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肿瘤相关膜性肾病
发布时间:2013-05-10 11:49:55
分享【一般资料】 男,58岁,双下肢水肿5个月于2012年4月入院。吸烟30年,1包1d。 【体格检查】 慢性病容,消瘦,BP140/80mmHg,心肺腹无异常,肾区叩痛,下肢水肿。 【辅助检查】 尿蛋白量5.8g/24h,TP47.2g/L,Alb18.5g/L,Ch012.3mmol/L.TG3.6mmoVL,LDL6.5mmoVL,肿瘤标志物正常。CT:盆腔少量积液。彩超:右肾118mmx46mm,左肾120mmx49mm。肾组织荧光:IgG4+、IgA、IgM、C3、Clq、FRA3+沿小球毛细血管袢、小管及间质细颗粒状沉积;光镜:12个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基膜内、上皮下嗜复红蛋白沉积。 【诊断】 膜性肾病Ⅱ期。 【用药处方】 予甲泼尼龙40mg/d静脉滴注及对症治疗,2011年3月底肝功正常出院。予**35mg/d口服,出院后加CTX0.4g/周静脉滴注,总量11g停药;激素减至10mgld时,尿蛋白量0.23g/24h。10月出现黏液稀便,2012年3月底便血,查肿瘤标志物正常。 【肠镜】 距**10cm处见直径4cm结节隆起,质硬,管腔狭窄,行直肠癌根治术和回肠末端造瘘术,术中见腹腔内广泛粘连。术后病理:直肠腺癌侵及深肌层,中高度分化,4cmx3cmx3cm,肠系膜淋巴结癌转移(1/13)。化疗3个疗程后,2012年8月16日查尿蛋白量0.10g/24h,肿瘤标志物仍正常。 【讨论】 恶性肿瘤相关膜性肾病报道较少,目前尚无特异检测方法。周广宇等的研究提示抗PLA2R抗体可能是IMN的致病性抗体。李世军等回顾性分析10例在1年内确诊为恶性肿瘤的MN患者,其中3例PLA2R抗体阳性,8例以IgG1沉积为主,IgG4阴性。Qu等报道,肿瘤相关MN肾组织IgG4沉积缺失,是预测恶性肿瘤的***因子。本文3例血清PLA2R抗体均阴性,肾组织角蛋白均阴性,因肾组织少未做IgG亚型检测。因此,检测血清中PLA2R抗体对排除原发性膜性肾病有重要意义,肾组织免疫组化IgG1沉积为主,IgG4阴性对确诊肿瘤相关性膜性肾病有帮助。中老年人是肿瘤和膜性肾病的高发人群,在治疗过程中要不断追踪,且肿瘤标志物正常亦不能排除肿瘤。

中老年人是肿瘤和膜性肾病的高发人群,在治疗过程中要不断追踪,且肿瘤标志物正常亦不能排除肿瘤。

中老年人是肿瘤和膜性肾病的高发人群,在治疗过程中要不断追踪,且肿瘤标志物正常亦不能排除肿瘤。

中老年人确实是肿瘤和膜性肾病的高发人群

中老年膜性肾病大多是继发的,但临床上一般比较难找到原发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