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食管恶性癌肉瘤1例

发布时间:2013-06-05 15:37:35

分享

【一般资料】 患者,男,年龄56岁,既往体健。 【主诉】 因近2个月以来吞咽困难而来本院就诊。 【现病史】 该患者的既往病史无特殊,否认近期出现体重下降、反流症状或食物嵌塞。 【体格检查】 实验室和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 【辅助检查】 食管钡餐造影显示,食管扩张伴胸内食管段大约7cm长的充盈缺损(见图A)。内镜检查也显示,有1枚富于弹性的巨大息肉状肿瘤占据了食管中段的几乎全部管腔(见图B)。尽管肿物外形巨大,但这一病灶并未阻碍内镜通过。内镜活检标本提示为食管恶性肿瘤。术前CT检查未发现可疑淋巴结或远传转移。该患者接受了经后纵隔路径食管切除术和标准3野淋巴切除术伴代胃术,以及胸廓内吻合术。他顺利康复,在术后11天时出院。术中标本见图C.根据TMN分类,术后诊断为T2N0M0,相当于ⅡA期。幸运的是,该患者在随访7年后仍然健在而且未复发。 【最终诊断】 食管癌肉瘤。 【手术结果】 术中标本在显微镜下显示,为中度分化的鳞状细胞癌(病灶中央部分)和肉瘤(病灶其余区域)成分,二者之间有过渡区(见图D)。这种混合型特征符合食管癌肉瘤的诊断。波形蛋白免疫染色仅在间质中呈现强烈、弥漫阳性(见图E),而细胞角蛋白AE1/AE3染色不仅在上皮性成分中呈阳性,而且在梭状细胞中也呈阳性(见图F),提示鳞状细胞癌细胞逐渐去分化转变为肉瘤细胞。 【讨论】 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食管肿瘤中仅占2%.它通常表现为管腔内的巨大息肉样病灶,原因是以肉瘤为主而基质增生很少。鉴别诊断应包含各种外生型壁内生长的肿瘤。近期研究结果支持该肿瘤发生的化生理论,因此食管癌肉瘤被归类为所谓的癌肉瘤。该肿瘤的倍增时间极短,因此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快速生长和早期出现症状。这使得该肿瘤常常较早被发现和治疗,因此以往认为该肿瘤尽管体积很大却预后较好,本例癌肉瘤患者也是如此。不过,近期也有报告显示,早期诊断未必能转化为较好的结局。其肉瘤成分可能晚期转移至肝脏、腹膜和胸膜表面。该病癌肉瘤的治疗与其他食管恶性肿瘤并无不同。早期发现和诊断,随后手术切除,仍是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癌肉瘤一般均有上皮样肿瘤和间皮肿瘤的特点,上皮以鳞癌为主,腺癌次之。少数可为未分化癌或小细胞癌。肉瘤样癌的间质常由杂乱无章或交织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肉瘤样组织呈现为纤维肉瘤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而无明确的骨、软骨、横纹肌肉瘤等异源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