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疳

肾疳
肾疳是五脏疳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又名骨疳、急疳。多表现为面色发黑、骨瘦...

就诊科室:内科 中医科 肾病内科 

医生指导:肾疳常见问题 >>

介绍

肾疳是五脏疳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又名骨疳、急疳。多表现为面色发黑、骨瘦如柴、牙龈出血或溃烂、口中气臭、潮热盗汗、腰膝痿软、行走乏力,发育迟缓、智能低下、饮食减少、大便滑泻等,多由于患儿先天肾气不足,或肥甘不节,乳食失调,脾胃虚弱,化源不足,后天失养,复加积滞化热,耗伤肾之阴精而引起,治宜补肾健脾、益阴填精,可选用异功散合六味地黄丸化裁,药用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山药、熟地、山茱萸、牡丹皮、泽泻、枸杞子、龟板、知母、炙首乌、大枣等。中成药可选用健儿膏,六君子丸配合杞菊地黄丸,左归丸等。

最新文章

肾疳是什么?

肾疳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肾疳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肾疳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肾疳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肾疳应该如何预防?

肾疳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症见“上热下冷,寒热时作,齿?生疮,耳焦脑热;手足逆冷,吐逆滑泄;下部生疮,脱肛不收,夜啼饶哭,渐成困重,甚则高骨乃败。”

多表现为面色发黑、骨瘦如柴、牙龈出血或溃烂、口中气臭、潮热盗汗、腰膝痿软、行走乏力,发育迟缓、智能低下、饮食减少、大便滑泻等。

病因

多因先天不足,禀赋虚弱,患有解颅、鹤膝、五迟等病;复因嗜食甘肥,不知节制,以致脏腑伏热,津液耗伤,日久肾阴枯涸而成。

检查

临床体格检查:患儿多有多表现为面色发黑、骨瘦如柴、牙龈出血或溃烂、口中气臭、潮热盗汗、腰膝痿软、行走乏力,发育迟缓、智能低下、饮食减少、大便滑泻等临床特点。

实验室检查:白蛋白、总蛋白量减低,血钾,血钙偏低,常并有锌及其它微量元素缺乏。


鉴别

本病应和热蛋白质营养不良进行区分,后者是由于饮食量的不足,或者蛋白质饮食摄入不足所致,常继发于一些医学和外科的原因,如慢性腹泻、短肠综合征和吸收不良性疾病。营养不良的非医学原因是贫穷食物短缺。缺乏营养知识,家长忽视科学喂养方法。在发达国家营养不良的病人通常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病、提供适当的膳食,对家长进行教育和仔细的随访而治疗。故根据临床特点可进行区分。

并发症

由于本病患者也具有明天的消瘦,故体质抵抗容易合并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呼吸道的感染,患儿可并发支气管炎,以及支气管肺炎等并发症。其次由于皮下脂肪的减少,患儿摄入不足可诱发低血糖的形成,对于小婴儿常因低血糖在黎明前悄悄死去,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治疗

金蟾丸

干虾蟆(,五个)胡黄连黄连(各三钱)鹤虱(二钱)肉豆蔻(煨)苦楝根白皮雷丸芦荟(生)芜荑(各三钱)上为末,面糊为丸,绿豆大,雄黄为衣,每服十五丸,米汤化下。

九味地黄丸

熟地茱萸肉(各五钱)赤茯苓泽泻牡丹皮山药(炒)当归川楝子使君子肉(各三钱)上为细末,炼白蜜为丸,如芡实大,用滚白水研化,食前服。

调元散

人参茯苓白术(土炒)山药(炒)川芎当归熟地黄茯神黄(炙)甘草(炙)白芍(炒)引用姜、枣,水煎服。【方歌】调元散治禀赋弱,参苓白术干山药,芎归熟地共茯神,黄甘草同白芍。

预防

肾属水,色黑主骨,患此疳者,初必有解颅鹤膝齿迟行迟肾气不足等证,更因甘肥失节,久则渐成肾疳,故见面色黧黑,齿龈出血,口中气臭,足冷如冰,腹痛泄泻,啼哭不已之证,先用金蟾丸治其疳,继以九味地黄丸调补之,若禀赋不足者,调元散主之。

(金蟾丸)干虾蟆五个煅胡黄连黄连各三钱鹤虱二钱肉豆蔻煨苦楝根白皮雷丸芦荟生芜荑各三钱以上为末,曲糊为丸,?豆大,雄黄为衣,每服十五丸,米汤化下。

(九味地黄丸)熟地茱萸肉各五钱赤茯苓泽泻牡丹皮山药炒当归川楝子史君子各三钱肉以上为细末,炼白蜜为丸,如芡实大,用滚白水研化,食前服。

(调元散)人参茯苓白术土炒山药炒川芎当归熟地黄茯神黄耆炙甘草炙白芍炒引用姜枣水煎服。

(方歌)

调元散治禀赋弱,参苓白术干山药,芎归熟地共茯神,黄耆甘草同白芍。

相关疾病

腹痛 五迟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