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兰索拉唑肠溶片
主治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胃泌素瘤,卓-艾综合征
生产厂商:扬子江药业集团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186
主要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反流性食管炎、胃泌素瘤(卓-艾综合征)等。
兰索拉唑
片剂
15mg
1.兰索拉唑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时,可使后者的血浆峰值浓度升高,达峰时间缩短。 2.罗红霉素与兰索拉唑合用时,罗红霉素在胃中的局部浓度增加,两者用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具有协同作用。 3.兰索拉唑与抗酸药合用能使兰索拉唑的生物利用度减小。其机制可能为胃内pH值的增加妨碍了兰索拉唑颗粒的溶解。故两者如需合用,应在使用抗酸药后1h再给予兰索拉唑。 4.兰索拉唑与茶碱联用时可轻度减少茶碱的血清浓度。两者联用时应在开始或者停用兰索拉唑的时候,仔细监测茶碱的血清浓度。 5.兰索拉唑可以显著而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从而使伊曲康唑、酮康唑的吸收减少。故两者应避免同时使用。 6.硫糖铝可干扰兰索拉唑的吸收,使其生物利用度减少,故兰索拉唑应在服用硫糖铝前至少30min服用。 7.兰索拉唑和克拉霉素合用时,有发生舌炎、口腔炎或舌头变黑的报道。其确切机制不清。两者合用时,应监测口腔黏膜的变化,必要时停用克拉霉素,同时减少兰索拉唑的剂量。 8.因同类药物奥美拉唑有延缓地西泮及苯妥英钠代谢和排泄的作用,故兰索拉唑如需和地西泮及苯妥英钠合用时应慎重,注意調整本药剂量并仔细观察其反应。
本药安全性较好,一般能很好耐受。 1.消化系统:可出现腹泻、口干、恶心、纳差、便血、便秘、腹胀等症状,偶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及γ-GTP升高。口服本药可致胃黏膜轻度肠嗜铬样(ECL)细胞增生,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2.神经精神系统:常见头痛、头晕、嗜睡,偶见焦虑、失眠、抑郁等。 3.血液系统:偶有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贫血等,罕见血小板减少。 4.泌尿生殖系统:可出现尿频、蛋白尿、阳痿等。 5.过敏反应:可出现皮疹、荨麻疹和皮肤瘙痒等。 6.致癌性:有报道对大白鼠经口给药(剂量约为临床用量的100倍)的实验中,其精巢间细胞瘤发生率会增加,且发现一例胃部类癌的发生。 7.其他:可出现发热、乏力、肌痛等,也可出现总胆固醇及尿酸升高等。
1.对本药过敏者。 2.孕妇、儿童、哺乳妇女禁用。
1.慎用:肝功能障碍者。 2.必须以肠溶制剂给药。 3.口服时不能压碎或咀嚼。 4.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遮光,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