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膝关节疼痛案

发布时间:2013-09-12 10:38:02

分享

【一般资料】 李某某,女,24岁,某院住院病人,病历号:2622207。1979—3—26会诊。 【病史】 患者因发热身痛,胸胁不利,不敢喘气,于3月12日往某院门诊,经服用感冒水、注射青霉素等治疗未效。先后于3月19日、3月20日两次前往复诊。经中药、抗菌素等治疗,体温由39C以上一度降至38"C以下。后因洗澡,体温再度升高。3月21日中午,体温达39.6"C,遂经急诊收住院。 【体检】 除左鼻腔、咽部充血,鼻塞,血压140/70mmHg,余未见异常。入院后查血象为:白血球总数22800/mm3,中性球89%。血溶55mm/小时;抗链球菌“O”1"800。血培养、“OT?试验、肥达氏反应、疟原虫、狼疮细胞、类风湿因子等无阳性所见。超声波探查、X线诊断未见异常,心电图有T波改变。诊为“风湿热”。入院后经抗菌素(静滴)、补液、服解热镇痛药未能控制体温而申请会诊。扼要介绍病情如上。患者神清合作,自诉寒热身痛、膝膝关节疼痛已两周。发热以午后为甚,凡觉左胸前悸动数下,旋即体温升高。时感胸胁满闷,目眩烦心,咽干口苦,不呕而渴,小便微黄不利·发热时汗出限于头部。脉象弦数,舌苔白,中心微黄,舌边红而舌面少津。病在半表半里,表未解而水饮内结 【治疗】 拟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之,方用:柴胡10g,桂枝3g,干姜2g,天花粉5g,黄芩4g,牡蛎3g,生甘草2g,2剂,水煎服,日两次。患者于当日下午五时许服药,正值恶寒发热之际。药后自觉微烦,继而汗出热解。次日即感身痛大减,午后体温37.5"C,惟先感两手发凉,胸闷,时有鼻塞,家属见其口唇呈紫绀色。午后照例服第2剂汤药。忽于午夜11时许恶寒,继而寒颤,测体温为40.5"C。旋即大汗、口渴,汗出蒸蒸直至达旦,身始凉而手亦温,口唇转红,神倦欲眠。测得体温37.2℃。自此壮热遂除,复查心电图、血象亦趋正常。仅偶感鼻塞,微感胸闷,遂于上方略加瓜蒌皮10g、郁金6g,数剂而愈。 【按语】 本案初系感邪发热,但有胸闷悸动之水饮内结证,医者但知清热,用石膏、元参等品凉遏,热虽暂缓而饮邪不除,复因入浴感湿,终成燎原之势,身痛寒热,日久不解。据其胸胁满,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头汗寒热等症而投柴胡桂枝干姜汤,正切病机,果两投而愈。

huchunhua(2013-09-12 14:34:51)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一个很好经方,应用范围广,学习了

盛雪仁(2013-09-12 16:41:44)

我觉得不必动用柴桂合剂,小柴胡即可,如果是我就用小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根、栀子,桂枝、牡蛎太燥了,后来热退,明是牡蛎闭门留邪,反见水化之象,内热壅聚,而患者久病不解,明是体实,如此正盛邪盛,必借战汗退邪,夜11时子时也,阴极阳生,必胀闭极而表气开,使邪从汗发解而去。不过一点个人见解,还须临床验证。此案学习了!

戒不掉寂寞(2013-09-15 18:36:26)

不明白这么轻的剂量也起作用?

wushicai(2013-09-15 22:12:42)

"忽于午夜11时许恶寒,继而寒战,测体温为40.5"C。''____"旋即大汗、口渴,汗出蒸蒸直至达旦,身始凉而手亦温,口唇转红,神倦欲眠。''____"测得体温37.2℃。自此壮热遂除,''这段时间没服药“壮热”是如何“遂除”?

阿珉gaochenmin(2013-09-16 21:27:02)

这样也能行!!!学习了

aqktu(2013-09-23 20:29:17)

这么小的剂量能起到什么作用

hzm仁心仁术(2013-10-10 22:40:24)

药量不足吧,症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