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是一种罕见病,原因不明,成年发病,女性较多。乳晕扩大,角化...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医生指导: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常见问题 >>

介绍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是一种罕见病,原因不明,成年发病,女性较多。乳晕扩大,角化,表面呈乳头状或状,褐色及黑色,乳头常有类似损害。一般对称分布。无明显自觉症状。与疣状、黑棘皮病良性型及鱼鳞病之间的关系尚有争议,目前多数认为是一种独立性疾病。

最新文章

该怎样治疗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的病因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的症状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是什么?

更多文章>>

症状

Levy-Tranckel将本病分为三型:①由于表皮向乳晕、乳头部位的延伸所致,可发生于男女两性,通常为单侧性;②伴有鱼鳞病,可为双侧对称发生,男女均可患病;③痣样型,不伴有鱼鳞病或表皮痣,常见于20~30岁的妇女,双侧乳晕、乳头对称性皮肤色素加深呈暗褐色,乳晕范围扩大,边界清晰,局部浸润,表皮肥厚,粗糙呈状突起的暗褐色斑块,沟纹加深加宽,部分加深的沟纹相互混合成较宽较深的线状深沟,将乳晕皮疹侵害分割成为数小片。病人往往不肥胖,皮损无自觉症状,一般健康不受影响,无家族史,也不伴发内分泌疾病及恶性肿瘤。


病因

病因不明。表皮角化过度,可是毛囊角栓,棘细胞呈规则性肥厚,有乳头瘤样增生,基底细胞色素增多,真皮乳头水肿、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灶性炎症细胞浸润。有学者认为本病可能与性激素水平有关。部分患者在青春期或妊娠期间发病。有些患者妊娠时皮损增厚,颜色变深,甚至造成分娩后哺乳困难。

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可是毛囊角栓,棘细胞呈规则性肥厚,有乳头瘤样增生,皮突延长并融合,基底细胞色素增多,真皮乳头水肿、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灶性炎症细胞浸润。


鉴别

本病应该乳头乳晕炎进行区分,两者临床表现具有相似性。后者的乳头皲裂时有小裂口和溃疡,上皮浸软后也可表现为糜烂状。本病初期,小儿哺乳时乳头部有刀割样痛,继之出血或流黄水及表面结痂;如再吸吮,痂脱复结,裂口逐渐扩大。当病情发展,在乳晕下形成急性或亚急性蜂窝组织炎或乳晕局部的脓肿,破溃后溢出油脂豆渣样物。故根据临床特点可进行区分。


并发症

本病由于皮肤黏膜的完整性被破坏,临床上主要引起乳头的细菌感感染,患者的乳晕脓肿不能及时排出脓液,则继续发展,可引致乳房脓肿。此时病人除有局部红、肿、热、痛的急性感染体征外,可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烧、全身不适等,故应积极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

HNA病情发展缓慢,目前尚无特殊疗法。大部分患者可不治疗。病变范围较大伴有明显症状,或影响患者心理健康者可局部外用0.025%-0.05%维A酸软膏、水扬酸软膏、糖皮质激素软膏、卡泊三醇软膏等。口服可选用阿维A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他疗法包括:液氮冷冻、激素治疗、麻醉下刮除皮损等,少数病例可行手术切除。

预防

1.做好妊娠期乳头卫生怀孕6个月后,应每晚用温水擦洗乳头部,以增强局部皮肤的抵抗力,保持乳头及乳晕的清洁,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2.矫正乳头畸形有乳头内陷者可经常牵拉或按摩乳头使其突出,改善婴儿哺乳的困难。

3.排空剩余乳汁哺乳过后,应及时将乳房内未用完的剩余乳汁吸尽,以防止外溢浸及乳头皮肤造成糜烂。

4.积极治疗湿疹发生乳头湿疹时,应及时给予治疗。如用三妙散(生寒水石18g,北苍术、川黄柏各9g,青黛粉3g,共研为极细粉)撒于创面或用甘草油调匀外搽,有解毒解湿作用。

用黄柏、白芷各半,研末,再用香油或蜂蜜调匀后涂于患处;也可以复方安息香酊或碱式碳酸铋搽剂(碱式碳酸铋4g,研末,加植物油5ml)外涂;也可用滑石粉、赤石脂各6g,冰片1.2g,研极细粉,混匀,干撒于疮面。

5.积极处理婴儿口腔炎症当婴儿口腔有感染时,除及时治疗外,必要时可停止哺乳,而用吸乳器吸出,再行喂养,以减少乳头局部感染的机会。


相关疾病

  鱼鳞病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