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注射用头孢匹胺钠
主治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扁桃体炎,支气管炎,附件炎,败血症,脑膜炎,胆管炎,肺脓肿,盆腔炎,气管炎,肺炎,烧伤,流感,脓胸,喉炎
生产厂商: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0.5g国药准字H200731831.0g国药准字H200443562.0g国药准字H20073184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除肠球菌外)、厌氧球菌属、厌氧链球菌属、大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属、克雷白氏杆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氏变形杆菌属、假单孢菌属、流感嗜血杆菌、不动杆菌、拟杆菌属中对本药敏感的细菌所致的下列感染:1)败血症;2)烧伤、手术切口等继发性感染;3)咽喉炎(咽喉脓肿)、急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感染时)、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继发性感染、肺炎、肺脓肿、脓胸;4)肾盂炎、胆管炎;5)腹膜炎(包括盆腔腹膜炎、膀胱直肠陷凹脓肿);6)子宫附件炎、子宫内感染、盆腔炎、子宫旁结缔组织炎、前庭大腺炎;7)脑膜炎;8)颌关节炎,颌骨周围蜂窝组织炎。
头孢匹胺钠。辅料名称:苯甲酸钠
白色或类白色琉松块状物或粉末。
按C25H24N8O7S2计(1)0.5g(2)1.0g(3)2.0g
(1)禁止饮酒或含酒精性饮料。(2)同服抗凝药可能会产生协同作用,导致出血。(3)同时使用时注意事项
据文献报道,本品在上市前和上市后所进行的临床研究统计分析15442例中,出现不良反应和实验室检查异常者为617例(4%),主要为少见的腹泻、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以及皮疹等皮肤症状,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血象异常,BUN、肌酐升高等肾功能异常,GOT、GPT升高等肝功能异常者。1、严重不良反应(1)过敏性休克(<0.1%)密切观察,出现症状时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2)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肾功能障碍(<0.1%)定期检查肾功能,密切观察,发现异常时,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3)伪膜性结肠炎等伴有血便的严重结肠炎(<0.1%)出现腹痛、频繁腹泻等症状时,就立即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4)间质性肺炎、肺嗜酸性细胞浸润综合症(<0.1%)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x光片异常、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等症状时,应停药,并给予皮质激素,进行适当处理。2、同类药物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1)恶性大疱性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氏综合症)、中毒性表皮坏死综合症(Lyell综合症)据报告使用其它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偶见恶性大疱性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氏综合症)、中毒性表皮坏死综合症(Lyell综合症),应密切观察,出现异常时,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2)溶血性贫血据报告使用其它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ET、CER等)时,出现溶血性贫血,发现异常时,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3、其它不良反应出现下列不良反应时,应根据需要采取减少剂量、停药等适当措施※出现这类症状时,应停药等并进行适当处理。
有本药成分所致过敏性休克既往史的病人禁用;对本药成分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的病人禁用。
(1)重度肝肾功能障碍者,应适当调节用药量及用药时间,慎重给药。(2)应用本药时,为防止出现耐药菌,原则上应确定敏感性后用药,给药疗程应控制在治疗疾病所需的最短时间内。(3)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的病人;本人或双亲,兄弟姐妹中支气管哮喘,皮疹,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病人;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本药可持续保持血中浓度,故须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进食不良的病人或非经口摄取营养的病人,全身状态欠佳的病人[可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状,应密切观察],应慎用。(4)有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需充分问诊。(5)用药时须做好抢救过敏性休克的准备,用药后须使病人保持安静状态,密切观察。(6)在用药期间和用药后一周不宜饮酒,否则可出现颜面潮红,恶心,心动过速,多汗,头痛等症状。(7)长期使用本品可导致产生耐药菌,结肠中耐药梭状芽孢杆菌的增生可能导致伪膜性结肠炎,引起严重腹泻。(8)使用试纸条反应以外的班氏试剂,费林氏试剂,尿糖试药丸进行尿糖检查时,有时出现假阳性反应,应予以注意。(9)直接血清抗球蛋白检验时有时出现阳性反应,应予以注意。(10)据报道,在幼小大鼠皮下注射实验中,发现有促睾丸萎缩,抑制精子形成的作用。
密封、凉暗干燥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