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胃的病因种类及治疗办法

发布时间:2024-06-12 11:33:19

分享

反胃的症状虽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它跟所有症状一样,都会有其不同的病因,根据不同的病因就会有其各自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反胃的辨治,可概括为寒、热、痰、瘀四类,以下就是详细的介绍:

①脾胃虚寒。证见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吐后即觉舒适,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缓无力。治宜温中健脾、和胃降逆。若兼见面色苍白,四肢清冷,舌淡白,脉沉细,为久吐累及肾阳。治宜益火之源、温运脾阳。

②胃中积热。证见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及酸腐稠液,面红,心烦口渴,便秘尿赤,舌干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治宜清胃泄热。若兼见唇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脉转细,为久吐伤津耗气,气阴两虚。治宜益气生津、降逆止吐。

③痰浊阻胃。证见经常脘腹胀满,食后尤甚,上腹或有积块,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或为痰涎水饮,眩晕,心悸,苔白滑,脉滑数。治宜涤痰化浊、和胃降逆。

④血瘀内结。证见经常脘腹胀满,食后尤甚,上腹有积块,坚硬且推之不移,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或吐血便血,或上腹胀满刺痛拒按,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和胃降逆。

反胃起病缓慢,病初多表现为脾胃虚寒或胃中积热,适当调理,较易治疗。如久病形体日渐衰弱,发展为真阴枯竭或真阳衰微之危候,预后不佳。注意调节饮食,戒烟酒辛辣等刺激之品,保持心情舒畅,房事有节,有助于反胃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