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瘙痒伴有大便时疼痛且有痔疮病史,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痔疮因素
- 痔核脱出: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脱出肛门外,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导致分泌物增多并刺激肛周神经,引起瘙痒。同时,大便时痔核可能被擦破或受到挤压,产生疼痛。
- 静脉曲张:痔疮本身是由于肛门直肠部位的静脉曲张形成,曲张的静脉团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使肛周皮肤营养供应受影响,变得脆弱,容易出现瘙痒,且在排便时可能因压力增加而疼痛。
肛周疾病
- 肛裂:肛管皮肤有裂口,排便时粪便刺激裂口神经末梢会产生疼痛,尤其是在大便干结时疼痛更明显。同时,裂口分泌物也会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发瘙痒。
- 肛瘘:肛门周围的瘘管会有脓性分泌物排出,不断刺激肛周皮肤,导致瘙痒。当瘘管内感染加重或外口暂时封闭时,可出现局部肿痛。
其他因素
- 肛周湿疹: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肛周皮肤炎症,表现为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等,搔抓后可出现糜烂、渗出,进一步加重瘙痒,皮肤破损后在擦拭时会有疼痛感。
- 肠道寄生虫:如蛲虫,夜间会爬出肛门产卵,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一般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但成人也可能感染。
- 饮食与卫生:经常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或饮酒,可能刺激肛门直肠黏膜,导致局部充血,引起瘙痒和疼痛。另外,不注意肛门局部清洁,粪便残留也会刺激肛周皮肤。
建议到正规医院肛肠外科就诊,通过肛门指诊、肛门镜等检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平时要注意保持肛门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用力擦拭,选择柔软的卫生纸,穿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久坐,饮食上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