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注射用氨苄西林钠
主治疾病:鼻窦炎,中耳炎,会厌炎,细菌性肺炎,上﹑下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腹膜炎,胆囊炎,子宫内膜炎,盆腔蜂窝织炎,腹腔内感染 ,细菌性菌血症 ,皮肤软组织,骨,关节感染,淋球菌感染,脓毒血症
生产厂商: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033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成份:氨苄西林钠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结晶。
0.5g
1.别嘌醇 :有报道,合用氨苄西林与别嘌醇的患者较单用氨苄西林者,皮疹发生率明显升高。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体外试验结果显示,氨苄西林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混合后,可相互使两者的作用灭活;如需这两种抗菌药物合用时,应分别在患者的不同部位注射,并至少间隔1小时。 3.抗凝药 :经胃肠道外给药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可使血小板聚集和凝集试验的结果发生改变。可另外加用抗凝药抵消这种影响。 4.抑菌药(氯霉素、红霉素、磺胺类抗生素和四环素)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可对抑菌药产生影响。最好避免其合用。 5.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 :有病例报道,应用氨苄西林的妇女口服避孕药后,其避孕效果降低,造成计划外受孕。尽管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应让应用氨苄西林的患者选择采取其他避孕措施,或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强避孕措施。 6.甲氨蝶呤 :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合用后可使甲氨蝶呤的清除减少,从而增加甲氨蝶呤的毒性。应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可能需要增加亚叶酸的剂量并延长给药的间隔时间。 7.丙磺舒 :当丙磺舒与本品合用时,前者可减少氨苄西林和舒巴坦在肾小管的分泌,由此导致后者的血清峰浓度升高并延长,同时使其消除半减期延长,增加中毒的危险。
本品不良反应与青霉素相仿,以过敏反应较为常见。皮疹是最常见的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5天,呈荨麻疹或斑丘疹;亦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给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见于应用氨苄西林的病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少见,少数病人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大剂量氨苄西林静脉给药可发生抽搐等神经系统毒性症状,婴儿应用氨苄西林后可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前卤隆起。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1.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应用本品时易发生皮疹,宜避免使用。 3.本品须新鲜配制。
密闭,在干燥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