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当窦房结或心房内的激动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按时下传,则下一级的起搏点房室交接区,...

别名:室性自搏心律,室性自身心律,室性自主心律

就诊科室:内科 心血管内科 

医生指导: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常见问题 >>

介绍

当窦房结或心房内的激动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按时下传,则下一级的起搏点房室交接区,应发出房室交接区逸搏来控制心室。如果房室交接区也受到与窦房结等相同原因的影响,不能发出逸搏时,则心室起搏点即发出激动来控制心室,形成室性逸搏。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逸搏,即构成室性逸搏心律,或称室性自搏心律、室性自主心律、室性自身心律等。在正常情况下室性逸搏发自束支或浦肯野纤维上,与房室交接区一样。不具备有保护性的传入阻滞特点。因此,一旦主导心律增快,则室性逸搏激动点即可被抑制。

最新文章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是什么?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应该如何预防?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有哪些表现...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容易与哪些...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可以并发哪...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治疗前的注...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是由什么原...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应该做哪些...

更多文章>>

症状

由于室性逸搏心律的频率为20~40次/min,心率缓慢,血流动力学常有改变。故可出现胸闷、头昏、无力等症状。由于它可伴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心脏骤停,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阿-斯综合征。尤其是发生于濒死的患者时,其心排血量是零。此外,由于室性逸搏心律常见于严重的心脏病,所以常有相应心脏病的各种临床表现。

1.在心电图上可见到缓慢的宽大畸形的QRS波频率多为30~40次/min。QRS波宽大畸形的程度与起搏点的位置有关,如起搏点在房室分叉以上,QRS波宽大畸形的程度较轻,心室率多在40次/min以上;如起搏点在房室分叉以下,QRS波宽大畸形的程度重,心室率常在40次/min以下,多在30~40次/min。

2.室性逸搏周期多数是规则的,但少数不规则。

3.室性逸搏心律时,心房与心室呈各自独立激动,形成完全性房室分离。


病因

多见于严重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洋地黄中毒、奎尼丁中毒、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药物中毒等。但是最常见的原因还是双侧束支传导阻滞所造成的高度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此时的心电图表现也较为复杂,心房可由窦房结控制,也可被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等控制。


检查

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

1.室性逸搏的心电图特点

(1)室性逸搏典型的心电图特点:

①在较长的间歇后出现一个畸形的QRS波:时限≥0.12s。常呈类似束支传导阻滞图形。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②QRS波前无窦性P波:偶尔室性逸搏冲动可逆传心房,产生逆行P-波,称为心房夺获。

③室性逸搏与窦性激动可形成室性融合波。

室性期前收缩的结束周期短于主导节律,而室性逸搏结束周期长于主导节律。

(2)对室性逸搏典型心电图的详细描述:

①心室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很低,所以表现为在较长的心室间歇后才出现心室激动。其逸搏周期一般为1.5~2.4s。逸搏周期互相之间基本相同。

②室性逸搏均为延迟出现:其QRS波的形态与时间,取决于逸搏点起源的位置。如起搏点位于束支、分支近端,则图形类似束支阻滞或分支阻滞图形。如起搏点位于希氏束分叉处,则QRS波群形态类似正常QRS波群,与房室交接区逸搏类似。起搏点位置越低,则QRS波群畸形宽大得越明显,因为它是通过心室肌内传导所致。

如心室内有2个或2个以上的逸搏起搏点,则可出现2种或2种以上形态不同的QRS波,此为多源性室性逸搏。应与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相鉴别,前者是延迟出现,后者是提前出现。

③出现继发性ST-T改变: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ST段下降、T波倒置;在QS波或S波为主的导联上,ST段抬高、T波直立。

④融合波:当窦性冲动与室性逸搏的起搏点同时到达心室,各自激动心室的一部分,即产生室性融合波。室性逸搏在很少的情况下可逆传至心房,即出现P-波。由于交接区逆传导的速度较前传慢,所以逆行P-波总是在QRS波之后。如有窦性P波,P-R′间期常

鉴别

1.交接区逸搏心律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逸搏心律鉴别交接区逸搏心律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时的心室率为40~60次/min,QRS波呈轻度畸形,多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时限0.12s,可有室性融合波。

2.室性逸搏心律与加速室性逸搏心律的鉴别前者心室率为20~40次/min,是房室交接区的被动心律;而后者心室率为60~110次/min,是心室的主动心律。

并发症

通常室性逸搏心律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可出现眩晕、晕厥休克阿-斯综合征等较严重的并发症,还可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发生。阿-斯综合症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的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

治疗

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因为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是心脏的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停用洋地黄、奎尼丁,纠正高血钾、酸中毒。当发生完全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可使用阿托品0.5~1.0mg静脉推注,或用异丙肾上腺素1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以提高心率(注意调节浓度),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晕厥、或阿-斯综合征时应安置体外临时起搏器或安置永久性起搏器。


预防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是一种生理性代偿机制,当其出现时要积极寻找引起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的原发疾病,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其原发病因,是预防此种心律失常的根本措施。


相关疾病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肌炎 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心脏骤停 房性心动过速 窦性停搏 窦性心动过缓 高钾血症 中毒 麻醉 休克 晕厥 阿-斯综合征 房性期前收缩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急性心肌梗死 双侧束支传导阻滞 室性期前收缩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颤动 右束支传导阻滞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