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流感杆菌(Hemophilus influenzae)是人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

就诊科室:内科 传染病科 其他科室 呼吸内科 消化内科 神经内科 血液内科 传染科 急诊科 

医生指导: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常见问题 >>

介绍

流感杆菌(Hemophilusinfluenzae)是人类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以往一直被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菌,但实际致病范围极广,除引起呼吸道病变外,尚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结膜炎、女性生殖道感染、蜂窝织炎等。不仅是婴幼儿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亦是成人感染的病原菌之一。

最新文章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有哪些表现及如何...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吃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能喝酒吗 ...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是什么?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应该如何预防?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

更多文章>>

症状

1.肺炎

成年患者多为已有慢性呼吸系统疾患者,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节段性肺炎,甚至大叶性肺炎。半数胸膜受累,但发生脓胸者少见。80%为有荚膜的b型菌引起,但亦有部分患者为无荚膜菌引起。预后取决于患者原来的健康状况,病死率可达30%以上。

2.泌尿生殖道及妇产科感染

本菌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脓肿宫颈炎阴道炎尿道炎、产褥热、新生儿菌血症等。细菌多分不出血清型,生物型有Ⅰ、Ⅱ、Ⅲ、Ⅳ。Ⅰ、Ⅱ、Ⅲ多见于呼吸道感染,Ⅳ型则较独特地见于泌尿生殖道感染,故有人将分不出血清型的生物Ⅳ型菌称为泌尿生殖道型。

3.脑膜炎

婴幼儿的化脓性脑膜炎60%以上由本菌引起,从50年代到80年代5岁以下小儿发病率上升了6倍。过去成年人发病率低,为1%~3%,但近年来发病率亦在上升,有报道已达20%。成年人多有原发病灶,如鼻旁窦炎、肺炎、会厌炎等,特别易发生于头部创伤或有脑脊液漏者,致病菌多为b型菌。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均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相似。病死率成人为10%~20%。

4.会厌炎

患者多为身体健康而较年轻者。发热、咽痛,由于局部严重肿胀可导致呼吸道堵塞,为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5.其他化脓性感染

(1)阑尾炎有人对376例手术切下阑尾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本菌占4%;

(2)胆道感染可引起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3)蜂窝织炎多见于小儿;

(4)化脓性关节炎可单一关节也可多关节受累;

(5)鼻旁窦炎;

(6)骨髓炎;

(7)附睾炎;

(8)乳突炎等。


病因

根据不同的生化反应可分为6个生物型:Ⅰ、Ⅱ、Ⅲ、Ⅳ、Ⅴ和Ⅵ。致病者多为Ⅰ、Ⅱ、Ⅲ和Ⅳ型。根据荚膜多糖抗原性不同,可将有荚膜菌分为a、b、c、d、e和f6个血清型。b型致病力最强,其次为e和f。根据细菌外膜蛋白(OMP)又可分为不同的亚型。有荚膜者致病力大于无荚膜者。

检查

1.病原学检查

(1)涂片直接检查肺炎患者的痰,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化脓性感染病灶处脓性分泌物,均可做涂片染色检查,如发现革兰阴性短杆菌有助于诊断。

(2)细菌培养由b型流感杆菌所致的会厌炎,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确诊。而流感杆菌脑膜炎等感染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等表现并无不同,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由血液、脑脊液中及局部分泌物中查到病原菌;以免疫化学方法鉴定新分离菌的荚膜肿胀反应及从上述体液、浓缩尿等标本中检查荚膜物质,这些也可作为佐证。咽培养和痰培养则不能除外为带菌所致,须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考虑。

(3)对流免疫电泳(CIE)合肥市1990~1992年对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和CIE检测Hib抗原发现,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3.3%(8/60),CIE阳性率为90%(54/60);其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培养阳性率5.0%(3/60),b型流感嗜血杆菌CIE检测阳性率51.7%(31/60)。

(4)细菌核酸检查已有人在试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查细菌特异性核酸片段,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够稳定,仍在研究中。

(5)免疫学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异性IgM抗体,用反向血凝试验检测细菌抗原,比细菌培养更快获得结果。

(6)其他检查依据患者感染部位可选择进行X线拍片、CT等检查以协助诊断。肺炎者X线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

2.血象

血白细胞轻症者可在正常范围,重症者则可增高达10×10/L以上,中性可占80%以上。

3.脑脊液检查

与其他化脓菌引起者相似,蛋白增多,糖和氯化物减少,白细胞增多达1000×106/L以上,多核细胞占多数。


鉴别

1、柯萨奇病毒感染:一般潜伏期1~3天,上呼吸道感染,起病急,流涕、咳嗽、咽痛、发烧,全身不适。典型症状为疱疹性咽峡炎,即在鼻咽部、会厌、舌和软腭部出现小疱疹,黏膜红肿,淋巴滤泡增生、渗出,扁桃体肿大,伴吞咽困难,食欲下降,一般需要血清学检查即可鉴别。
2、细菌感染:原发炎症的特点是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毒血症症状:起病多急骤。常有寒战、高热、发热多为弛张热及或间歇热,亦可呈稽留热、不规则热及双峰热,后者多系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所致。发热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毒血症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周身不适、肌肉及关节痛等。一般需要病原菌检查即可鉴别。

并发症

流感嗜血杆菌还可引起其他化脓性感染:

阑尾炎。阑尾炎(Appendicitis)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它是一种常见病,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胆道感染。胆道感染临床常见,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按发病急缓和病程经过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

化脓性关节炎。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关节内感染,称为化脓性关节炎,儿童较多见,常为败血症的并发症,也可因手术感染,关节外伤性感染、关节火器伤等所致。

骨髓炎。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骨髓炎好发于椎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骨髓炎根据病情发展可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从急性骨髓炎到慢性炎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变化的过程,不能机械地按时间划分。

附睾炎。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统非特异性感染中的常见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当各种原因导致自身抵抗力降低时,病原菌可以趁机侵入附睾引发炎症。表现为阴囊部位突然性疼痛,附睾肿胀,触痛明显,可伴有发热,附睾硬结等。

⑥乳突炎。乳突炎是乳突气房粘膜及骨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展而来。

治疗

1.一般及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疾病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例如肺炎患者的祛痰镇咳,脑膜炎患者的脱水降颅压及防治脑水肿等。

2.病原学治疗既往主要应用氨苄西林和青霉素,近年来耐药菌株明显增多而改用敏感性尚高的氯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第三代头孢菌素、红霉素(包括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等。剂量和疗程依据病情轻重而定,轻症者可口服用药,重症者则应静脉给药。对脑膜炎患者则应选用能透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药物,如氯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由于细菌的耐药情况不断地变化着,故应依据当地的药敏情况选用药物,待患者的细菌药敏结果出来后予以调整。

预防

传染源的管理方面,应彻底治愈患者,使其病原菌确切阴转,但对广大鼻咽部带菌者则难以管理。切断呼吸道传播途径亦缺少效果肯定的有效办法。故本病的预防主要措施为实施主动免疫的疫苗接种。最初用单纯b型菌的荚膜聚核糖磷酸盐(PRP)做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后试用了多种结合疫苗,即PRP与白喉类毒素,或破伤风类毒素,或百日咳、脑膜炎奈瑟菌B群的外膜蛋白等组成结合疫苗,明显地提高了免疫效果,保护率提高到80%~90%。Granoff等给新生儿先注射白喉和破伤风疫苗后,再接种PRP与破伤风的结合疫苗,获得的抗体比单用结合疫苗者高2~3倍。Englund等给妊娠第三期孕妇接种:PRP与白喉类毒素结合疫苗,分娩时血中抗体为171µg/L,对照组为1.2µg/L,脐带血中分别为29.3µg/L和0.29µg/L。这种免疫方法,既有利于孕产妇,也可保护新生儿。

相关疾病

心内膜炎 肝硬化 糖尿病 支气管炎 流感 大叶性肺炎 肺炎球菌肺炎 败血症 白喉 骨髓炎 脓胸 脑水肿 胆道感染 尿道炎 附睾炎 阑尾炎 宫颈炎 阴道炎 子宫内膜炎 输卵管炎 分娩 麻疹 中耳炎 化脓性脑膜炎 骨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 结膜炎 鼻窦炎 破伤风 百日咳 胆石症 流行性感冒 慢性胆囊炎 支气管肺炎 菌血症 肿胀 脑脊液漏 脓肿 脱水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