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胆固醇沉着症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cholesterolosis of gallbladde...

别名:胆囊胆固醇沉积症,胆囊胆固醇沉着病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医生指导: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常见问题 >>

介绍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cholesterolosisofgallbladder)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胆囊炎。由于胆囊黏膜上皮细胞的基底膜内沉积着大量的胆固醇酯颗粒,形成许多黄色小结节,外形似草莓,也称草莓胆囊。

最新文章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是什么?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有哪些表现?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可以引起哪些疾病?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应该如何预防?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治疗的注意事项?

更多文章>>

症状

男女发病均等,大多数无症状,少数有右上腹不适、憋胀、隐痛、消化不良等类似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偶有右上腹轻微压痛,伴有胆囊结石或肝功能异常,位于胆囊颈部的息肉可堵塞胆囊管引起急性胆囊炎,也有息肉脱落嵌顿于壶腹部,引起胰腺炎发作。该病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小。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胆汁中高浓度胆固醇的刺激及胆固醇晶体被胆囊黏膜上的巨噬细胞吞噬,逐渐形成黄色的息肉样病变,堆积或突出于黏膜表面有关;或与胆囊黏膜细胞的乙酰辅酶A胆固醇酯酰基转移酶(ACAT)的活性增强,胆固醇酯的合成增加有关。

胆固醇沉积在胆囊黏膜上皮细胞的基底膜内,刺激组织细胞过度膨胀,形成黄色小结节,有细蒂与胆囊相连。分为弥漫型和局限性隆起型,单个或多发。胆固醇沉积多发生于胆囊体部和颈部,直径多小于1cm,增长缓慢,质脆,易脱落,形成结石。


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

1.口服胆囊造影可见胆囊内充盈缺损,与胆囊壁贴近,不随体位改变,胆囊功能往往正常。

2.腹部CT检查常规扫描间距过宽,容易漏诊,故不列为常规检查,主要用于与胆囊癌鉴别,此时要密层扫描。

3.内镜超声检查胆固醇息肉的回声特征为极细小强光点或强光点聚集,伴或不伴无回声区,而胆囊腺肌病和腺瘤或腺癌声像表现为强回声肿块、多发微囊或彗星尾征象。

4.B超检查典型的声像图为胆囊壁上乳头状或球状强回声光团,不伴有声影,光团不随体位而改变,部分病变带细蒂与胆囊壁相连,可单发,常多发,直径多在5mm左右,一般不超过10mm。部分病例同时并存胆结石,可伴有声影。B超诊断符合率可达90%以上。


鉴别

本病需与胆囊息肉胆囊癌等鉴别。


并发症

有的可伴有胆囊结石或肝功能异常。位于胆囊颈部的息肉可堵塞胆囊管而引起急性胆囊炎,偶有息肉脱落嵌顿于壶腹部,引起胰腺炎发作。


治疗

目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对有明显临床症状、较大的单发息肉、短期迅速增大、胆囊颈息肉以及疑有癌变者,宜行胆囊切除术。

1.急症病人的术前准备参见胆囊造瘘术。

2.慢性病人术前应纠正贫血、改善营养状况,采用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保肝治疗。术前备血300~500ml。


预防

本病的病因尚不甚明确,可能是由于胆汁中高浓度胆固醇的刺激及胆固醇晶体被胆囊黏膜上的巨噬细胞吞噬,逐渐形成黄色息肉样病变有关,因此需注意低脂清淡饮食,预防胆固醇晶体形成。


相关疾病

肌病 胰腺炎 消化不良 贫血 胆结石 胆囊息肉 胆囊癌 胆囊结石 性病 急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