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多系在应用抗生素...

别名: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就诊科室:内科 消化内科 

医生指导:伪膜性肠炎常见问题 >>

介绍

伪膜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多系在应用抗生素后导致正常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因与抗生素的应用关系密切亦有“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之称,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重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及外科大手术后的患者,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仅为轻度腹泻,也可出现高热、严重腹泻、水电解质紊乱、中毒性巨结肠,甚至危及生命。该病病情重,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由于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该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最新文章

伪膜性肠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伪膜性肠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伪膜性肠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伪膜性肠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伪膜性肠炎的病因是什么?

伪膜性肠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伪膜性肠炎的辅助检查方式

伪膜性肠炎的治疗措施

伪膜性肠炎是什么?

伪膜性肠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更多文章>>

症状

腹泻是最主要的症状,腹泻程度和次数不一。轻者大便2~3次/日,停抗生素后自愈;重者有大量水样泻,30次/日,部分患者可排出斑块状伪膜。常伴有腹痛,多在下腹部,呈钝痛、胀痛或痉挛性疼痛,也可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重症及暴发型者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中毒性及低血容量性休克


病因

本病可发生于手术后,或因病情需要而接受抗生素治疗,机体的内环境发生变化,肠道菌群失调,使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得以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病。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便常规检查无特异性改变,仅有白细胞,肉眼血便少见。有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失平衡或酸碱平衡失调。粪便细菌特殊条件下培养,多数病例可发现有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生长。污泥梭状芽胞杆菌抗毒素中和试验常阳性。

2.内镜检查

在高度怀疑本病时,应及时作内镜检查。本病常累及左半结肠,而直肠可无病变。内镜肉眼观察:轻者仅可见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不清,呈非特异性肠炎表现;稍重者可见黏膜散在浅表糜烂,伪膜呈斑点状分布,周边充血;严重病例伪膜呈斑片状或地图状,伪膜不易脱落,部分脱落区可见溃疡形成。伪膜具有特征性,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3.X线检查

腹部平片可显示肠麻痹或轻、中度肠扩张。钡剂灌肠检查可见肠壁增厚,显著水肿,结肠袋消失。在部分病例尚可见到肠壁间有气体,此征象为部分肠壁坏死,结肠细菌侵入所引起;或可见到溃疡或息肉样病变表现。上述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故诊断价值不大。空气钡剂对比灌肠检查可提高诊断价值,但有肠穿孔的危险,应慎用。


鉴别

本病应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Crohn病,缺血性肠炎以及艾滋病结肠炎等相鉴别。

1.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简称溃结,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是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常始自左半结肠,可向结肠近端乃至全结肠,以连续方式逐渐进展。

2.Crohn病又名克隆病、肉芽肿性肠炎、局限性肠炎、阶段性肠炎。起病多数缓慢、病程呈慢性隐匿过程,少数为急性起病,可表现为急腹症、肠穿孔、肠梗阻等。

3.缺血性肠炎是由于结肠缺血而得的一种结肠病,也就是某一段结肠组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供血不足,导致该段肠壁损伤或坏死。腹痛、血便、腹泻被称为缺血性肠炎的三主征。

4.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并发症

严重者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丢失体液,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所致的血压降低和微循环障碍。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肢端湿冷;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严重者昏厥,甚至昏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发绀;尿少,甚至无尿。严重者可致死亡。

治疗

1.立即停用原有抗生素

对疑诊患者也要及时试停抗生素。对原发病必须使用者,可选用针对性强的窄谱抗生素。避免使用解痉剂和止泻药,防止毒素滞留于肠内。

2.对重症患者

应加强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血容量,补充血浆、白蛋白,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使患者渡过危险期,为病因治疗赢得时间。

3.病因治疗

应选用针对病因有效的药物如甲硝唑、万古霉素等。

4.恢复正常菌群

可选用含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等药物口服,也可用灌肠来恢复患者肠道的正常菌群。

5.对药物治疗

反应不佳的多次反复的严重病例,必要时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预防

首先应注意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伪膜性肠炎的发病率,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的使用要有明确的目的,在取得预期的疗效之后应及时停药。对老年体弱手术者,尤其是进行腹腔和盆腔大手术后,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癌症病人,应尽量避免使用易于诱发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的抗生素。对必须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要加强警惕,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减少发生严重的伪膜性肠炎。

相关疾病

低血压 溃疡性结肠炎 腹泻 腹痛 糖尿病 尿毒症 艾滋病 败血症 肠梗阻 休克 急腹症 腹胀 代谢性酸中毒 水肿 谵妄 胃肠道癌 脱水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