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夜间双下肢不适感15年,加重1周原是原发性RLS

发布时间:2010-05-06 20:50:06

分享

【一般资料】 女,58岁,汉族,无业。 【主诉】 夜间双下肢不适感15年,加重1周故来求治。 【病史】 缘于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双侧小腿肚发胀、不适、活动后立即好转,白天从未发作,夜晚睡眠好时无任何症状,睡不着时加重,持续发作1月余,自服安定不见好转,未去医疗部门治疗。15年来偶尔发病,尚能忍受,近一周来上述症状加重,上肢也感觉不适,为求进一步诊治来诊。患者近一周来,饮食如常,精神尚可、睡眠较差;二便正常。既往高血压史18年,最高时230/130mmHg,口服吲哒帕安片、卡托普利血压控制基本正常。无肝炎、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生于本地,未到过疫区及牧区,有吸烟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36.4℃P72次/分R20次/分BP14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情语明,主动**,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瘀斑,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外观无异常,口唇无发绀,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无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无血管杂音;胸廓对称,无畸形,触诊语颤均等,无增强及减弱,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肺肝浊音界位于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心前区无隆起,心脏听诊无器质性病变,腹平坦、未见肠形及蠕动波,肝脾无肿大。双侧巴氏征及克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 未查。 【诊断】 你认为是什么病? 【治疗】 应如何治疗?

wz810203(2010-05-06 20:58:44)

查一个电解质看一下是不是低钾

(2010-05-06 21:23:24)

诊断, 1.不宁腿综合征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治疗 我会用谷维素,五味子糖浆,硝苯地平降压(扩张周围动脉作用最强。估计可以缓解症状) 因为没有亲自治疗过,下面资料,参考 药物治疗 ⑴肌醇1g,每晚1次服用。 ⑵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烟酸、山莨菪碱5mg治疗。每日1次。 ⑶使用多巴胺能药物或多巴胺促效剂,如美多巴125-250mg,信尼麦125mg,每日1次。国内较少用。 ⑷抗痉剂如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均为0.1g,睡前一次服用。 ⑸使用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250mg,轮流在委中、承山或者沿腓神经干的体表部位注射,每日患肢一穴1次,5天为一个疗程。

ahsmgslym(2010-05-06 22:07:19)

诊断;不安腿综合正.治疗;1;活血通络.滋养肝肾.2;针灸

2569120(2010-05-07 8:18:39)

同意3.4楼的意见。诊断:1.不安腿2.高血压 治疗上用中医吧,我是西医。建议:睡前热水浴。

zhangwenqing(2010-05-07 8:44:42)

不宁腿综合征,血府逐瘀汤

济北小虫(2010-05-07 9:47:32)

一、不宁腿综合征的概念 不宁腿综合症(restlesslegssyndromeRLSむずむず脚综合症)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症状与体征分离,安静状态下表现严重,活动后反而消失,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以成年人发病为多。属于中医学中“痉病”的范畴。不宁腿综合征扰乱睡眠的问题已经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充分重视,在美国还成立了不宁腿综合征基金会,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和筹集资金进行临床科学研究。 二、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本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常并发于胃部手术以后、尿毒症、酒精中毒、精神因素对发病具有一定重要性。特别是在构思、看电影、和戏剧时容易出现症状。有人认为本病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感染性疾病、维生素缺乏、糖尿病及各种贫血等可能为发病因素。有人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同一家族人群中可有数人发病。有人提及使用苯噻嗪,突然停用巴比妥类药物可以诱发本病。有人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新陈代谢产物异常堆积在肌肉中引起。亦有报道与CAPD(腹膜透析)不充分或者局部血液循环运行障碍有关。 本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病因不明,儿童患者常有家族遗传史。继发性常见于以下原因:尿毒症、缺铁性贫血、叶酸缺乏、孕娠、风湿性关节炎、帕金森病、多灶神经病、代谢疾病和药物所致的。 不宁腿综合征的病因比较复杂,西医上病因尚不明,下列因素据认为可能与发病有关。 1.遗传因素 Ekbom(1960)认为RLS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在其报道的患者中43%亲属中有类似疾病,且有几个家系为显性遗传。 2.局部缺血学说 RLS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生,长期在寒冷环境中工作也会发病,经活动、按压、捶打局部肌肉或应用血管扩张剂后常可缓解症状。部分患者肢体血流图检查也显示血流量减低。根据上述事实,不少学者认为本病是由于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氧及代谢产物蓄积所致。 3.内分泌因素 RLS在妊娠妇女中也很常见。有人对486例新近分娩妇女做回顾性诊断,发现有11.3%患本病。Jolivet(1953)报道27%妊娠妇女有RLS表现。 4.代谢与营养障碍 重症RLS大多并发于糖尿病、尿毒症、乙醇中毒、癌肿、高胆固醇血症及血卟啉病等,因此有人认为可能为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末梢神经病。还认为与贫血和缺铁有关。在Ekbom(1966)报道的77例本病患者中,1/4血清铁低于正常值;Aspenstrom(1964)报道健康检查发现的80例缺铁患者中,42%有RLS;Behrman(1955)证实本病患者口服或注射铁剂后不适感觉有明显好转。 5.其他病因 下肢部分静脉血栓形成和曲张、部分胃切除、服用吩噻嗪类和巴比妥类药物、有焦虑或抑郁等精神因素等,据报道均与本病存在一些关系。 三、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症状主要发生在下肢,尤其是小腿有一种难以表达的特殊不适感觉,迫使患者下肢不停地运动,双侧同时受累或者在一侧表现明显。安静时发作,夜晚或者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更为严重,有时仅仅持续数分钟,严重的则整夜不停,活动下肢可以使症状明显减轻,但患者在休息或入睡以后症状会明显加重,成为严重失眠的主要原因。 2体征夜间安静睡眠时,从一侧下肢到另一侧下肢出现交替性的、周期性的肌肉活动亢进,可见下肢肌肉的交替性不适。 3物化检查一般没有阳性结果发现,有时可有下肢发凉,或者中度贫血,血清铁降低。神经系统检查、肌肉电图、肌肉活组织检查均正常,可有患侧肢体的血管紧张度增高,血流量降低。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 四、不宁腿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原发性RLS的诊断标准为: ⑴双腿不适(麻刺感、刺痛感、紧张、疼痛)伴有不可控制的机体运动。 ⑵症状在休息时出现,主要在晚间,可以影响入睡;病情严重随时变化(如每周、每月不同),可以累及上肢。 ⑶通过对肢体的某些手法操作(如揉搓、摇动、跺脚、走动)可使症状部分或者彻底缓解。 ⑷无其他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鉴别诊断 ⑴安静的坐不能症(akathisiaアカシジァ坐位保持不能症)多为长期使用抗精神疾病药物和安定类药物人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时即便少量使用也可以出现,患者常主诉自己焦虑不安,腿脚不能着地,严重的患者常反复站立,来回走动,症状表现夜间比白天明显。使用抗焦虑治疗有效。 ⑵睡眠中周期性腿动(periodiclegmovementinsleep)在夜间睡眠中,出现周期性的两侧足部肌肉的不随意运动。常与不安腿综合症同时存在,两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单独发病时不伴有感觉异常,睡眠中因下肢运动而导致觉醒,患者经常主诉有失眠。 ⑶下肢疼痛足趾运动症(painfullegsandmovingtoes)下肢和足部疼痛,伴有不适感,足趾出现特征性的不随意运动,一侧肢体或者两侧肢体均可以出现,这种病人下肢可以出现异常性疼痛,常可以持续存在。下肢的不随意运动主要表现为足趾的伸曲和内外旋转、足关节的屈伸,与不安腿综合症疼痛的性质、特点不同。常见于跟痛症、腰痛、坐骨神经痛等脊髓和神经末梢疾病。 ⑷肢端感觉异常(acroparesthesia,末梢足趾バレステジ-)夜间睡眠中手指和足指出现麻木,针刺般的疼痛,由于疼痛而经常觉醒。成年女性多见。好发于下肢的末端。 美国睡眠医学研究会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中不宁腿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997年) 诊断标准: 1、患者主诉夜间腿部有不愉快的感觉或夜间入睡困难。 2、腓肠肌内有一种非常不愉快的身体感觉,常伴有腿部出现一时性疼痛和瘙痒; 3、不舒服的感觉可以通过移动肢体得到缓解; 4、多导睡眠图显示睡眠时肢体有运动。 5、不能用内科和精神科障碍解释其症状。 6、可以有其他睡眠障碍存在。 最低诊断标准:1+2+3 严重程度标准: 轻度:偶尔周期性发作,轻微影响患者入睡,但不会引起明显的困扰。 中度:一周内发作不超过2次,可以冒险延迟入睡时间,中度干扰睡眠,轻微影响白天的功能。 重度:一周内发作超过3次,严重干扰夜间的睡眠,明显影响白天的功能。 病程标准: 急性期:2周以内。 亚急性期:超过2周,但在3个月以内。 慢性期:3个月以上。 五、不宁腿综合征的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临睡前用温水洗脚,或用艾叶水洗下肢。按摩局部肌肉。 2、对症治疗如有贫血,则应纠正贫血。如在妊娠期发作,则分娩后症状可以消失。 3、药物治疗 ⑴肌醇1g,每晚1次服用。 ⑵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烟酸、山莨菪碱5mg治疗。每日1次。 ⑶西医首选苯二氮卓类如氯硝西泮、阿昔唑仑等治疗。使用多巴胺能药物或多巴胺促效剂,如美多巴125-250mg,信尼麦125mg,每日1次。国内较少用。 ⑷抗痉剂如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均为0.1g,睡前一次服用。 ⑸使用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250mg,轮流在委中、承山或者沿腓神经干的体表部位注射,每日患肢一穴1次,5天为一个疗程。 六、不宁腿综合征的中药治疗 不宁腿综合征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从中医角度来看,其基本病因病机为正虚邪恋,局部经气不利,肌肉筋脉失养,但因为患者的具体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传统方剂如舒络宁腿汤,归脾汤,左归丸等,其具体分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气血不足 (1)治法:益气养血。 (2)方剂:归脾汤加减。 (3)组成:白术30g,茯神30g,黄芪30g,龙眼肉30g,酸枣仁30g,人参15g,木香15g,当归6g,远志3g,甘草6g。 (4)备选方:①黄芪桂枝五物汤:适用于血痹证,症见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者。黄芪12g,芍药9g,桂枝9g,生姜12g,大枣4枚。②炙甘草汤:适用于气虚血弱者,症见心动悸,体赢气短,舌光色淡,少津。炙甘草12g,生姜9g,人参6g,生地黄30g,桂枝9g,阿胶6g,麦门冬10g,麻仁lOg,大枣6枚,酸枣仁30g,木香10g。 (5)加减: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15g、龙骨30g、远志3g;形寒肢冷者加桂枝6g、制附子9g;腹痛便溏者加干姜5g、肉桂3g。 (6)临证事宜:《名医方论》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本证治、疗以补气为本,以待“阳生阴长”。 2.肝肾亏虚 (1)治法:滋补肝肾。 (2)方剂:左归丸加减。 (3)组成:生地黄30g,龟甲胶12g(烊化),山药15g,牛膝15g,枸杞子15g,鹿角胶6g(烊化),山萸肉15g,菟丝子15g。 (4)备选方:①六味地黄丸:每次15g,每日3次,空腹时服,开水送下,或水煎服。适用于肝肾阴虚者,症见腰膝酸软,头目眩晕,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者。②真武汤:适用于肾阳虚者,症见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下肢浮肿,苔白不渴,脉沉。制附子9g,白芍9g,白术6g,茯苓9g,生姜9g。 (5)加减:下肢有灼热感加丹皮9g、黄柏9g;下肢冷者加菟丝子9g、制附子9g;心烦失眠者加炒枣仁15g、远志3g、栀子9g;下肢拘挛者加木瓜9g、白芍15g、甘草6g;眩晕较甚,阴虚阳浮者,加龙骨15g、牡蛎15g。 (6)临证事宜:肾阴虚者往往导致相火偏旺,治以滋阴为主,参以清泄相关。同时阴虚者忌辛辣之剂,忌过于苦寒,宜投以甘润益。肾之剂,以补阴配阳,使虚火降而阳归于阴,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者则忌凉润,忌辛辣,宜甘温益气之品,以补阳配阴,使沉阴散而阴从于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3.瘀血阻络 (1)治法:活血化瘀。 (2)方剂:桃红四物汤加减。 (3)组成:当归20g,熟地黄12g,赤芍20g,川芎18g,桃仁12g,红花10g,牛膝12g,地龙12g。 (4)备选方:①身痛逐瘀汤:适用于瘀血痹阻于经络而致的肢体痹痛。秦艽3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甘草6g,羌活3g,没药6g,当归9g,炒五灵脂6g,香附3g,牛膝9g.地龙(去土)6g。②活络效灵丹:适用于气血凝滞而致腿痛者。当归15g,丹参5g,制乳香5g,明没药5g,川牛膝30g。 (5)加减:气血虚加黄芪30g、鸡血藤20g;肢冷加桂枝9g、细辛1.5g、威灵仙12g。 (6)临证事宜:活血化瘀是治疗血瘀的总则,在临证时当根据不同的病因,适当配合理气、散寒、益气、滋阴、温阳等法,予以灵活的运用。 4.寒湿痹阻 (1)治法:散寒除湿。 (2)方剂:蠲痹汤加减。 (3)组成:羌活6g,独活6g,桂心3g,秦艽3g,当归9g,川芎6g,炙甘草6g,海风藤9g,桑枝15g,乳香3g,木香3g。 (4)备选方:①薏苡仁汤:适用于湿邪偏盛者,症见肌肤麻木不仁,手足沉重,苔白腻,脉濡缓。薏苡仁30g,苍术15g,羌活9g,独活9g,防风12g,当归15g,川芎10g,麻黄6g,桂枝10g,制川乌3g,生姜10g,甘草6g。②甘姜苓术汤:适用于寒湿下注者,症见腰下冷痛,转侧不利,脉沉而迟缓。甘草6g,干姜12g,茯苓12g,白术6g。 (5)加减:下肢冷痛,拘急不舒者加制附子9g;肌肤不仁者加海桐皮10g稀稀莶草12g;病久及肾阳者加菟丝子9g、补骨脂9g。 (6)临证事宜:《素问·至真要大论》日:“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治湿不忘健脾,应根据“脾虚”和“湿盛”的主次,权衡轻重,灵活运用。用药应以轻疏灵动为贵,可使湿邪得以透达,脾运得以健旺。 5.湿热下注 (1)治法:清热利湿。 (2)方剂:四妙丸加减。 (3)组成:苍术10g,黄柏15g,川牛膝15g,汉防己15g,薏苡仁30g,忍冬藤30g,车前子12g,木瓜10g,芍药15g,甘草6g, (4)备选方:①三仁汤:适用于湿重于热者,症见身重疼痛,胸闷不饥,面色淡黄,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杏仁15g,飞滑石18g,白通草6g,白蔻仁6g,竹叶6g,厚朴6g,生薏苡仁18g,半夏10g。 6、阴血不足 (1)治法:滋阴补液,柔筋缓急。 (2)方剂:芍药甘草汤加减。 (3)组成:白芍10g,甘草10g,木瓜18g,怀牛膝18g。 (4)备选方:白芍12g,生甘草6g,生牡蛎30g(先煎),山药10g,木瓜10g,威灵仙10g,水煎服。 七、不宁腿综合征的针灸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臂中;2、血海、阳陵泉、三阴交、太溪。 配穴:足三里、委中、承山。 臂中穴位置:前臂内侧,腕横纹与肘横纹中点,两筋之间。 (二)治法 主穴仅取一组,效欠佳时,酌加配穴。臂中穴,针入2.5~4.0cm,得气后捻转补法3分钟即出针。足三里、阳陵泉、承山、血海、委中均直刺1~1.5寸,使针感向上或向下传导;太溪向上斜刺0.5~1寸,使针感向上传导,上穴均于得气后施捻转补法,留针1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夜间可安然入睡;有效:症状和体明显减轻,晚间可入睡,但时有影响;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以上法治疗133例,结果:痊愈12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5%。 挑治加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委阳、会阳、承筋、承山。 配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在委中穴至足跟连线上取穴。 (二)治法 采用挑治和穴位注射结合之法。主穴用挑治法,每次取2穴,常规消毒及局麻后,用挑针刺入皮下,将皮脸向上挑起,牵拉摇摆,牵拉频率在30次/分左右。挑毕以消毒棉球压迫止血,以小块消毒纱布外敷,胶布固定。 穴位注射药液:5%当归注射液6ml、风湿灵注射液2ml、VB1注射液200mg、VB12注射液1000mg、地塞米松注射液2mg、2%普鲁卡因4ml,将以上药液混合后,取阿是穴2~3点,进行穴位注射。上法均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二法可单独应用,也可结合使用。 (三)疗效评价 共治64例,以上述标准评定,痊愈29例,有效2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9.1%。 温针加头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足三里、丰隆、三阴交、血海、委中、阳陵泉。 配穴:足运感区、感觉区(上1/5)。 (二)治法 可仅取主穴,亦可主配穴结合。主穴用温针法,以28号1.5~2寸针刺入,得气后行捻转提插手法,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在针柄上插一段长约1.5~2cm的艾条,或捏一团橄榄大小艾团,从小端点燃,前者燃一壮,后者须2~3壮。燃尽去灰拔针。配穴以同样毫针,与头皮约成15~30度角沿皮刺入3cm,达到长度后,快速捻转,捻转频率为200次/分,捻转幅度宜大,要求向前向后使针各转动2~3圈。留针30分钟,每隔3~5分钟捻转1次。上法一般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82例,其中56例为单纯温针灸,总有效率为76.9%~100%。温针结合头针26例,总有效率为96.1%。 针灸 (一)取穴 主穴:分3组。1、足三里、承山、绝骨;2、阳陵泉、解溪、三阴交;3、外丘、委中、八风。 (二)治法 每次取一组穴,进针后,使患者局部或小腿部有酸麻沉重或轻微放射感,然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针后用艾条作温和灸5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16例,痊愈9例,有效4例,无效3例。对有效者作二年随访,3例复发,但症状较前为轻。 穴位注射加中药 (一)取穴 主穴: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解溪。 配穴:承扶、阴陵泉、三阴交、承山、太溪。 (二)治法 药液:醋酸氢化泼尼松30mg、2%利多卡因2ml、注射用水4ml、维生素B121000μg、夏天无注射液2ml、骨宁注射液2ml。 病变在髋膝之间者选其间3~5穴,在膝踝之间取其间2~3穴。病变一侧取单侧,两侧有病取双侧。主穴为主,酌加配穴。每穴注入药液1~2ml。5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0天。 治疗期间宜服苍黄化湿汤:苍术10g、麻黄10g、独活12g、陈皮10g、川牛膝20g、鸡血藤35g、乌梢蛇15g、川芎10g、桑寄生30g。随证加减。每日一剂,早晚分两次煎服。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6例,结果痊愈32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 【主要参考文献】 张茵州,等。针药并举治疗不宁腿征。辽宁中医杂志1985;9(3):34。 田家耐。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65例。中国针灸1996;16(10):36。 马保荣。针刺臂中穴治疗不安腿综合征68例。中级医刊1997;32(1):48。 黄巍,等。头针、温针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疗效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6;18(4):34 陈健。温针灸治疗不安腿综合征30例。陕西中医1994;15(12):552。 陈培龙。穴位针挑加药封闭治疗不安腿综合征64例。陕西中医1993;14(8):367。 甄德江。针灸不宁腿综合征16例陕西中医1988;9(8):374。 陈维渝。针药并用治疗不安腿综合征。中国针灸1997;17(8):57。 八、不宁腿综合征的危害 1、引起患者失眠或靠服安眠药入睡。使患者表现整天疲劳、记忆力减退、精力不足、情绪低落,更加影响工作和生活。 2、嗜睡质量不好,会影响到血压的波动,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经常的失眠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患者夜间活动造成其配偶或同寝室者的睡眠常常受到干扰而出现失眠症状。由此可能导致人际关系不良和诱发婚姻危机。

白衣天使(2010-05-07 10:16:21)

综合分析病例因该考虑为不安腿综合症,这一点有不少爱有已经诊断正确了。但是在治疗上大家有一些欠妥,这个病是属于神经内科的一种病,我曾经较好的治愈个十几列。现在我就把我的相关经验告诉大家。甲古铵+丁洛环酮+多塞平都是口服药注意其中多塞平片一天一次每晚睡前半片。疗程1月效果刚刚的好了别忘及送花哈。这可是我的经验之谈。

医生无悔(2010-05-07 12:20:34)

感谢邓军、小虫老师: 【丁洛环酮】:药理毒理动物实验模型表明本品主要作用于脑内神经突触前膜多巴胺受体,产生抗焦虑作用。本品无镇静、肌松弛和抗惊厥作用。 【不宁腿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原发性RLS的诊断标准为: ⑴双腿不适(麻刺感、刺痛感、紧张、疼痛)伴有不可控制的机体运动。 ⑵症状在休息时出现,主要在晚间,可以影响入睡;病情严重随时变化(如每周、每月不同),可以累及上肢。 ⑶通过对肢体的某些手法操作(如揉搓、摇动、跺脚、走动)可使症状部分或者彻底缓解。 ⑷无其他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鉴别诊断 ⑴安静的坐不能症(akathisiaアカシジァ坐位保持不能症)多为长期使用抗精神疾病药物和安定类药物人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时即便少量使用也可以出现,患者常主诉自己焦虑不安,腿脚不能着地,严重的患者常反复站立,来回走动,症状表现夜间比白天明显。使用抗焦虑治疗有效。 ⑵睡眠中周期性腿动(periodiclegmovementinsleep)在夜间睡眠中,出现周期性的两侧足部肌肉的不随意运动。常与不安腿综合症同时存在,两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单独发病时不伴有感觉异常,睡眠中因下肢运动而导致觉醒,患者经常主诉有失眠。 ⑶下肢疼痛足趾运动症(painfullegsandmovingtoes)下肢和足部疼痛,伴有不适感,足趾出现特征性的不随意运动,一侧肢体或者两侧肢体均可以出现,这种病人下肢可以出现异常性疼痛,常可以持续存在。下肢的不随意运动主要表现为足趾的伸曲和内外旋转、足关节的屈伸,与不安腿综合症疼痛的性质、特点不同。常见于跟痛症、腰痛、坐骨神经痛等脊髓和神经末梢疾病。 ⑷肢端感觉异常(acroparesthesia,末梢足趾バレステジ-)夜间睡眠中手指和足指出现麻木,针刺般的疼痛,由于疼痛而经常觉醒。成年女性多见。好发于下肢的末端。 美国睡眠医学研究会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中不宁腿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997年) 【诊断标准】: 1、患者主诉夜间腿部有不愉快的感觉或夜间入睡困难。 2、腓肠肌内有一种非常不愉快的身体感觉,常伴有腿部出现一时性疼痛和瘙痒; 3、不舒服的感觉可以通过移动肢体得到缓解; 4、多导睡眠图显示睡眠时肢体有运动。 5、不能用内科和精神科障碍解释其症状。 6、可以有其他睡眠障碍存在。 最低诊断标准:1+2+3 【严重程度标准】: 轻度:偶尔周期性发作,轻微影响患者入睡,但不会引起明显的困扰。 中度:一周内发作不超过2次,可以冒险延迟入睡时间,中度干扰睡眠,轻微影响白天的功能。 重度:一周内发作超过3次,严重干扰夜间的睡眠,明显影响白天的功能。 病程标准: 急性期:2周以内。 亚急性期:超过2周,但在3个月以内。 慢性期:3个月以上。

玉笛潇潇(2010-05-07 12:50:44)

看了,学习了,谢谢

xxf2108204(2010-05-07 15:38:58)

第一次听说“不宁腿综合征”学习了,谢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