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眩晕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24-07-18 12:22:56
分享眩晕,一般来说,是由两种症状组合而成。《证治汇补》云“眩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皆转,二者兼有,方名眩晕。”古书上又称为“眩冒”。尤在泾解释说:“水饮之邪,上乘清阳之位,则为眩冒。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之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玄黑也。”
以上所述的眩晕,其现象大致和耳源性眩晕(又称内耳眩晕病、梅尼埃综合征)比较相近。《内经》云:“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耳鸣旋转,目不识人。”张路飞引戴复庵语:“有眩晕之甚,抬头则屋转眼生黑花,常见有物飞动,或见一物为两。”高鼓峰《己任编》云:“晕时眼不能开,开则所见之物,非斜即倒。”《证治汇补》云:“其状目暗耳鸣,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
《类聚方广义》云:“支饮眩冒症,其剧者,昏昏摇摇,如居暗室,如坐舟中,如步雾里,如升空中,居室床褥,回转如走,虽瞑目敛神,复然。”从这些记载来分析,把眩晕作为一种病症来看待而情况比较重的,大都是指内耳眩晕病。
眩晕为以内在因素为主,主要的有关脏腑,有脾、肝、肾等经。起病之因,多为痰水,以及风、火、气、痰等等。然脾与水湿痰饮不可分割,肝与风、火、气、痰关系较多,肾与痰水有关,又多属虚症。根据脏腑参合病因,临床常分四个类型:
1.和脾行水除痰清上法
主治:眩晕,来势慎重,呕吐痰涎,自觉头重身重,舌苔白滑,脉或沉或滑,显痰湿内停之象。
症属:脾失健运,水饮上犯,湿痰停中,胃失冲和。治宜和脾行水,除痰清上,以李东垣半夏天麻白术汤,参合程钟龄的加减法使用。
处方:制半夏10g,明天麻10g,白术10g,泽泻12g,苍术4.5g,茯苓10g,橘皮10g,六曲10g,生姜2片,荷叶蒂5枚。
煎服法:水煎缓缓服,亦可分为数次服。
加减法:
尚可加麦芽用;若眩晕呕吐,吐后出冷汗,手足发凉者,生姜可改干姜,果有需要,尚可加少量的人参;若呕吐已止,体虚或病期稍久者,可加党参、黄芪;又:东垣原方尚有黄柏,乃针对个别病情而用,若有需要,亦可酌加。
简化使用法:泽泻10g,白术10g,荷叶蒂5枚,同煎代茶饮。
根据以上论据,治疗应当和脾,运水,化湿,除痰,止呕,和中,清头目定晕。半夏天麻白术汤,是从治眩晕的主方泽泻汤(泽泻、白术,五与二之比)经若干变化,发展而成。其中尚包括止呕吐的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生姜、茯苓),除痰的二陈汤(橘皮、半夏、茯苓等)以及治眩晕的天麻,和中的六曲等。止呕除眩是治现象,运水利水,才是治本质,所以《类聚方广义》里说“支饮眩冒症,非泽泻汤不能治”,是有卓见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治耳源性眩晕,不能忘记运水行水和利水。
和胆除痰安中法
主治:眩晕,口苦,咽干,目动,呕吐痰涎,虚烦惊悸,不眠,眠亦不实,不耐安卧。脉弦细而数,或显滑象。舌赤,有腻黄苔。症属胆腑失和,痰热上扰,中宫欠宁。治宜和胆除痰安中,以温胆汤加减治之。
处方:制半夏10g,橘皮10g,茯苓12g,益元散10g(布包),竹茹12g(最好用姜汁炒的),枳实6g,荷蒂5枚,黄秫米12g,灯芯1g。
加减法:亦可加天麻同用;若呕逆不止,可加代赭石;若小便少,可加泽泻;若服后仍然虚烦不眠,可加枣仁、知母。
上法与此法有共同之处,但亦有区别。两方均以二陈汤为主体,均着眼于痰,但有温与清,懒于动作与虚烦不眠不耐安卧,水气重与痰浊重,贵在于脾与贵在于胆之不同,若能掌握分寸运用,既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平肝熄风宁静法
主治:眩晕,头痛,动作则晕与痛加剧,感情激动,易怒,面赤如醉,对声光敏感,恶心。脉弦,舌质红,边紫赤,苔多薄白或腻。症属肝阳挟痰,上扰清空之所。治宜平肝息风,化痰宁静。
处方:明天麻10g,双钩藤(后下)10g,白蒺藜10g,菊花10g,青龙齿10g,石决明10g,茯神10g,竹茹12g,荷叶蒂5枚。
煎服法:同上。
加减法:亦可加羚羊角适量同用;小便黄而少者,当加泽泻、灯芯。
益肾补虚止眩晕法
主治:眩晕,听力减退,目花,胸中漾漾,如在舟中,精神不振,体疲乏力,腰膝酸软,懒于动作。脉细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症属肾阴不足,水气与痰浊上泛。治宜益肾补阴,行水除痰,以六味地黄汤加减治之。
处方:大熟地10g,泽泻10g,茯苓10g,山萸肉10g,女贞子10g,桑葚子10g,荷叶蒂5枚,山药10g,牛膝10g。
煎服法:同前。
加减法:若目花,可加菊花、枸杞;若腰部不利,瘦少,可加白术,如有必要,尚可选加首乌、石斛、丹皮等。亦可简化使用,改服六味地黄丸、二至丸等。
后记
耳源性眩晕,显症种种不一,上举四法,是个人接触较多的类型和常用的方剂,并非仅此四法。再则,中医书中记载的眩晕,所包甚广,也不全是耳源性眩晕。以上所举:
第一法与耳源性眩晕符合之外较多。
二法亦当有部分耳源性眩晕。
三法耳源性眩晕与高血压所兼见之眩晕,当兼而有之。
四法虽亦包括耳源性眩晕在内,但所包甚广,若干原因的眩晕,均可有这类表现。
中医治病,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方法,主要是辨证论治,根据理、法、方、药,作出适当的处理。可是,法有定而方法无定,倘遇缺药,变通使用之药品甚多,若能熟练掌握,即不致临时掣肘。
又中医之学派甚多,各有特点,丰富多彩,上举四法,仅属全豹之一斑。他如通阳运水之苓桂术甘汤、茯苓泽泻汤,所谓泻“东方实”的龙胆泻肝汤,补气而兼补血的补中益气汤都是一些备参的方剂,前人之方法经验甚多,可广为参考,以丰富我们对疾病作斗争的办法。
古代有些记载,如“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病。”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等,因而有人把它绝对化起来看,认为眩晕病全是虚症,其实据个人不成熟的体会,往往是虚实相间,有因实而病者,如第三种类型,有因虚而病者,如第四种类型,有虚实相参者,如第一第二类型(尚可再区分为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再则还可从发病过程来区分,此病发作之初,往往虚从实治,病后调理,往往需从虚治,必须掌握病人情况,根据时间与阶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绝对,不能笼统,博采众方,辨证论治,即能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