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痰厥是厥证之一。指痰盛气闭引致之肢体厥冷、甚则昏厥的病证。见《丹溪心法・厥》。《医林绳墨・厥》:“有痰厥者,痰气妄行于上,咳嗽连续不已,气急喘盛,坐不得卧,以致上盛下虚而作厥也,名之曰痰厥。宜以二陈汤加厚朴、白术、黄芩、山楂,降下痰气,使复归于脾之脉络,则足可温,不致厥也。”
最新文章
症状
如属寒痰迷闷,四肢厥冷者,宜用姜附汤;肢冷,吐涎沫,喉中痰声,一时昏愦不知,胸闷气喘,语言不利,可用稀涎散。闭目昏昏,呼之不应,喉间痰涎杜塞,气息微通。诊其脉左右皆弦硬而长,重按有力,知其证不但痰厥实素有脑充血病也,痰盛气闭而引起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症。
病因
生活中,一些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因剧烈咳嗽而出现意识短暂丧失和跌倒现象。由于是在咳嗽或咳痰时发病的,中医称之为“痰厥”。
众所周知,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会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妨碍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气的摄入,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缺氧。而脑部对缺氧非常敏感,持续剧烈咳嗽本身就会让人感到上气不接下气,而且咳嗽时腹腔和胸腔内压增高,会妨碍静脉血的回流,使心脏输出量减少,加重脑部缺氧缺血。此外,咳嗽时脑脊液压力增大使颅内压力增高,也会引起脑部的一时性缺血。痰厥往往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脑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慢性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基础上,因剧烈咳嗽而引发的。伴有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平时就存在心脏泵血功能降低、脑供血不足,剧咳之下,更如雪上加霜,极易发生痰厥而致意外伤害。
检查
1、血象:多数患者白细胞总数升高,多在(10~20)×109/L之间,分类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可高达90%以上。
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色清、透明,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在(50~500)×10~6/L之间,以淋巴细胞为主,糖与氯化物无变化,蛋白质正常或增高。
3、病毒分离:有条件的单位可取脑脊液作病毒分离,但病初阳性率较低,死后可取脑组织分离病毒。
4、PCR检查:应用RT-PCR技术检测早期患者血清或CSF中的病毒RN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
鉴别
诊断其平素头晕作疼,即脑充血之现证也。其司知觉之神经为脑充血所伤,是以精神短少。其司运动之神经为脑充血所伤,是以言语謇涩。又凡脑充血之人,其脏腑之气多上逆,胃气逆则饮食停积不能下行,肝气逆则痰火相并易于上干,此所以因饱食动怒而陡成痰厥也。此其危险即在目前,取药无及当先以手术治之。
并发症
1.主要并发外伤后骨折,皮下淤血,组织挫裂伤以及局部的水肿,出血等等。
2.临床资料表明,痰厥发生时的一过性脑缺血和意识障碍现象,对一般人而言,其后果并不十分严重,但对于老年人,往往可因突然摔倒造成严重的意外损伤。因此,必须提高警惕,积极预防。
治疗
老年人群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较多,冬季寒冷,病人常因剧烈咳嗽而出现意识短暂丧失和跌倒现象。由于是在咳嗽或咳痰时发病的,中医称之为“痰厥”。“痰厥”往往是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脑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慢性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基础上,因剧烈咳嗽而引发的。伴有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平时就存在心脏泵血功能降低、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剧咳之下,极易发生“痰厥”而致意外损伤。临床统计资料表明,“痰厥”发生时的一过性脑缺血和意识障碍现象,对一般人而言,其后果并不十分严重,但对于老年人,往往可因突然摔倒造成严重的意外损伤。因此,必须提高警惕,积极预防。
冬季寒冷,有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的老人应注意防寒保暖,以免诱发慢性病,特别是应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一旦发生剧烈咳嗽或咳痰,身体应尽量放松,可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尤其是年老多病者,在咳嗽时切忌频繁走动,以免突然发生晕厥时跌倒致伤。剧烈咳嗽时出现头晕、恶心等晕厥先兆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并可服些化痰药物,以润燥祛痰,减轻剧咳程度。有条件的可备家用氧气袋。
预防
一是应积极治疗呼吸、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尽量改善全身特别是脑部的供血状况,杜绝诱发因素,消除隐患,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二是冬季严寒,有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的老人应注意防寒保暖,以免诱发慢性病患发作。特别是应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剧烈咳嗽和频繁的呼吸道感染,常常会诱使原有的肺心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发作或加重,造成严重后果。对呼吸道的感染要及早就医,积极治疗。
三是一旦发生剧烈咳嗽或咳痰,身体应尽量放松,可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尤其是年老多病者,在咳嗽时切忌频繁走动,以免突然发生晕厥时跌倒致伤。剧烈咳嗽时出现头晕、恶心等晕厥先兆时,应立即卧床休息;痰涎壅盛者可服用些化痰药物(痰咳净、鲜竹沥等),以润燥祛痰减轻剧咳程度;有条件可备家用氧气袋。注意到以上几点,痰厥是可预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