而均匀。边缘多光滑,但也有不光滑呈桑椹状。肾是泌尿系形成结石的主要部位,其他任何部位的结石都可以原发于肾脏,输尿管结石几乎均来自肾脏,而且肾结石比其他任何部位结石更易直接损伤肾脏,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最新文章

肾石症的饮食办法是什么?

肾石症的病因是什么?

肾石症常见的症状是什么

肾石症相混的疾病是什么?

肾石症常见的治疗办法是什么?

肾石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肾石症的饮食有哪些

治疗肾石症的办法都有哪些

肾结石的误区都有哪些

肾石症引起的症状有哪些

更多文章>>

症状

1.无症状

多为肾盏结石,体格检查行B超检查时发现,尿液检查阴性或有少量红、白细胞。

2.腰部钝痛

多为肾盂较大结石如铸形结石,剧烈运动后可有血尿

3.肾绞痛

常为较小结石,有镜下或肉眼血尿,肾区叩痛明显。疼痛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全身冷汗、脉搏快速微弱甚至血压下降,常伴有恶心、呕吐及腹胀等胃肠道症状。

4.排石史

在疼痛和血尿发作时,可有沙粒或小结石随尿排出。结石通过尿道时有尿流堵塞并感尿道内刺痛,结石排出后尿流立即恢复通畅,患者顿感轻松舒适。

5.感染症状

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尿,急性发作时可有畏寒、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症状。

6.肾功能不全

一侧肾结石引起梗阻,可引起该侧肾积水和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双侧肾结石或孤立肾结石引起梗阻,可发展为尿毒症。

7.尿闭

双侧肾结石引起两侧尿路梗阻、孤立肾或惟一有功能的肾结石梗阻可发生尿闭,一侧肾结石梗阻,对侧可发生反射性尿闭。

8.腰部包块

结石梗阻引起严重肾积水时,可在腰部或上腹部扪及包块。


病因

肾结石的形成过程是某些因此造成尿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工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结晶并在局部生长,聚集,最终形成结石,在这一过程中,尿晶体物质过饱和状态的形成及尿中结晶形成抑制物含量减少是最重要的两因素。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①尿液晶体物质排泄量增高;②尿液中其它成分对结石形成的影响;③尿路感染;④饮食与药物。


检查

尿常规检查、一般摄片检查、静脉肾盂造影检查、逆行肾盂造影检查、肾脏、输尿管、膀胱超声检查。B超可以初步诊断肾结石。因为B超简单、快捷、价廉、没有放射线,通常作为首选常规诊断。泌尿系统X片也可以作为初步检查和治疗后的复查,但要注意有1/10的肾结石在X片上不显影,通常称为“阴性结石”。因为B超或X片上的“亮点”不一定都是结石,确诊肾结石需要依靠CT及静脉尿路造影(IVU)。通过这些“拍片”检查,应当明确是否有肾结石,以及结石的部位、大小、数目,是否合并肾积水,初步判断肾功能,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畸形等情况,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化验尿液、血液,得到了结石的还可以分析结石的成分,从而了解肾结石的病因、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情况,为治疗病因、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鉴别

1.急性胆绞痛表现突然发作的右上腹疼痛,易与右侧肾绞痛相混淆。但有右上腹局限性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区明显叩击痛,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墨菲氏征(Murphy’ssign)阳性;尿液常规检查无异常发现。

2.急性阑尾炎表现右下腹疼痛,须与肾绞痛时下腹部的放射痛相鉴别。但可伴发热,其压痛部位局限,常于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罗符辛氏征(Ro—Vsing’ssign)阳性;尿液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尿路平片无结石影像;放射性核素肾图和肾超声检查也无结石征象。

3.肾盂肾炎可表现腰痛血尿症状。但多见于女性,无发作性疼痛或活动后疼痛加重的病史;尿液检查可发现多量蛋白、脓细胞及其管型;尿路平片肾区无结石影像;超声捡查无强回声光点及声影。

4.肾结核

可表现血尿及病肾钙化灶。但有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多为终末血尿;尿路平片上钙化影像分布于肾实质,呈不规则斑片状,密度不均匀。

5.肾细胞癌表现为腰痛、血尿,尿路平片亦可出现钙化影像,有时与本病混淆。但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常混有血块;尿路平片上钙化局限于肿瘤区,呈大小不等的斑点状或螺旋状;尿路造影示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移位或缺失。

6.肾动脉瘤

尿路平片也可出现钙化影像。但其位于肾门周围,呈花圈样钙化;有血压升高表现;肾动脉造影显示扩张的动脉瘤影像。

7.海绵肾

尿路平片可出现钙化影像。但其为多发的小结石,位于锥体囊性扩张的乳头管和集合管内,呈簇状或放射状排列;静脉尿路造影可见肾小盏周围多发梭形小囊,呈葡萄串样排列,病变多为双侧。

8.腹腔内淋巴结钙化若位于肾区,可误认为本病。但钙化一般为多发、散在,很少局限于肾区,其密度不均匀呈斑点状;尿路造影肾盂肾盏形态正常,侧位片位于肾区阴影之外。

9.肾盂肿瘤

尿路造影肾盂表现充盈缺损,须与阴性结石鉴别。但其为不规则形;有严重的无痛性肉眼血尿;超声波检查可见肾盂或肾盏光点分离,在肾盂或肾盏中出现低回声区,轮廓不整齐;尿中可查及瘤细胞。

10.肾盂血块在尿路造影片上也表现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可在2—3周后复查.充盈缺损可见缩小或消失。

并发症

1、感染:结石合并的感染,在结石排出或取出前,是很不容易治好的。此种感染会出现肾盂肾炎、肾积脓、肾周围炎及肾周围脓肿和膀胱炎等。值得人们警惕的是感染可加速结石的增长和肾实质的损害。

2、尿路梗阻:通常可导致梗阻以上部位积水,如下输尿管结石可造成中、上输尿管及肾盂积水。结石的梗阻通常是不完全性梗阻,如果双侧输尿管或尿道梗阻则会出现尿闭,严重者可发展为尿毒症。

3、局部损伤:若小结石活动度大,局部损伤较轻。大而固定的结石,可导致肾盏、肾盂上皮细胞出现脱落,出现溃疡还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以致间质纤维化。移行上皮如果长期受到结石刺激后,可出现鳞状上皮变性,多年后右引起鳞状上皮癌。结石通常会损伤血管,引起血尿


治疗

应根据结石的病因、类型、大小、数目、部位以及有无并发感染、尿路梗阻和肾功能情况制订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防治结石的形成和复发由于肾结石的复发率很高,男性80%,女性60%,第一次复发距取石或排石的平均时间为9.5年,故在治疗上不仅重视于取石和排石,还应重视预防肾结石的复发。防治措施如下。

1.去除肾石的发病诱因积极治疗形成结石的原因,如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摘除甲状旁腺,治疗恶性肿瘤,控制肾盂感染和解除尿路梗阻,均为防止结石形成和复发的有效措施。

2.一般治疗

⑴保证充分饮水:尤其夏季和夜间,为避免夜间尿液过分浓缩,必须强调睡前饮水,并且在半夜再饮水一次。最好用饮用含矿物质水的磁化水,使每日尿量超过2000ml,可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淀、冲洗尿路和排出微小结石。

⑵饮食:饮食成分应根据结石种类和尿液酸碱度而定。对于草酸结石,应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蕃茄、土豆、甜菜、龙须菜、果仁、茶叶、可可、巧克力等。以及含钙离的食物如牛奶、奶酪等。对特发性高钙尿应限制钙摄入,以减少尿钙含量;对非高尿钙的复发性草酸结石,毋需低钙饮食。如因低钙饮食致使尿草酸排泄增加而形成结石者,也不宜采用低钙饮食。控制钠摄入,钠摄入过多可使尿钙排泄增多。高尿酸血症和高尿酸尿时要吃嘌呤饮食,避免进食动物内脏,少食鱼和咖啡等。

如患者第一次发现结石,而无基础疾病或病理生理紊乱,则只需随诊以了解结石情况和有无新结石形成,而不需采取药物治疗。

3.药物治疗

⑴高钙尿:因原发性甲旁亢、类肉瘤病、甲亢多发性骨髓瘤等引起者应作相应治疗。其他病因者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噻嗪类利尿剂:能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而减少尿钙排泄。用于肾性高钙尿和吸收性高钙尿。双氢克尿噻每日50~100mg,或相应剂量的其他利尿剂。长期使用其降尿钙作用可有所下降,可引起低钙血症、低枸橼酸尿,需补充枸橼酸钙。

②磷酸钠纤维树脂:口服后在肠道与钙结合而限制钙吸收,每次2.5~5g,进食同时服用。因肠腔内钙减少,与草酸结合减少,导致肠吸收草酸增多,且该药可同时结合钙,阻止肠吸收钙,故同时应适当限制草酸摄入,而补充钙。只用于不伴骨病、血磷正常,而对限制钙摄入和噻嗪类利尿药治疗无效的吸收性高钙尿,该药使血Ca2+下降,PTH分泌增多。原发性甲旁亢、肾生高钙尿、尿钙动员增多的情况、生长期儿童和绝经后妇女不应服。

③正磷酸盐:如中性或碱性可溶性磷酸钠或钾盐,与钙结合生成磷酸钙盐,降低尿钙浓度和草酸钙饱和度。每日1.5~2.0g磷元素,分3~4次服用。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者和尿路感染者不用,因可引起转移性软组织钙化和感染性结石。

⑵肠源性高草酸尿:限制草酸和脂肪摄入,补充枸橼酸钾,可使尿pH和枸橼酸明显升高。一方面作为结晶形成的抑制物质,另一方面在肠道与草酸结合,阻止后者的吸收,因而减少尿草酸排泄。可用氢氧化镁或氧化镁。消胆胺可纠正肠吸收脂肪不良,但不能持续抑制吸收草酸。

⑶低尿枸橼酸性含钙肾结石:枸橼酸钾能有效地限制此类结石的形成和复发。用法为每日3~6g,分三次服用。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胃肠道反应,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⑷尿酸结石:应增多尿量,限制嘌呤摄入,调整尿pH6~6.5。尤其夜间尿pH。应用枸橼酸钠和碳酸氢钠使尿pH升高时,使钙盐结晶增多,而枸橼酸钾无此缺点,故临床首选,剂量为30~60mmol/d。若同时有血尿酸增高,宜加用别嘌呤醇,控制血尿酸浓度后即改为维持量。

⑸胱近酸尿和胱氨酸悄:在保证充分饮水(常>3L/d)和碱化尿液(pH>7.5)。治疗无效时,可应用D-青霉胺治疗,每日1~2g,分次服用。后者在尿中与胱氨酸结合,形成溶解度较高的化合物从水中排出,从而降低胱氨酸含量。但其副作用较大,能引起肾病综合症皮炎和全血细胞减少等。α-巯基丙烯甘氨酸的作用机制懒惰D-青霉胺相似,而副作用较小。有报导将此药灌注在肾结石部位,可使结石溶解;口服则可防止结石形成。

⑹感染性结石:长期有效地控制尿路感染,能限制感染性结石的形成,甚至使某些已形成的结石溶解。但由于结石内抗生素浓度较低,细菌不能被完全杀灭,因此单纯抗菌治疗很难使尿路感染完全治愈。

(二)对结石的处理肾结石的治疗近年来已有很大进展,许多过去需要手术治疗的肾结石,现在可经体外震波碎石或非开放性手术取石,或几种方法联合使用而取得满意疗效。

1.内科治疗对直径小于0.5cm的光滑圆形结石,无尿路梗阻或感染,且明功能良好者,可采用内科治疗,方法见“预防结石形成和复发”段。溶石疗法对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疗效较好,对含钙结石和感染性结石疗效较差,给药途径有口服、静脉、输尿管插管、开放性肾造瘘插管和经皮质穿刺造瘘插管等。在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作放射性核素肾图及X线检查了解肾功能,决定是否手术。

2.体外震波碎石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满意疗效,特别是直径在1.5cm左右的单个结石。随着体外震波碎石术经验成熟,目前也试用于鹿角状结石及一些特殊结石,如肾小盏结石、蹄铁肾结石、多发性大结石等治疗。应该引起注意的是,由于冲击波的物理作用及其使水分子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H2O2和多种自由基,均可使结石周围组织细胞损伤、出血。冲击波还可直接和通过刺激肾盂平滑肌收缩,间接地引起肾盂内压力升高;而治疗后碎石和血尿等则可增加尿流阻力,使肾盂内压升高,从而使肾小管和肾小囊内压升高,影响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因此对一些存在肾泌尿系统梗阻、感染和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仍应权衡利弊,术前庆作抗菌、插管解除梗阻等相应治疗;术后则应密切观察、及时控制感染,解除梗阻。对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亦应慎重,对不能纠正的出血性疾病、孕妇仍属禁忌。

3.手术取石一些非开放性手术取石新技术,如通过输尿管肾盂镜、经皮肾镜取石等,逐渐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取得较好疗效。但对经上述非开放性手术取石术、药物治疗及体外超声碎石无效或有禁忌证者,以及一些复杂的结石,如大鹿角状结石、某些多发性结石或有肾盂肾盏内腔狭窄的结石,合并严重梗阻造成急性尿闭,严重感染时,仍以开放性手术治疗为宜。手术应尽可能以保护肾功能为原则,并要求彻底取石,以免残留结石核心,继续增长。感染性结石因手术的常有结石残屑留在局部,术后极易复发。

(三)对症治疗

1.肾绞痛治疗应用解痉剂阿托品或654-2肌注,可合用异丙嗪以增强疗效,无效时间应用杜冷丁或吗啡等。

2.尿路感染的治疗见“泌尿道感染”。

3.血尿明显肉眼血尿时可用羟基苄胺0.1~0.2g或止血环酸0.1g,缓慢静脉注射,每日3次。

肾石病是常见肾脏疾病,易引起感染和肾功能损害。近年来由于地其病因和病理生理研究的进展,出现了一些防治新措施,降低了复发率。另外,由于体外震波碎石的应用和经验积累,使很多原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免手术痛苦而得到有效治疗,但对于震波对肾脏的影响及其并发症防治应引起足够重视。


预防

1、多喝水

一天至少要喝二至三公升的白开水,因为多喝水、多排尿,有助于冲淡体内及肾脏堆积的毒素,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2、摄取低盐食物

盐分会使血液浓缩,进而加重肾脏的运作功能。

3、勿随意服用止痛药物

根据研究显示,不少肾脏病患者有肾病问题,主要是肾内留有止痛药所导致。

4、适当运动

控制血压、体重和血糖,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相关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胰腺炎 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腹泻 甲亢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低钾血症 痛风 肾病综合症 尿路感染 肾盂肾炎 多囊肾 贫血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增生性疾病 胆结石 胆囊结石 肾结石 尿路梗阻 肾结核 肾盂肿瘤 异位肾 营养不良 皮炎 腰痛 疼痛 急性阑尾炎 肾动脉瘤 肾细胞癌 肾盏积水 血尿 代谢性酸中毒 出血性疾病 高尿酸血症 肉瘤 绝经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