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科植物绿毒毛旋花(Strophanthuk kombe Oliv)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得到的各种苷的混合物。
注射剂
1ml∶0.25mg
1 与两性霉素B、皮质激素或失钾利尿剂等同用时,可引起低血钾而致洋地黄中毒;
2 与抗心律失常药、钙盐注射剂、可卡因、泮库溴胺、萝芙木碱、琥珀胆碱或拟肾上腺素类药同用时,可因作用相加而导致心律失常;
3 血钾正常的严重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洋地黄化患者不应同时应用钾盐,噻嗪类利尿剂与本品同用时,常须给予钾盐,以防止低钾血症;
4 应注意β受体阻滞剂与本品同用,有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严重心动过缓的可能。但并不排除洋地黄不能控制心室率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
5 与奎尼丁同用,可使本品血药浓度提高约一倍,提高程度与奎尼丁用量相关,甚至可达到中毒浓度;
6 与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胺碘酮合用,由于降低肾及全身对强心甙的清除率而提高其血药浓度,可引起严重心动过缓;
7 螺内酯可延长本品半衰期,需调整剂量或给药间期,监测本品的血药浓度;
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其受体拮抗剂可使本品血药浓度增高;
9 依酚氯胺与本品合用可致明显心动过缓。;
10 吲哚美辛可减少本品的肾清除,使本品半衰期延长,有中毒危险,需监测血药浓度及心电图;
11 与肝素同用,由于本品可能部分抵消肝素的抗凝作用,需调整肝素用量;
12 应用本品时静脉注射硫酸镁应极其谨慎,尤其是静注钙盐时,可发生心脏传导阻滞。
1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新出现的心律失常、胃纳不佳或恶心、呕吐(刺激延髓中枢)、下腹痛、明显的无力、软弱;
2 少见的反应包括:视力模糊或“黄视”(中毒症状)。腹泻、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精神抑郁或错乱;
3 罕见的反应包括:嗜睡、头痛及皮疹、荨麻疹(过敏反应)等;
4 中毒表现中,心律失常最重要,最常见为室性早搏,约占心脏不良反应的33%。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或加速性交界区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窦性停搏、等。儿童中心律失常比其他反应多见,但室性心律失常比成人少见。新生儿可有P-R间期延长;
5 皮下注射可以引起局部炎症反应。
1 任何强心甙制剂中毒患者;
2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3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若伴收缩功能不全或心房颤动仍可考虑);
4 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
5 Ⅱ0以上AVB(房-室传导阻滞)。
本品毒性剧烈,过量时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
1 近1周内用过洋地黄制剂者,不宜应用,以免中毒危险;
2 已用全效量洋地黄者禁用,停药7天后慎用;
3 不宜与碱性溶液配伍;
4 急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晚期心肌硬化等患者忌用;
5 本品慎用于:
(1)低钾血症;
(2)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3)高钙血症;
(4)甲状腺功能低下;
(5)缺血性心脏病;
(6)急性心肌梗死早期;
(7)活动心肌炎;
(8)肾功能损害;
(9)房、室早搏者。
6 皮下注射或肌注可以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一般仅用于静脉注射;
7 强心甙中毒,一般会有恶心、呕吐、厌食、头痛、眩晕等,首先应鉴别是由于心功能不全加重,还是强心甙过量所致,因前者需调整剂量,后者则宜停药;
8 用药期间忌用钙剂;
9 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
(1)血压、心率及心律;
(2)心电图;
(3)心功能监测;
(4)电解质尤其钾、钙、镁;
(5)肾功能;
(6)疑有洋地黄中毒时,应作洋地黄血药浓度测定。
遮光,密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