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

老年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是一种亚急性征群,真正急性者比较少见。上腔静脉系统血流回到...

别名:老年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症,老年人上腔静脉综合征,老年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

就诊科室:内科  肿瘤科 其他科室 心血管内科 医学影像科 放射科 老年病内科 放疗科 重症监护室 

医生指导:老年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常见问题 >>

介绍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是一种亚急性征群,真正急性者比较少见。上腔静脉系统血流回到右心房之前,因腔静脉部分或全部管腔狭窄或闭塞,使血流受阻而出现的综合征称之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

最新文章

老年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应该做哪...

老年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是什么?

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是什么

老年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是由什么...

老年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容易与哪...

老年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可以并发...

老年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应该如何...

老年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有哪些表...

老年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治疗前的...

更多文章>>

症状

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与受压时间、受压程度、受压部位有关。时间短、受阻程度重,病情也常常严重。反之,病情较缓和。临床症状有咳嗽头痛、头胀、恶心、视力改变、声嘶、下咽困难、抽搐等。体检时发现颜面水肿,颈部粗,多血质,颈部以及胸部血管怒张。当阻塞奇静脉时,胸壁和上腹壁可见扩张的静脉,若阻塞在上腔静脉末端和奇静脉连接处时,则上胸部可见扩张的静脉支。上腔静脉受阻严重时,可出现气道受阻的体征(为喘鸣),或颅压升高的表现,这种情况应迅速明确诊断并加以处理。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并发这种严重情况,经化疗后常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在1组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371例的临床表现分析报道中,颜面肿胀占63%,头胀占50%,咳嗽占24%,上肢肿胀占18%,胸痛占15%,下咽困难占9%,颈静脉充盈占60%,胸壁血管充盈占54%,面部水肿占46%,多血质占19%,青紫占20%,上肢水肿占19%。

出现典型的体征和症状时,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是很易诊断的。当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表现不典型时,应借助于血管造影、核素静脉造影确定阻塞部位及病因。CT增强扫描是常选用的方法,MRI也可选用,可显示肿块、血栓和侧支循环。X线检查最常用,Parish等报道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80例的胸部X线表现:上纵隔增宽占64%,胸腔积液占26%,右肺门肿块占12%,肺炎性浸润占7%,气管旁淋巴结占5%,纵隔肿物占3%,胸部X线表现正常占16%。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常常发生在肿瘤进展期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病因诊断比较容易,但少部分病人病因诊断是比较困难的。在临床工作中,首先应作出病因学诊断,在病因诊断困难的情况下,也应有充分的临床证据,然后再处理,否则,不宜进行抗肿瘤治疗。

病因

上腔静脉受阻的原因有如下几种:血栓形成、纤维化、外部压迫、肿瘤侵犯等,有良性疾病和恶性疾病之分。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常在肿瘤压迫浸润等因素的基础上发生。可以看出,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肺癌,尤其是小细胞肺癌,其次是淋巴瘤,而其他肿瘤少见。

检查

1、血常规:当恶性肿瘤合并感染时,白细胞会明显升高。

2、X线检查:X线透视及平片可发现上纵隔、右肺上叶、上腔静脉周围有占位影,可能为上腔静脉有肿块压迫。

3、多普勒超声:了解上腔静脉通畅程度,血栓范围,是否同时存在其他血管病变及外压性病变。

4、CT及磁共振:显示上腔静脉受阻的具体部位及侧支循环情况,可清楚显示胸内结构,明确病因。

5、上腔静脉造影:于两侧肘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可显示梗阻的部位,及远心端、近心端情况,但并发症多,慎用。


鉴别

1、上腔静脉外因素:胸腔手术后纵隔局部血肿或升主动脉瘤等压迫上腔静脉。

2、心包填塞:大量心包积液或胸腔手术后,心包出血心肌梗死后,假性室壁瘤压迫右心房,引起上腔静脉回流不畅。

3、纵隔炎症:慢性纵隔炎或慢性纵隔淋巴结炎,纵隔脓肿,特发性纵隔纤维化等。

4、胸腔肿瘤:支气管肺癌最常见,其他有上纵隔的肿瘤,胸腺癌,胸内甲状腺肿,畸胎瘤,食管癌,恶性淋巴瘤,纵隔原发性恶性肿瘤,有胚芽细胞瘤转移性,纵隔恶性肿瘤如转移性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性肿瘤。


并发症

1、并发颅压升高:凡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颅内容积增加,侧卧位腰椎穿刺所测得颅内压的脑脊液压力超过2kPa,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及视乳头水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2、吞咽困难: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食管同时受压,食物从口腔至胃、贲门运送过程中受阻而产生咽部、胸骨后或食管部位的梗阻停滞感觉。


治疗

有一些学者认为,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致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较为多见,迅速进行放疗或化疗可缓解症状,甚至疗效极佳,对这些肿瘤行放疗或化疗72h之后,肿瘤坏死明显,治疗后再活检常难做出正确诊断。因此,对这些敏感的肿瘤还是争取明确诊断之后再施行治疗。

对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可采用化疗、放疗以及抗凝和外科治疗,前两种方法最常用。首先用姑息措施,卧床时头抬高,应用激素和利尿剂有一定效果。对小细胞肺癌和恶性淋巴瘤引起的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可采用化疗,用氮芥或某些联合化疗大剂量突击方案多可收效。其他对化疗不敏感的肿瘤所致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放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放疗总量30~50Gy,几乎90%的病人经3周放疗后自觉症状改善,甚至完全缓解,但缓解时间短,易复发。放疗后上腔静脉可水肿、穿孔以及纵隔纤维化,但少见。放疗失败可能提示存在血栓形成阻塞。对良性疾病引起的(包括良性肿瘤)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可考虑外科治疗或支架治疗(stenttherapy)。总之,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受压综合征要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手段。

预防

1、早期发现一些原发性疾病,比如恶性肿瘤、淋巴结结核、周围组织的压迫等疾病。

2、当有炎症时,轻者可口服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先锋酶素Ⅳ等,或选用青酶素、氨芐青酶素、先锋酶素Ⅵ等静注或静滴,选用敏感的抗生素积极治疗。

3、当发现肿瘤、结核时,积极给予选用化学治疗药物,如阿酶素、顺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治疗肿瘤,选用异烟肼、利福平、比嗪酰胺等积极治疗结核。


相关疾病

头痛 肺炎 咳嗽 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脑水肿 放疗 恶性淋巴瘤 肿胀 血栓形成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