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帕沙星致重型肝炎病例
发布时间:2013-09-06 10:35:18
分享【病例摘要】 肝损害是司帕沙星另一副作用,大多为肝功能轻度异常,加用护肝降酶类药物即可控制。而本例患者在使用司帕沙星一周后却出现严重肝损害,肝功能进行性恶化,肝脏衰竭。 【一般资料】 患者女,24岁。 【病史】 2008年5月8日诊断为“子宫附件炎”,给予司帕沙星片口服每次0.2g,一天二次。用药第三天患者日晒后出现全身皮肤散在性红斑伴瘙痒,自用“皮炎平”外搽,红斑未消失,仍有瘙痒感。用药第四天起患者觉乏力、纳差、厌油、恶心欲吐、尿色黄,全身皮肤逐渐黄染。肝功能提示:转氨酶升高、胆红素高于正常。 诊断1、急性药物性肝炎,2、药物性皮疹。 【处理】 嘱立即停用司帕沙星片,适当休息,避免日晒,进行护肝退黄治疗(肌苷、硫普罗宁、甘草酸二铵、茵桅黄)。三天后全身红斑消失,无瘙痒,但患者上述症状及全身皮肤黄染进一步加重,于5月25日住院治疗。 【入院查体】 体温38.8℃,脉搏92次/min,呼吸20次/min,神清,全身皮肤、巩膜黄染,余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除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稍低于正常外余无异常。尿常规:胆红素(++++),尿胆原(+),酮体(++)。电解质Na+、K+轻度降低。肝功能:Tbil492.6mmol/L,Dbil268.9mmol/L,ALT782U/L,AST960U/L,ALP321U/L,GGT162U/L,Alb32.4g/L。血凝PT25.6S,PTA26.0%。肝炎病毒标志物及自身免疫性抗体阴性。B超提示肝内光点增粗,胆囊壁不光滑。 【诊断】 急性重型肝炎(药物性)。 【治疗】 给予护肝退黄(肌苷、硫普罗宁、甘草酸二铵、岩黄连)、促肝细胞生长素、胸腺肽、预防感染、输血浆等内科综合治疗。患者病情继续加重,后转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襄樊医院肝病科,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行血浆置换2次,总置换量6400ml,病情得到控制,住院33天后症状消失,好转出院。

这么严重的病例少见,临床上用抗生素的确要小心呀!

原认为,喹诺酮类肝损害不著,现在知道错了。

看到这里我以后还是不用了、我做泌尿科用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