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能得几回见:“爆米花样”钙化胸部CT
发布时间:2013-07-01 16:57:27
分享【一般资料】 男,44岁。 【主诉】 外伤查体发现右肺结节10天。偶有盗汗。 【辅助检查】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偏高。 【CT表现】 右肺上叶后段斜裂胸膜及水平裂胸膜下一大一小二个(大者位于外侧)等、高混杂密度结节,内可见等密度软组织密度影及斑块状高密度钙化影,边缘规整,大结节钙化主要位于后部呈偏心性分布,前外侧肺组织内可见扇形GGO影,有胸膜凹陷征,小结节下方可见索条状影,两侧胸腔少量积液,增强大结节内等密度软组织成分有强化。 【分析思路】 中年病人,临床病人偶有盗汗,影像右肺上叶内侧较小结节病灶内有钙化,周围有卫星灶,影像高度提示为结核。右肺上叶较大结节位于叶间裂胸膜下,有胸膜凹陷征,有阻塞性肺炎,增强有强化,胸腔有积液,影像高度提示为恶性病变,所以首先想到周围型肺癌,但周围型肺癌病灶多有分叶,有毛刺,有血管集束征,实验室相关生化检查可出现异常,不太支持;结节为恶性,病人为中年男性病人,病灶属外伤查体发现,细看病灶内侧与支气管关系密切,病灶内的钙化较多,呈斑块状,呈偏心性分布,影像高度度提示为不典型类癌。1、肺不典型类癌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患者除呼吸系统症状外出现阵发性皮肤潮红、腹泻、哮喘、心悸、血压增高、满月脸等少见症状时要高度怀疑支气管肺类癌可能。2、影像学表现多为周围型单一病灶,边界清楚,分叶常见;病灶内钙化为特征表现,可以呈偏心或弥散分布,空洞少见。3、病灶较大并向周围侵犯邻近肺组织时CT可见"冰山征"表现,此征象有助于周围型肺不典型类癌的诊断。虽然确诊需要支气管镜活检和手术病理结果,但综合以上几点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仍然对肺不典型类癌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CT诊断】 右肺上叶后段不典型类癌伴结核。 【鉴别诊断】 1、周围型肺癌:详见分析思路。2、肺错构瘤:CT上表现为圆形、类圆形肿块,边缘光滑,病肺交界面截然,周围的肺组织正常,典型的内钙化呈爆米花状。3、肺软骨瘤:如肿瘤较小则表现密度均匀,边缘锐利,如瘤体较大则病灶内呈不规则结节状或片状钙化灶,增强扫描无强化。肺软骨瘤多发生在下叶。肺软骨瘤可作为Carney三联征的一种征象被查出。Carney三联综合征是由肺软骨瘤、胃肠道平滑肌肉瘤和肾上腺外的功能性副交感神经瘤组成,临床上出现3种或者其中任意2种肿瘤即可诊断;该病多见于年轻女性。4、肺硬化性血管瘤:病灶肺门侧可见一尾状突起,似为尾征,故要注意与硬化性血管瘤鉴别,但本例病灶不算大,增强后应该有比较显著的强化,并可见"贴边血管征"及"肺动脉为主征",且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病人。5、炎性假瘤:叶间胸膜下的病灶,与胸膜关系较密切,可呈广基相连,可有"平直征"、"向心性弓形凹陷征"及"桃尖征",病灶综含有"收缩形态"征。6、真菌感染:以继发多见,临床有引起免疫力低下的相关疾病,或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滥用广普抗生素等病史,影像肺内多表现为结节、纤维索条、片状与实变和空洞等多样化形式存在,实变典型的呈底部位于胸膜的楔形影,内密度均匀,边缘模糊,空洞性病灶多见,多为中心性空洞或为薄壁多房空洞,空洞内少有液平,肺曲菌病内可见曲菌球。7、肺转移瘤:病人可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转移瘤多发多见,并且大小相差不大,边缘多较规整,转移瘤可有胸膜凹陷征,但无阻塞性肺炎表现,两肺门和/或纵隔可见有肿大淋巴结。先看病史及辅助检查如图

诊断明确,没有补充

学习了

谢谢分析。

学习了。。。。

学习咯

真的是人间难得几回见,学习了。

学习了,见的比较少

第一次见

良性病变

没见过,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