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取消
中医外感表虚和内伤表虚是不是调理治疗方式不一样?
2024-05-18 16:06:09
34岁
中医表虚是不是,分外感表虚和内伤表虚,外感表虚就是容易外感风寒,流涕,内伤表虚就是容易外感风热,自汗,外感表虚是阳虚,内伤表虚是气虚,此时外感表虚明显要轻于内伤表虚,内伤表虚,就是已经伤到正气了,而外感表虚只是伤到阳气,中医正气在内阳气在表,各位医生这内伤表虚是不是只能通过益气散寒行气化痰调理,比如厚姜半甘参汤,不适合用半夏厚朴汤含苏叶,苏叶宣发肺气适用于外感表虚,而不是内伤表虚,内伤表虚只能通过益气散寒行气化痰,各位医生是这样的吗?
为保护用户隐私不显示图片
1位医生回答
王大杰
主治医师
问医生
其他科室 - 全科
在中医理论中,外感表虚和内伤表虚确实是两种不同的病理状态,其调理和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 首先,外感表虚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导致身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减弱,风邪等外邪乘虚而入,侵袭体表,引发一系列症状,如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外感表虚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解表散邪,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常用的方药如桂枝汤加减。 而内伤表虚则主要是由于肺脾气虚,导致卫气不能固表,肌表疏松,容易感受外邪。内伤表虚的症状主要包括面色淡白、活动后气喘、全身疲乏等气虚表现,以及自汗、恶风等症状。内伤表虚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扶助正气,益气固表,常用的药物有人参、黄芪等,同时配合针灸疗法辅助治疗。 你提到外感表虚是阳虚,内伤表虚是气虚,这个理解基本正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的“阳虚”和“气虚”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阳虚主要是指阳气不足,表现为畏寒、四肢不温等症状;而气虚则是指脏腑功能衰退,元气及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下降,表现为少言懒语、乏力疲倦等症状。 关于内伤表虚的调理方式,你提到的“益气散寒行气化痰”是一个综合的治疗原则,适用于内伤表虚的不同症状。但是具体的方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厚姜半甘参汤和半夏厚朴汤都是治疗内伤表虚的常用方药,但是它们的功效和适应症有所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选择。
回复于 2024-05-18 16:14:29

认证医生
十分钟内回复,快来提问
提问
申明:由于不能面诊,解答仅为医生个人经验或建议,不能视为诊断依据,如有诊疗需求,请前往医院就诊
相关推荐




找医生 发现 新人一元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