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面血管瘤病

脑面血管瘤病
脑面血管瘤病又称Sturge-Weber综合征,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不规...

就诊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 

医生指导:脑面血管瘤病常见问题 >>

介绍

脑面血管瘤病又称Sturge-Weber综合征,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不规则血管斑、双侧偏瘫、偏身萎缩、青光眼癫痫发作和智能减退为特征。多为散发病例,部分为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

最新文章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怎么治疗比较好

脑袋里长血管瘤严重吗

脚趾上长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干血管瘤手术成功率

手臂血管瘤的症状有哪些呢

脑部血管瘤危险吗?

脸上长血管瘤如何治疗

婴儿头皮长毛细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脑子血管瘤严重吗

脸上血管瘤怎么去掉?

更多文章>>

症状

1、皮肤改变:出生即可见红葡萄酒色平血管沿三叉神经I支范围分布,也可波及第Ⅱ、Ⅲ支,严重者可蔓延至对侧面部、颈部和躯干,少数可见于口腔粘膜。血管痣边缘清楚,略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血管痣累及前额、上睑时可伴青光眼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仅累及三叉神经第Ⅱ或第Ⅲ支很少出现神经症状。
2、神经系统症状:常见癫痫发作,可伴Todd麻痹,发生于1岁左右,抗癫痫药难于控制,随年龄增大常有智能减退,脑面血管瘤对侧可出现偏瘫及偏身萎缩。
3、眼部症状:30%的患者伴发青光眼和突眼,突眼是产前眼内压过高所致;枕叶受损可导致对侧同向性偏盲,还可见先天性异常如虹膜缺损和晶状体浑浊等。

病因

主要病变为软脑膜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畸形,填充于蛛网膜下腔,静脉内皮细胞增生,脑膜增厚。常见于面部血管同侧的枕叶,也见于颞叶、顶叶或整个大脑半球。血管瘤下部脑皮层萎缩和钙化是该病的特征,可见局限性脑室扩大;镜下可见神经元丧失、胶质细胞增生和钙质沉着。皮肤组织可见毛细血管扩张,但非真正血管瘤。

检查

1、辅助检查:
①2岁后头颅X线平片可显示与脑回外形一致的特征性双轨状钙化;
②CT可见钙化和单侧脑萎缩,MRI、PET和SPECT可显示软脑膜血管瘤
③DSA可发现毛细血管和静脉异常,受累半球表面毛细血管增生、静脉显著减少和上矢状窦发育不良等;
④EEG显示受累半球波幅低,α波减少,与颅内钙化程度一致;可见痫性波。
2、诊断:根据面部典型红葡萄酒扁平血管瘤,伴癫痫青光眼、突眼、对侧偏瘫、偏身萎缩等其中之一种症状即可诊断。头颅X线平片与脑回一致的双轨状钙化,CT和MRI显示脑萎缩和脑膜血管瘤等均有助于诊断。

鉴别

脑面血管瘤病与脑面部血管相鉴别
脑面部血管痣:不少新生儿皮肤上(如骶部及臀部)常会出现青蓝色片状素斑
,医学上叫胎记。这是由于皮肤色素沉着或皮肤血管异常引起,主要包括“胎斑”(好像瘀伤,亚州人新生儿常有,没有不良后果)、“痣”(常呈黑色的皮肤增生,是由皮肤的色素生成细胞即黑素细胞形成有,大小各异,可以是扁平的,高起,光滑,粗糙类似疣,可有毛)、和“血管瘤”三大类。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消失,但也有相当部分胎记终身不退,甚至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需要找专业的皮肤科医师就诊。如果出生后即刻出现重度发青,主要见于心肺先天性发育畸形疾病,当小儿皮肤发青伴随有咳嗽、发烧、抽风、呼吸困难等,多是疾病的征象,必须尽快去医院求治。

并发症

1.合并眼部疾病
40%的病人有青光眼,常与面部血管同侧。面部大面积血管痣的病人合并青光眼机会较大。青光眼可在出生时出现,也可在生后数年才被发现。双侧面部血管痣的患儿往往出现双侧青光眼。如果一个小儿眼部周围有血管痣时,应每年随访检查是否发生青光眼。
2.合并神经系统症状
多数患儿在生后数月或数年内神经系统无异常,2~3岁时在发热时出现惊厥和偏瘫,一侧软脑膜血管瘤者72%出现惊厥,双侧受累的患儿93%出现惊厥。惊厥开始时往往是局限性运动发作或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大儿童常见复杂部分性发作。个别患儿表现为婴儿痉挛、肌阵挛或失张力发作,有些病人表现为持续频繁的发作。惊厥对抗癫痫药物的反应不一,有些容易控制,有些很难。

治疗

癫痫可用抗癫痫药控制。面部血管瘤可行整容术或激光治疗,青光眼和突眼可手术治疗。部分病人可行脑叶或脑半球术,偏瘫病人可康复治疗。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相关疾病

癫痫 脑萎缩 偏瘫 血管瘤  青光眼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