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肺炎

腺病毒肺炎
腺病毒除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致小儿肺炎,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腺病...

就诊科室:中医科 内科 呼吸内科 儿科 儿科综合 传染病科 传染科 其他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 

医生指导:腺病毒肺炎常见问题 >>

介绍

腺病毒除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致小儿肺炎,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腺病毒肺炎最为危重,尤以北方各省多见,病情严重者也较南方为多。腺病毒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染。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往往同时发生腺病毒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人群血清学研究说明,生后最初数月常存留从母体传递的腺病毒特异抗体,此后一直到2岁抗体缺乏,2岁以后才逐渐增加。这与腺病毒肺炎80%发生在7~24月婴幼儿的临床观察完全符合。

最新文章

腺病毒肺炎的治愈率高吗

腺病毒肺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腺病毒肺炎的治疗和预防

腺病毒肺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腺病毒肺炎是什么?

腺病毒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腺病毒肺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腺病毒肺炎应该如何预防?

腺病毒肺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腺病毒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更多文章>>

症状

1.起病
潜伏期3~8天。一般急骤发热,往往自第1~2日起即发生39℃以上的高热,至第3~4日多呈稽留或不规则的高热;3/5以上的病例最高体温超过40℃。
2.呼吸系统症状
大多数病儿自起病时即有咳嗽,往往表现为频咳或轻度阵咳,同时可见咽部充血。呼吸困难及发绀多数开始于第3~6日;重症病例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喘憋及口唇指甲青紫。重症病儿可有胸膜反应或胸腔积液
3.神经系统症状
一般于发病3~4天以后出现嗜睡、萎靡等,有时烦躁与萎靡相交替。在严重病例中晚期出现半昏迷惊厥。部分病儿头向后仰,颈部强直。除中毒性脑病外,尚有一部腺病毒所致的脑炎,故有时需作腰穿鉴别。
4.循环系统症状
面色苍白较为常见,重者面色发灰。心率增快,轻症一般不超过每分钟160次,重症多在160~180次/分钟,有时达200次/分钟以上。重症病例发病第6~14日出现心力衰竭。肝脏逐渐肿大,少数也有脾肿大。
5.消化系统症状
半数以上有轻度腹泻、呕吐,严重者常有腹胀。腹泻可能与腺病毒在肠道内繁殖有关,但在一部分病例也可能由于病情重、高热而影响了消化功能。
6.其他症状
可有卡他性结膜炎、红色丘疹、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

病因

已知腺病毒有41个血清型别,其中很多与人类上、下呼吸道感染密切有关。3型和7型腺病毒为腺病毒肺炎的主要病原。
腺病毒是DNA病毒,主要在细胞核内繁殖,耐温、耐酸、耐脂溶剂的能力较强,除了咽、结合膜及淋巴组织外,还在肠道繁殖。可根据其对特殊动物红细胞的凝集能力分为3组,容易引起婴幼儿肺炎的3、7、11、14、21这一组,均能凝集猴红细胞。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在早期(第1~5日)大都减少或正常,惟有继发细菌感染时才升高。血涂片检查,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一般较正常小儿或细菌性肺炎患儿为低。部分病儿血清冷凝集试验可为阳性。发热期间部分病例尿检查有少量蛋白。脑脊液检查一般正常。
2.X线检查
X线摄片检查,肺纹理增厚、模糊为腺病毒肺炎的早期表现。肺部实变多在发病第3~5天开始出现,可有大小不等的片状病灶或融合性病灶,以两肺下野及右上肺多见。发病后6~11天,其病灶密度随病情发展而增高,病变也增多,分布较广,互相融合。病变吸收大多数在第8~14天以后。肺气肿颇为多见,为双侧弥漫性肺气肿,可有胸膜改变,多在极期出现胸膜反应,或有积液。

鉴别

特别应注意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腺病毒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几乎相同,都有高热,呼吸困难及嗜睡等症状均不太明显,但一般腺病毒肺炎均有体征,支原体肺炎有的只有X线阴影而无罗音等征或可助鉴别,而不少情况最后只能依靠实验室特异诊断。
5个月以下小婴儿腺病毒肺炎临床表现较婴幼儿腺病毒肺炎明显为轻,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所致肺炎无法鉴别,只有靠快速诊断或病原诊断。

并发症

可并发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等感染,以致病势更为严重。
少数病例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尤其易发生在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在DIC发生前均有微循环功能障碍,最初多仅限于呼吸道及胃肠道小量出血;以后可有肺、胃肠及皮肤广泛出血。

治疗

1.抗病毒药物
以三氮唑核苷治疗腺病毒肺炎,滴鼻效果不明显;改用静脉和/或肌注,在早期病例较对照组为优,晚期病例则效果不明显;雾化吸入治疗的研究有待进行。
2.继发细菌感染的防治
如初步断定有继发感染即应积极治疗,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用新型青霉素、先锋霉素等;大肠杆菌用氨基苄青霉素等治疗。
3.氯丙嗪、异丙嗪等镇静、解痉、止喘。
4.洋地黄剂控制心力衰竭。
5.输血、输血浆或应用丙种球蛋白
可能起到支持作用。
6.正确输氧及输液
如处理恰当,能帮助病儿渡过极期。
7.肾上腺皮质激素
遇明显呼吸道梗阻、严重中毒症状则宜静脉应用暂短的激素疗法。

预防

3、4、7型腺病毒口服减毒活疫苗经国外小规模应用已证明有预防效果,但尚未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流行期间,特别在病房,应尽量隔离,以预防交叉感染;做好地段和托幼机构的预防工作,减少传播机会。

相关疾病

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动过速 脑炎 腹泻 咳嗽 肺气肿 支气管扩张 感冒 病毒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中毒 胸腔积液 小儿肺炎 惊厥 猩红热 结膜炎 性病 休克 肺不张 风热犯肺 腹胀 流感病毒肺炎 慢性肺炎 慢性支气管炎 麻疹病毒肺炎 热咳 神昏 细菌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昏迷 神经症 暑湿 血清病 葡萄球菌感染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