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
注射剂
2.0g (C 16 H 19 N 3 O 4 S 和 C 19 H 18 ClN 3 O 5 S
1. 本品与氨基糖苷类、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巴比妥、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 等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不宜同瓶滴注。
2. 丙磺舒可减少氯唑西林的肾小管分泌、延长本品的血清半衰期。
3. 阿司匹林、磺胺药抑制本品与血清蛋白结合,提高本品的游离血药浓度。
4. 氨苄西林与卡那霉素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
5. 本品宜单独滴注,不可与下列药物同瓶滴注:氨基糖苷类药物、克林霉素磷酸酯、盐酸林可霉素、多粘菌素 B 、琥珀氯霉素、红霉素、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阿托品、葡萄糖酸钙、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C 、含有氨基酸的营养注射剂和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等。
6. 别嘌醇可使氨苄西林皮疹反应发生率增加,尤其多见于高尿酸血症。
7. 氨苄西林能刺激雌激素代谢或减少其肝肠循环,因而可降低口服避孕药的效果。
1、本品不良反应与青霉素相仿,以过敏反应较为常见。最常见的反应为皮疹,多发生于用药后5天,呈荨麻疹或斑丘疹;亦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
2、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见于应用氨苄西林钠的病人。 3、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少见。
4、少数病人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及淤胆型黄疸。
5、婴儿应用氨苄西林钠后可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前卤隆起。
1.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2. 哺乳期妇女禁用。
密闭,在干燥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