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尿蛋白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4-04-10 19:37:01
分享现代社会,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重,疾病的种类越来越多,而疾病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多,其中尿蛋白就是其中的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有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尿蛋白,更不用说引起的原因了,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时,均可出现尿蛋白;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尿蛋白;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尿蛋白。
生理性尿蛋白常见于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尿蛋白,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
一般说来,持续性的尿蛋白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变程度,临床可据此作疗效观察。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肾小球病变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废损,使蛋白滤出减少,尿蛋白检查反而减少或消失,这并不代表肾脏病变的减轻。
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尿蛋白
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尿蛋白多数为良性,当其疾病治愈后,尿蛋白也就随之消失。
[热性尿蛋白] 感冒等疾病引起发烧至摄氏三十八度以上时就会出现尿蛋白。
[起立性尿蛋白] 年轻人脊椎向前弯屈压迫到肾脏血管时就会有尿蛋白的情形。如果不治疗,在三十岁前后也会自动消失。
[瘀血肾] 心脏衰竭等肾静脉瘀血时会出现尿蛋白,但瘀血消失时蛋白也会消失。
肾脏疾病所引起的尿蛋白
每次做尿液检查就会出现蛋白时,很明显的就是患有肾脏疾病。
[肾炎] 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从少量到数十公克都有。
[肾病综合征群] 一日量尿液会出现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症状严重时,尿液渗出的蛋白会使血液中的蛋白浓度降低。另外,也有因糖尿病性肾症、淀粉样变性病(AJnyloidosis)、胶原病等而引起的情形。
[肾硬化症] 随着本态性高血压引起的肾硬化症,尿蛋白量会减少,多半在300毫克以下。
此外,多发性骨髓瘤、全身性红斑狼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水肿病等水银中毒、铅中毒疾病,也会出现尿蛋白。
从上面的介绍中,现在大家知道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尿蛋白了吧?特别是对于哪些有肾脏疾病的人,更要注意尿蛋白的发生,要经常检查自己的尿液,看尿液是否正常,如果发现自己得了尿蛋白,要及时的去治疗,这样才能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