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炎

小儿口炎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变限于局部如舌、齿龈、口角亦可称...

就诊科室:儿科 小儿感染科 

医生指导:小儿口炎常见问题 >>

介绍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变限于局部如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等。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感染常由病毒、真菌、细菌引起。不注意食具及口腔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导致口炎的发生。

最新文章

小儿口炎的临床表现

小儿口炎的病因是什么?

容易与小儿口炎混淆的疾病

小儿口炎的治疗措施

儿童口炎的症状是什么

小儿口炎会引发并发症吗

小儿口炎怎么检查

小儿口炎的症状是什么

小儿口炎的治疗

容易与小儿口炎相混淆的疾病有哪些?

更多文章>>

症状

一、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1)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以6个月~2岁最多。
(2)前驱症状较重,可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3)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均可受累,以邻近乳磨牙(成人前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最明显,主要表现为成簇小水疱,易破,形成大面积糜烂面。
(4)病程约7~10天,有自限性。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1)常见于成人,病程约1~2周。
(2)诱因包括感染、疲劳、日晒、局部刺激、情绪紧张、胃肠功能紊乱、环境改变等。
(3)病损部位一般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主要表现为灼热-起疱-糜烂-结痂的过程。
(4)病损愈合后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着。

二、鹅口疮

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1.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三、细菌性口炎,又称急性球菌性或急性膜性口炎。主要致病菌有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多见于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抵抗力降低、口腔不洁情况下发病。细菌性口炎可发生于口腔粘膜各处,以舌、唇内、颊粘膜多见。初起为粘膜充血水肿,继之出现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散在、聚集、融会均可见到,上有厚厚的灰白色假膜,易于擦去,留下溢血的创面,但不久又被假膜复盖。患儿体温较高,往往在39℃以上,哭闹、烦躁、拒食、须下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呈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病因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常由细菌病毒真菌或螺旋体感染引起。食具消毒不严、口腔不卫生或由于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有利于口炎的发生,口炎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鹅口疮、疱疹性口炎、溃疡性口炎。


检查

1.血常规检查细菌性口腔炎白细胞总数升高;疱疹性口腔炎白细胞数多正常。

2.组织病理检查取水疱底部组织染色,可见到多核巨细胞,细胞核内有嗜伊红病毒颗粒,电镜下观察,能见到六角形单纯疱疹病毒仅次于细胞核中央。

3.咽喉检查口腔粘膜的炎症若病变限于局部如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等本病多见于婴幼儿。

鉴别

小儿口炎应该与柯萨奇A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相鉴别,柯萨奇病毒A4病毒感染,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其临床表现有

1.前驱期症状和全身反应比较轻。

2.口腔病损为丛集成簇的小水疱,易破,遗留大面积糜烂面。
3.病损局限于口腔后部,如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处等,不累及牙龈。
4.有自限性,病程大约7天。
大多数病例,根据临床表现都可做出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的分离培养、荧光素标记或酶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对病损涂片进行染色、原位核酸杂交法和PCR法检测病毒DNA等,可用于最终确诊。

并发症

宝宝会因疼痛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如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管,一旦受到牵连,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拒绝喝水,有可能出现脱水。以及导致消化道粘膜损伤等。如果不及时治疗,酵母菌还可能波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然,弥漫性酵母菌感染十分罕见。

治疗


常见的口炎有鹅口疮、疱疹性口炎、细菌性口炎三种。其预防关键集中起来有五点:

①注意科学喂养,提高抗病能力,增强体质,避免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

②重视口腔卫生,特别在有急性感染时应注意清洗口腔;

③注意饮食及器皿、乳头的清洁消毒,减少腹泻发生;④疱疹性口炎流行期间预防性服用板蓝根,每天1次,连服3天;⑤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滥用而诱发小儿鹅口疮及二重感染。


预防

.小儿口炎其预防关键集中起来有五点:

①注意科学喂养,提高抗病能力,增强体质,避免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

②重视口腔卫生,特别在有急性感染时应注意清洗口腔;

③注意饮食及器皿、乳头的清洁消毒,减少腹泻发生;

④疱疹性口炎流行期间预防性服用板蓝根,每天1次,连服3天;

⑤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滥用而诱发小儿鹅口疮及二重感染。

相关疾病

腹泻 营养不良 鹅口疮 疼痛 口角炎 

目录

  • 介绍
  • 最新文章
  • 症状
  • 病因
  • 检查
  • 鉴别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