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性肾盂肾炎

老年人慢性肾盂肾炎
尿路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而肾盂肾炎是尿路感染中的一种重要临床类型是由细菌(...

别名:老年慢性肾盂肾炎

就诊科室:内科 外科 肾病内科 泌尿外科 老年病内科 

医生指导:老年人慢性肾盂肾炎常见问题 >>

介绍

尿路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而肾盂肾炎是尿路感染中的一种重要临床类型是由细菌(极少数为真菌、病毒、原虫等)直接引起的肾盂肾盏和肾实质的感染性炎症肾盂肾炎多次发作或病情迁延不愈,病程达6个月以上,又有肾盂肾盏变形缩窄,两肾大小不等,外形凹凸不平或肾小管功能持续减退者可诊断慢性肾盂肾炎病程不明确而在急性症状控制后仍有肾功能减退者亦可诊为慢性。有学者报道181例慢性肾盂肾炎,仅11%有急性病史。

最新文章

老年人慢性肾盂肾炎是什么?

老年人慢性肾盂肾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老年人慢性肾盂肾炎是由什么原因引...

老年人慢性肾盂肾炎有哪些表现及如...

老年人慢性肾盂肾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老年人慢性肾盂肾炎容易与哪些疾病...

老年人慢性肾盂肾炎应该如何预防?

老年人慢性肾盂肾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老年人的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复杂多样。重者急性发病时可表现为与急性肾盂肾炎相似的症候群。可有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较常见的症状有全身不适、体重减轻、低热、尿失禁、排尿困难、尿潴留、多尿、夜尿等。少数病人表现为腰痛、腹部隐痛或肾绞痛。轻者可无症状,仅有尿液改变。个别病人仅有高血压。有尿流梗阻、留置导尿或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出现慢性菌尿时应怀疑有慢性肾盂肾炎,常见的有下列5型:

1.复发型常多以急性发作,发病时可有全身感染症状,尿路局部表现及尿液变化等均类似急性肾盂肾炎。

2.低热型以长期低热为主要表现,可伴乏力、腰酸、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

3.血尿型可以血尿为主要表现,呈镜下或肉眼血尿,发病时伴腰痛、腰酸和尿路刺激症状。

4.隐匿型无任何全身或局部症状,仅有尿液变化,尿菌培养可阳性,又称无症状性菌尿。

5.高血压型在病程中出现高血压,偶可发展为急进性高血压,常伴贫血,但无明显蛋白尿和水肿等。

除上述类型外,少数病例尚可表现为失钠性肾病、失钾性肾病、肾小管性酸中毒和慢性肾功能不全。

老年人肾盂肾炎常存在尿滞留的因素,易引起尿路败血症,应加警惕。Posito等报道100例老年败血症,34%由肾盂肾炎所致,其中仅7例有尿路刺激症状,8例有尿路插管史。Tunn等报道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中,55%来源于尿路感染,尿路败血症易并发休克,病死率甚高。

慢性肾盂肾炎较早期肾浓缩功能障碍而GFR相对保存完好。由于一开始细菌在髓质繁殖,引起广泛的炎症反应,最终出现瘢痕,肾小管结构扭曲,从而干扰髓质转运机制。这些变化可引起多尿、夜尿、肾性尿崩症和电解质穿孔。病变累及皮质,有广泛的瘢痕形成时导致肾衰。

易复发是肾盂肾炎的临床特点,再次发作可以是原病复发或是重新感染,两者性质不同,且处理与愈后各异,必须区分。复发是指肾盂肾炎未治愈,只是病情暂时缓解,在某些因素促发下,潜伏的细菌又引起炎症而发病;重新感染则是原病已愈,细菌已灭,由新的致病菌入侵所致。

尿细菌培养结果符合真性细菌尿或肾盂肾炎病程超过半年,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影像学检查发现肾盂肾盏变形、缩窄;两肾大小不等,肾表面凹凸不平;肾小管功能有持续性损害。


病因

1.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感染能力不足,这对泌尿系感染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老年人对应激的反应性下降,营养不良(如维生素或锌缺乏)的发生率较高,这可能是导致老年人细胞免疫应答下降或延迟的原因。多形核白细胞功能与尿路感染的防御可能有更直接的关系,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这类细胞功能有间歇性异常,有骨髓增殖性和淋巴增殖性疾病病人则有持续性的异常。有人发现老年人的循环IgM水平下降,老年人对多种菌苗所产生的抗体水平一般都低于年轻人。加之正常无菌的泌尿系统,仅含有少量的免疫球蛋白(IgA)、巨噬细胞和吞噬细胞,故对细菌入侵的抵抗力甚低。这样不但泌尿系统容易发生感染,不易治愈,而且往往反复发作,长期迁延,成为诱发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2.老年人常有各种慢性病,使慢性肾盂肾炎发生率增加。神经系统疾病如卒中和老年性痴呆病人个人卫生不良,又易导致大小便失禁,会阴污染使老年女性的菌尿发生率增加。糖尿病人肾盂肾炎发生率较高的诱因可能是高血糖相关的多形核白细胞功能异常,复发性阴道炎和膀胱功能不全等。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内感染可能与肾脏本身局部防御缺陷有关。

3.老年人生理性渴感减退,为此饮水减少。同时老年人又常因病滥用止痛药,非固醇类消炎药等,易导致慢性肾盂肾炎及慢性间质性肾炎


检查

1.尿常规镜检白细胞增多,若见白细胞(或脓细胞)管型,则提示病变在上尿路。红细胞也可增多,血尿型者甚至为肉眼血尿。尿蛋白可增多,但一般5个/mm3即属异常。脓尿与菌尿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最初的筛选方法。白细胞酯酶试纸法对预测镜下菌尿和阳性尿培养的敏感性均为100%,如再结合镜下脓尿、菌尿,其特异性亦达100%。

用抗生素或化疗药物治疗,不久即可呈现无菌性脓尿。无菌性脓尿也是肾结核、结石、镇痛剂滥用、少数需氧菌和厌氧菌感染的表现。尿路损伤如衣原体尿道炎、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等也可见无菌性脓尿。

不伴脓尿的尿路感染见于药物和再生性障碍等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肾脏集合系统远端感染性病变(如肾皮质脓肿),偶见于梗阻性尿路病。

白细胞尿不是尿路感染恒有的特点,连续几次的尿标本白细胞计数变化不定。单次尿标本查不到白细胞不应视为无菌尿的证据。脓尿取决于尿液流量和尿pH值。一天之内尿细菌计数也可不同,一般来讲,宜查晨尿标本。

白细胞管型是上尿路炎症性疾病可靠的证据,但与颗粒管型一样并非感染所特有。活动性肾盂肾炎时常见不到这些管型。做管型计数时须用新鲜尿标本。

镜下血尿不是提示细菌感染的可靠证据。无蛋白尿不能排除尿路感染,大多数尿路感染病人尿蛋白排泄低于2.0g/24h。

2.尿细菌检查有意义菌尿是指径直接取得(膀胱穿刺)的膀胱尿证实有细菌繁殖(不管计数多少)或取中段尿培养计数大于105/ml。当有尿路梗阻、频繁排尿,标本采取不当以及使用抗生素时均可影响培养结果。但如连续3次均得到相同的结果时,其诊断价值将从单次的80%增加到95%以上。尿菌定量培养结果评定标准是尿含菌数大于105/ml为阳性,小于104/ml为污染,介于104~105/ml之间需复查或结合临床综合考虑作出诊断。但球菌繁殖速度较慢,尿含菌数达103~104/ml,已有诊断意义。根据临床需要,除作普通菌培养外,高度怀疑原浆型菌株可作高渗培养,这可提高L型菌株培养阳性率。对多次尿普通菌培养阳性的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L型细菌是没有固体细胞壁的细菌。细菌接触到损伤其表面的物质,如抗生素或抗体-补体-溶菌酶后可转变成L-型细菌。肾髓质的高张力状态有利于其存活。L-型细菌毒力较低,转为正常细菌后毒力可恢复正常。必要时尚可作厌氧菌培养,真菌培养。培养阳性时应作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选择抗菌药物,不离心尿若直接镜检发现每个高倍镜下有1个细菌,对判断有意义菌尿也有100%的特异性和78%的敏感性。本法简便,阳性率高,并可确定是杆菌抑或球菌,是革兰阳性抑或阴性,这对及时选用有效药物治疗很有参考价值。

尿液标本留取的方法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晨起第1次中段尿仍有首选方法,其次为导尿法和耻骨上膀胱穿刺取尿,但40%~60%的老年人存有轻重不一的尿失禁,可采用外套管收集标本,该方法与导尿法比较有100%的敏感性和94%的特异性。标本留取后不立即培养时应置入冰箱保存。尿标本在室温放置2h以上细菌即可增殖。

3.尿细胞计数近年多应用1h尿细胞计数法,其评判标准为白细胞30万/h为阳性,小于20万/h为阴性,介于20万~30万/h需结合临床判断。尿细胞计数常用于本病慢性期,尤其尿常规无明显异常,多次尿培养无阳性结果,又无特异临床表现者。

4.血常规检查急性期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高,慢性期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可轻度降低。

5.血清学检查较有临床意义的为:①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在荧光镜下观察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人体蛋白抗体处理的尿细菌,若表面有抗体包裹则大多属于肾盂肾炎,有助于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②鉴定尿细菌的血清型,有助于区分再发性肾盂肾炎的性质,若再发时与前次为同一血型则属复发,而2次为不同血清型者为重新感染。

6.肾功能检查慢性期可出现持续性功能损害:①肾浓缩功能减退如夜尿量增多,晨尿渗透浓度降低;②肾酸化功能减退如晨尿pH增高,尿HCO3-增多,尿NH4+减少等;③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增高等。

7.X线检查对慢性或久治不愈者,视需要分别可做尿路平片、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排尿时膀胱输尿管造影,以检查有无梗阻、结石、输尿管狭窄或受压、肾下垂、泌尿系先天性畸形以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现象等。此外,还可了解肾盂、肾盏形态及功能,借以与肾结核、肾肿瘤鉴别。慢性肾盂肾炎的肾盂呈轻度扩张或杵状,并可有瘢痕性畸形。肾功能不全时需用2倍或3倍剂量碘造影剂作静脉快速滴入,此项检查可能加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请注意并多次摄片才能使造影得到满意效果。肾血管造影可显示慢性肾盂肾炎的小血管有不同程度的扭曲。必要时可作肾CT扫描或核磁共振扫描,以排除其他肾脏疾患。

8.同位素肾图检查可了解肾功能、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及膀胱残余尿情况。急性肾盂肾炎的肾图特点为高峰后移,分泌段出现较正常延缓0.5~1.0min,排泄段下降缓慢;慢性肾盂肾炎分泌段斜率降低,峰顶变钝或增宽而后移,排泄段起始时间延迟,呈抛物线状。但上述改变并无明显特异性。

9.超声波检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简单的方法,它能筛选泌尿道发育不全、先天性畸形、多囊肾肾动脉狭窄所致的肾脏大小不匀、结石、肾盂重度积水、肿瘤及前列腺疾病等。


鉴别

1.肾结核本病可有发热、尿路刺激及脓尿等症状,与肾盂肾炎相似。但肾结核时膀胱刺激症状十分明显而持久。尿沉渣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尿细菌培养结核菌阳性等可资鉴别,必要时作静脉肾盂造影,如发现肾实质虫蚀样破坏性缺损则对诊断肾结核有助。

2.慢性肾小球肾炎如有水肿、大量蛋白尿则鉴别不难。肾盂肾炎的尿蛋白量一般在1~2g/d以下,若大于3g则多属肾小球病变。但本病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较难鉴别,后者尿常规中有较多红细胞,而肾盂肾炎则以白细胞为主。此外,尿培养,长期观察患者有无低热、尿频等症状亦有助鉴别。晚期肾炎继发泌尿系感染,鉴别困难,此时可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特点加以分析。

3.下尿路感染上、下尿路感染的处理与预后不同,故定位诊断十分重要。当肾盂肾炎的高热等全身症状和腰痛、肾区叩痛等肾脏表现不明显时,临床易误为下尿路感染。尿沉渣抗体包裹细菌阳性有助于诊断肾盂肾炎。必要时可做膀胱冲洗灭菌法尿培养,若膀胱冲洗灭菌100min后留取膀胱尿菌数较少,提示膀胱炎,如灭菌前后菌数相似,则为肾盂肾炎。

临床上有一种称为尿道综合征,好发于中年女性,以尿频、排尿不畅为主要表现,常被误认为不典型慢性肾盂肾炎而长期盲目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必须予以鉴别,本征患者尿白细胞也可增多,但尿菌培养阴性可资鉴别。

并发症

可并发贫血、电解质紊乱、晚期肾小球硬化、肾功能衰竭等。

治疗

1.一般治疗对慢性肾盂肾炎,首要的是寻找并去除导致发病的易感因素,尤其是解除尿流不畅、尿路梗阻,纠正肾和尿路畸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必须指出,只有找出并去除了存在的易感因素后,才能彻底有效治疗而不再发。多饮水,勤排尿,增加营养等非常重要。

2.抗菌药物治疗慢性期选用的抗菌药物与急性肾盂肾炎相似,但治疗较急性期困难,一旦处理不当,不仅疗效不佳,且易引起肾功能受损而影响预后。慢性肾盂肾炎的抗菌治疗择优方案为:①常需2类药物联合应用,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②疗程宜适当延长,通常治疗2~4周。若无效或复查中再发,可选用敏感药物分2~4组,轮换应用,每组药用1个疗程,疗程毕停药3~5天,共2~4个月。如上述长程抗菌治疗仍无效或常再发者,可采取低剂量长期抑菌治疗。临床常用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呋喃妥因、头孢氨苄(头孢立新)、阿莫西林(羟氨苄西林)、诺氟沙星(氟哌酸)等任一种药1次剂量,于每晚排尿后入眠前服用,可长达6~12个月,多可防止再发,对重新感染引起再发的慢性肾盂肾炎更为有效。③抗菌治疗的同时,特别在疗效不佳或频频再发时,必须寻找并去除易感因素。④急性发作期的用药同急性肾盂肾炎。

复发者多在前次发病用抗菌药物治疗停止后6周内再发,其实质是上次治疗失败,故应另换敏感药物或改变治疗途径、方法和疗程等。重新感染则多在前次治疗停药6周后再发,常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在调整药物治疗同时,需增强免疫功能。

隐匿型慢性肾盂肾炎虽无临术症状,但细菌尿却持续存在,肾内炎症及肾功能损害也可能发生,尤其对孕妇、幼儿、尿路畸形和糖尿病患者,更应做抗菌治疗,以保持尿无菌状态。一般可选用前述药物1种治疗10~14天,无效或再发可调整用药再治,若仍无效或再发则可用长期低剂量抑菌治疗。

预防

1.三级预防慢性肾盂肾炎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的疾病。故应重视它的预防工作。所谓早期预防,又称“一级预防”是指在慢性肾盂肾炎发生前即开始预防。应多喝水,饮食宜清淡,忌肥腻香燥、辛辣之品。注意会阴部卫生,注意适当休息,忌忍尿、纵欲过劳,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方面。第二级预防,即“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通过流行病学筛查的对策,健全防治网。每年做1次尿常规、尿培养、肾脏超声检查。第三级预防,又称康复治疗。对已经发生的慢性肾盂肾炎应积极治疗,阻止其向慢性肾衰发展。对常再发者,可采用低剂量长期抑菌治疗。

2.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抗菌治疗的同时,特别是对疗效不佳或频频再发者,必须寻找并去除易感因素。积极寻找并去除炎性病灶,如男性的前列腺炎,女性的阴道炎宫颈炎。减少不必要的导尿及泌尿道器械操作,如必需保留导尿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女性再发与性生活有关者,应于性生活后即排尿,并内服1片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更年期阴道内用尼尔雌醇1~2mg,1~2次/d,以增强局部抵抗力。膀胱-输尿管反流患者,要养成2次排尿习惯。即每1次排尿后数分钟,再重复排尿一次,消除各种诱因如糖尿病,解除尿流不畅,尿路梗阻,纠正肾和尿路畸形。

相关疾病

高血压 痴呆 便秘 慢性结肠炎 糖尿病 肾功能衰竭 尿路感染 肾病 多囊肾 肾囊肿 间质性肾炎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管性酸中毒 慢性肾小球肾炎 贫血 白细胞减少症 败血症 扁桃体炎 肾结石 肾肿瘤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尿路梗阻 尿失禁 膀胱炎 尿道炎 肾结核 肾下垂 肾动脉狭窄 膀胱肿瘤 结肠癌 阑尾炎 宫颈炎 阴道炎 子宫脱垂 营养不良 锌缺乏 腰痛 龋齿 鼻窦炎 性病 休克 腹胀 急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膀胱输尿管反流 尿路真菌感染 神经源性膀胱 肾性尿崩症 血尿 水肿 尿道狭窄 尿道综合征 膀胱憩室 前列腺结石 肾皮质脓肿 葡萄球菌感染 厌氧菌感染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