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大血小板比率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
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引发的肺炎、败血症,身体会释放炎症介质,刺激骨髓释放更多中性粒细胞,使其升高;同时抑制淋巴细胞生成,致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 。
病毒感染恢复期:如流感病毒感染,发病时淋巴细胞增多,恢复期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相对升高,大血小板比率也可能因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变化而升高。
血液系统疾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增殖,产生大量未成熟粒细胞,释放到外周血致中性粒细胞升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使淋巴细胞生成受抑,比率降低。异常血小板生成可致大血小板比率改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异常增殖,大血小板比率可能升高,骨髓增殖也可使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比例相对下降。
应激反应
手术或创伤:身体受重大手术、严重创伤时,会产生应激反应,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使中性粒细胞从骨髓释放增多,淋巴细胞减少,大血小板比率也会因血小板的变化而改变。
精神应激:长期精神压力大、焦虑等,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影响骨髓造血微环境,导致血细胞比例变化。
药物影响
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会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促进中性粒细胞从骨髓释放,还可能影响血小板代谢,致大血小板比率变化。
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也抑制骨髓正常造血,先使淋巴细胞减少,随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也会受影响。停药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时,大血小板比率可能升高。
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系统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刺激中性粒细胞增多,抑制淋巴细胞,大血小板比率也可能因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和生成异常而改变。
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骨髓释放中性粒细胞,还可侵犯骨髓,影响正常造血,使淋巴细胞减少,也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和生成,致大血小板比率异常 自己可以对照一下近期有没有感冒,感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