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白大衣高血压(whitecoathypertension,WC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目前对此研究较多,但由于研究的结果不一致,因而存在着一定争论,主要有几方面的问题:WCH的诊断标准;WCH的产生机制;WCH是否对靶器有损害;WCH是否需要治疗以及WCH的预后如何。
最新文章
症状
1.白大衣高血压是指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呈现诊断室中所测血压始终增高,而在诊室以外环境时日间血压不高,同时动态血压监测正常。有人认为称“单纯诊室高血压”更为合适。
2.难控制性白大衣高血压“难控制性白大衣高血压(white-coatirresistanthypertension)”是“白大衣”高血压的另一种表现,为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呈现“白大衣效应”,患者的实际血压值测得过高,又称诊断室血压高,动态血压监测正常。后者与“白大衣高血压”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Mezzetti等在250例接受降压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有27例尽管用了3种药物的联合降压治疗,临床血压仍高,而动态血压检测有20例血压正常,占难控制性高血压的74%。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如遇到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特别当几个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同时联合应用时,除了应考虑患者服药的顺从性及继发性高血压等原因外,白大衣效应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动态血压检测有利于排除后一种现象。
Verdecchia提出WCH定义为平均白昼动态血压(d-ABPM)低于正常血压者d-ABPM分布的第90百分位数(正常标准女性为收缩压131mmHg,舒张压86mmHg,男性为收缩压136mmHg,舒张压87mmHg)。
我国目前的参考诊断标准为:WCH患者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且白昼动态血压收缩压
病因
1.WCH的产生可能与医务人员测压对患者的“加压刺激”有关。在特定的场所、医务人员与患者交谈的语气、情绪均能影响测得的血压值。
2.患者本身对于应激有增强的反应Weber发现WCH患者存在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WCH患者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增高,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也增高。
3.WCH患者具有与应激相关的压力反应的遗传特性,并且是高血压前状态的一部分;随访的结果显示白大衣高血压不仅表现在诊室时血压增高,在日常生活中血压也高,因此,WCH不是一个良性的疾病。
检查
动态血压监测:目前用此方法来确诊WCH。
WCH患者24h动态血压均显著低于持续性高血压患者,而与正常人相比,24h及白昼平均血压均升高,甚至相差显著。因此有必要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以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
1.危险因素
包括性别、年龄、吸烟与否、肥胖与否、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采集以及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
2.靶器官损伤
心电图、心超、颈动脉超声、脉搏波速度、踝/臂指数、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肌酐测定、白蛋白/肌酐比等。
另外,对于有焦虑状态的患者应进行心理测评。
鉴别
需要与原发性和各种继发性高血压相鉴别。
并发症
WCH是否存在着靶器官的损害和心血管疾病危险性,不同的研究有不甚相同的结论。1999年WHO与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指出究竟“单纯诊室高血压”是一良性现象,还是伴随着增高的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还一直存在着争论,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1.WCH对靶器官有明显的损害
(1)WCH对心脏和血管的影响:Kuwajima观察到与正常人相比,WCH和SH有增加的左房内径和左室质量,WCH患者左室质量指数与正常人差异显著。HARVEST研究结果认为WC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左室内径增加。也有研究认为,SH和WCH有相似的舒张期左室功能异常,并具有相似的大动脉弹性、顺应性和僵硬度变化,白大衣效应与高血压大动脉壁顺应性相关,在SH中,这种相关性更加显著。超声心动图发现WCH患者E/A比值较正常人增高。WCH患者左室做功增加,收缩末期室壁压力和左室充盈发生改变。Soma等研究也表明,WCH患者心排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和动脉顺应性降低。WCH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部分代谢特征与SH患者相近似。另一研究表明,无症状性心绞痛在正常人、WCH和高血压患者中的比例分别是6.4%、18.8%和26.2%,因此,认为WCH与原发性高血压有相同的发生无症状性心绞痛的倾向。
(2)WCH对肾脏的影响:WCH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尿中白蛋白轻度增高,但低于SH。此外,WCH患者尿中IgG、转铁蛋白显著高于正常人。也有人发现WCH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微白蛋白尿轻度增高。WCH患者具有与高血压患者相似的近端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率增高。WCH患者存在选择性的肾小球功能受损而肾小管功能受损只存在于高血压患者。
(3)WCH对糖、脂代谢的影响:WCH患者血脂水平较高,且空腹血胰岛素水平较高。说明WCH有轻度的胰岛素抵抗现象。
2.WCH对靶器官损害较轻或不显著有研究认为,WCH患者只存在功能性的心血管异常。WCH具有降低的主动脉顺应性和左室舒张功能异常,而只有SH具有增加的左室质量和动脉管壁厚度。White发现:WCH者与正常血压者有相似的左室质量指数,WCH的大动脉结构与正常血压者相似。有研究认为,左室肥厚和重构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概率为51%,而在WCH患者的概率是19%。WCH不同于SH,不伴有LDL的氧化增加和抗氧化的维生素含量的降低,WCH有较低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甚至有研究认为,WCH患者不存在靶器官损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如认为WCH与正常人有相似的心脏和颈动脉结构,且出现心室肥厚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很小。WCH的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介于正常人和SH之间,与正常人相似。SH患者中颈动脉内膜增厚,而在WCH和正常人中是相似的,表明只有持续的血压增高而不是暂时的血压增高,才易于发生动脉结构的病变。Northwick研究认为,38%的持续性高血压有左室肥厚,只有11%的WCH有左室肥厚,颈动脉增厚与之相似。Hoeghol等认为WCH组与正常组的尿蛋白/肌酐比值相同,均低于SH组,因此认为WCH患者无明显的肾功能损害。
对于WCH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的矛盾结果可能与以下的因素有关:①有些研究认为,对动态血压正常上限值的规定过高,以致高血压患者中WCH的比率增加,因此,可能包括了较多的真正的高血压患者和靶器官损害者。除了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正常动态血压上限的定义是主要决定WCH发生率和靶器官损害的因素。②有的研究使用了特殊的与年龄相关的标准来定义WCH,并排除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而在此类患者中WCH的比率高于舒张期高血压患者。
治疗
对于WCH是否需要给予治疗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论。1999年WHO与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指出,单纯性诊室高血压是否需要治疗,应根据总的危险性状况和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来定。如果不予治疗则必须密切随访。2013年欧洲指南提出的建议是:密切随访3~6月。
近年来强调对WCH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提出WCH时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防止紧张;还可行应激处理,包括:生物反馈、瑜珈、松弛训练等,有研究认为这些应激处理可能通过降低儿茶酚胺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活性而减少心血管危险性。
预防
1.预防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做到合理膳食、减轻体重、限制饮酒,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
2.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防止紧张,正确对待及设法缓解各种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