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01霍乱弧菌肠炎

非01霍乱弧菌肠炎
非01霍乱弧菌肠炎为非0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胃肠炎型和痢...

就诊科室:内科 传染病科 其他科室 消化内科 传染科 急诊科 

医生指导:非01霍乱弧菌肠炎常见问题 >>

介绍

非01霍乱弧菌肠炎为非0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胃肠炎型和痢疾型。近年来,随着霍乱发病率的下降,非01群霍乱弧菌感染流行的范围、强度和致病力有上升趋势,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报道,在南亚发生的霍乱流行,不被霍乱弧菌01群和非01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所凝集,此流行株至今为未记载过的新血清型霍乱弧菌,故定名为0139霍乱弧菌。又由于该菌株首次从孟加拉湾沿岸地方分离,建议其同义词为“Bengal”型。听从WHO的告诫:所有国家均应将0139引起的腹泻按《国际卫生条例》有关霍乱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最新文章

非01霍乱弧菌肠炎是什么?

非01霍乱弧菌肠炎是由什么原因引...

非01霍乱弧菌肠炎有哪些表现及如...

非01霍乱弧菌肠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非01霍乱弧菌肠炎容易与哪些疾病...

非01霍乱弧菌肠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非01霍乱弧菌肠炎应该如何预防?

非01霍乱弧菌肠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1.胃肠炎型有腹泻、恶心、呕吐及水样便等。吐泻重者可伴有脱水和血压下降。

2.痢疾型表现为发热、腹痛和黏液便,左下腹压痛。粪便常规见大量白细胞。

1.临床特点有腹泻、呕吐、水样便或伴有发热、腹痛、黏液便。

2.流行病学有食用污染食品或海产品史。

3.实验诊断细菌培养可采用碱性蛋白胨、碱平板、血平板等。必须通过血清学、气相色谱法和生化反应与01群霍乱弧菌进行鉴别。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非01群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与霍乱弧菌基本相似,它们的鞭毛抗原也相同,但菌体抗原不同,根据O抗原的不同可分02~0138血清群,0139与前者血清群不同。该菌体外抵抗力强。

(二)发病机制

有人认为本菌可产生一种志贺毒素样细胞毒素,它可能是重要的致病因子。已证实有的菌株能产生霍乱肠毒素或耐热肠毒素。

检查

1、血液检查

(1)因液体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压积增高,血红蛋白增高,白细胞可达10×109~30×109/L。

(2)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增多。

(3)血清钾、钠在疾病初期多数在正常范围,经输液后普遍降低,但氯化物多数高于正常,尿素氮增加,HCO3-下降(

鉴别

主要与霍乱、急性菌痢、沙门菌属感染等鉴别,均依赖于病原学检查。

霍乱:生活在霍乱流行区、或5d内到过霍乱流行区、或发病前5天内有饮用生水或进食海(水)产品或其他不洁食物和饮料史。与霍乱患者或带菌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共同暴露史。

急性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侵袭肠黏膜,引起肠黏膜炎症及溃疡,并由此排出炎性渗出物,临床上常见有发热,大便为黏液、脓血便,量少,有腹痛及里急后重。大便镜检有大量的脓细胞。也有以水泻为主、里急后重不明显的不典型患者。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寒沙门氏菌感染:侵犯各年龄组,6个月以内婴儿易罹患,新生儿发病尤为严重,多发生于5~8月份,可有发热、腹泻或败血症,腹泻每日2~20次,大便为稀水便,亦可有脓血便,常引起不同程度脱水,大便培养可获得鼠伤寒沙门氏菌。

并发症

一、急性肺水肿: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伴咳嗽,常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病人烦躁不安,口唇紫绀,大汗淋漓,心率增快,两肺布满湿罗音及哮鸣音,严重者可引起晕厥及心脏骤停;代谢性酸中毒可导致肺循环高压,后者又因补充大量不含碱的盐水而加重。

二、肾功能衰竭:按其发作之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肾功能衰竭系两肾在短时间内丧失排泄功能。由于休克得不到及时纠正和低血钾所引起,表现为尿量减少和氮质血症,严重者出现尿闭,可因尿毒症而死亡。

三、其他:低钾综合征、心律不齐及流产等。

治疗

针灸治疗

1、天枢穴、取气海穴、足三里穴。

2、气海穴针刺后,可加温针灸。

3、对于呕吐者,可加内关穴。

非01霍乱弧菌肠炎西医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严格隔离,及时补液,辅以抗菌和对症治疗

2、严格隔离

按甲类传染病隔离,确诊和疑似患者分别隔离直至症状消失后6日,并隔日粪便培养1次,连续2次阴性者可解除隔离。

3、及时补液

原则:

应遵循早期、快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的原则。输液的剂量和速度应视病情轻重、脱水程度、血压、脉搏、尿量及血浆比重而定。

4、抗菌治疗

(1)这是补液疗法的辅助治疗。

(2)抗菌药物能减少腹泻量,并可缩短泻吐期及排菌期。

(3)常选用环丙沙星0.25~0.5g,每日2次,诺氟沙星成人

200mg,每日3次。可选其中之一,一般3~5日为1疗程。

5、对症治疗

(1)纠酸

(2)纠正休克和心力衰竭:激素和血管活性药物西地兰速尿

(3)纠正低血钾

(4)抗肠毒素治疗:氯丙嗪、黄连素。

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发现病人,尽早严格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应严格检疫5天,并给予预防性服药。

2、切断传播途径

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对病人物品和排泄物严格消毒。杀蛆灭蝇。

3、提高人群免疫力

接种疫苗:

B亚单位-全菌体菌苗

对病人进行严格隔离,对饮食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带菌者。防止粪便污染水源,对可能有污染的饮水进行消毒。对海产品或可能污染的食品必须煮熟煮透。严格做到生熟分开,把好“病从口入”关。


相关疾病

肠炎 腹泻 腹痛 霍乱 血尿 脱水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