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喉关节炎系指环杓关节和环甲关节炎症。多因风湿病、类风湿病、病毒感染性关节炎、喉内及喉外伤皆可引起一侧或双侧喉关节炎。一般喉关节炎患者多以咽喉痛、声嘶就诊,临床上易与慢性咽炎、急性喉炎、慢性喉炎相混淆,甚易误诊,延误治疗。
最新文章
症状
1.急性期
常见声嘶和喉痛,早期在吞咽和发声时喉部异物感,以后喉痛可逐渐加重,并常向耳部放射。声嘶及呼吸困难视炎症红肿程度和声带固定的位置而定。声带固定于外展位可出现声嘶或失声,红肿较剧或声带固定于内收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喘鸣。原发病的症状,如伴有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等。喉镜检查可见杓状软骨处粘膜充血、肿胀,可累及杓间区、杓会厌襞的后段及室带,声带多正常。声带可固定于内收或外展位。在喉结两侧或一侧甲状软骨后缘中央或环状软骨后部有压痛。
2.慢性期
或称僵直期。多见于反复急性发作后,一次急性发作也可转为慢性。其症状决定于关节固定的位置,可出现声嘶或呼吸困难,喉部症状多不明显。若为一侧病变,患侧声带较健侧高,发声时健侧杓状软骨可接近患侧杓状软骨。有时可见环杓关节区粘膜增厚、溃疡,形成肉芽疤痕等。
病因
疾病病因
风湿病、类风湿病、痛风、感染性关节炎、喉内及喉外伤,皆可引起一侧或双侧喉关节炎。
病理生理
风湿病、类风湿病、痛风、感染性关节炎、喉内及喉外伤,皆可引起一侧或双侧喉关节炎。
检查
X线检查可表现关节面变形、骨化、甚至关节消失。
凡疑有喉关节炎者均应作喉镜检查、颈部触诊,必要时还要行实验室检查。环杓关节炎时,喉镜下可见患侧的杓区粘膜肿胀、充血,间接喉镜下,行杓区触诊时患侧杓区会有明显触痛。患侧声带运动受限,严重者环杓关节固定,因而患侧声带也固定不动。
环甲关节炎时,喉镜下可见患侧声带松弛,如为一侧病变可出现声门偏斜,双侧环甲关节炎引起关节活动障碍,则双侧声带松弛,声门闭合时有棱形裂隙。颈部触诊时患侧环甲关节部位有触痛。
环杓关节炎示杓部轻度充血、微肿,声带闭合或外展活动略受限制。用探针压杓部可致剧痛。若关节炎较重,环杓关节固定声带居于旁中位或中间位。环甲关节炎者,发声时声带松弛无力。如炎症仅限于一侧,可见声门偏斜,双侧环甲关节活动障碍,声门裂隙呈梭形。此外还有血象改变,血沉可正常,类风湿因子试验常阳性,颈部可有压痛。诊断应与声带瘫痪相鉴别,用探针触杓部时,环杓关节炎常不活动。
鉴别
急性环杓关节炎较易诊断,喉痛、声嘶、杓状软骨区充血肿胀、发声时声门呈三角形裂缝是急性环杓关节炎诊断的主要依据,尤其是杓状软骨区的充血肿胀。关节炎继发于喉部病变者,常为原发疾病所掩盖。在声门运动障碍的病例(发声时声门呈窄长或小等边三角缝隙、声门偏斜),应认真分析各种因素,可能涉及关节、肌肉和支配肌肉的神经病变。首先应当考虑常见的风湿性关节炎。杓状软骨区的充血肿胀是环杓关节炎一重要体征,往往双侧对称,单侧较少。环甲关节处有触痛或敏感是环甲关节炎的特征。环甲关节炎多为单侧,所以后连合偏向痛侧。注意其他关节酸痛史,以及血沉,抗“O”,抗风湿治疗是否有效。对确实没有关节炎的病例,再考虑肌肉、神经等方面的病变。
喉肌电图及诱发肌电图在喉神经、肌肉、关节等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中有重要意义:①完全失神经损害:无肌电图及诱发肌电图;②重度失神经损害:肌电图明显异常:电位时限延长,电位数量减少,出现纤颤电位或波幅降低,≤1/3正常值伴诱发肌电图≤1/3正常值;③轻度神经损害即神经传导阻滞:肌电图轻度异常,≥2/3正常值伴诱发肌电图正常或正常肌电图伴诱发肌电图潜伏期延长;④中度失神经损害介于②与③之间;⑤非神经源性环杓关节运动障碍:肌电图及诱发肌电图正常;⑥肌肉病变:肌电图波幅降低但干扰大时可见募集现象,诱发肌电图正常。
慢性环杓关节炎极似喉返神经麻痹,可根据病史、拨动杓状软骨是否活动及喉肌电图等与喉返神经麻痹鉴别。双侧环杓关节僵直,声带固定于内收位,吸气时呈典型的弓形,可与声带麻痹相鉴别。如单侧喉返神经麻痹,不仅发音时健侧的杓状软骨向患侧软骨推挤使其移动,并且杓间肌由于是双侧喉返神经支配,环甲肌也可使声带略内收,使杓状软骨轻微活动,而环杓关节固定者无此现象。只有当双侧喉返神经完全麻痹伴双侧或一侧喉上神经完全麻痹时才出现双侧或单侧环杓关节固定,而这种情况很少见,所以临床上杓状软骨运动完全消失,首先考虑机械性运动障碍。肌电检查完全麻痹与部分麻痹的标准是:①麻痹在6周以上,环甲肌、甲杓肌、环杓后肌在发音或吸气时仍然呈电静息或纤颤电位和正锐波,无正常电位及多相电位,诊断为联合性完全麻痹;②环甲肌、甲杓肌、环杓后肌麻痹6周后,虽某种肌肉可能有电静息、纤颤电位或正锐波等,但其中一个或两个肌肉存在正常电位,多相电位和电位时限延长,振幅小,频率低,则诊断为联合性部分麻痹。甲杓肌、环杓后肌麻痹6周后仍呈电静息,纤颤或正锐波,无正常电位及多相电位则诊断为喉返神经完全麻痹;虽有纤颤电位,正锐波,但伴有正常运动电位,多相电位或出现小振幅、频率低及时限延长的电位,诊断为喉返神经部分麻痹。Guindi认为喉肌电图检查有助于判断喉神经损伤的部位,这主要是指能鉴别喉上或喉返神经的单独损伤或联合性损伤,如单一性损伤,可诊断为喉上或喉返神经麻痹,如联合性损伤,则诊断为声带联合性麻痹。Dedo单独切断喉返神经,声带居旁正中位,甲杓肌、环杓后肌电位全消失。
并发症
常见声嘶和喉痛,早期在吞咽和发生时喉部异物感,以后喉痛可逐渐加重,并常向耳部放射。声嘶及呼吸困难视炎症红肿程度和圣代固定的位置而定。声带固定于外展位可出现声嘶或失声,红肿较剧或声带固定于内收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喘鸣。原发病的症状,如伴有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等。喉镜检查可见杓状软骨处粘膜充血、肿胀,可累及杓间区、杓会厌襞的后段及室带,声带多正常。声带可固定于内收或外展位。在喉结两侧或一侧甲状软骨后缘中央或环状软骨喉部有压痛。
治疗
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外伤或一般炎症引起者,可予局部理疗如透热疗法,药物离子(水杨酸)透入。急性发作期以声带休息为主,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亦可关节腔内注射。风湿或类风湿性患者,可口服水杨酸制剂。待炎症消退后,行直接喉镜检查,用喉钳推动患侧杓状软骨,试行杓状软骨拔动术,适时发声和深呼吸,以防关节僵硬。
预防
发作期应禁止用声。常有咽喉异物感和喉痛,吞咽和说话时咽痛加重,可放射至耳部。因环杓关节司声门开闭,环甲关节是调节声门紧张度,此两关节炎症,常发生声嘶。用水杨酸制剂止痛,局部颈外侧以2%水杨酸钠电离子透入。因炎症引起者可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治疗。若两侧声带固定,可在间接喉镜下拨动杓状软骨,亦可行杓状软骨移位术。环甲关节炎可行推拿环甲关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