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的膈肌抬高病因?
发布时间:2010-11-22 22:01:39
分享【一般资料】 男,59岁,体重80kg,汉族。 【主诉】 咳嗽10天,胸痛、胸闷1天故来求治。 【现病史】 缘于半月前因劳动出汗后,感觉乏力、发冷,自己服用感冒药、清开灵等药物治疗。10天前又出现干咳、无痰,无咯血,无发热盗汗,口服罗红霉素、消炎止咳片病情好转。1天前出现胸闷、疼痛,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左侧胸部4-5肋间刺痛,无气急、无呼吸困难,为求诊治来诊,给予检查胸片、血常规、肝功能,结果见附件,彩超待检。患者自发病以来,自觉体重下降,精神、睡眠可;二便正常。 【既往史】 既往20年前有乙型肝炎病史、自诉经治疗后转阴,右肩臂部外伤,尺神经受损20年。无结核病史,无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 生于本地,未到过疫区及牧区,无性病,吸烟,每日20支,忌烟3个月。近1月重吸,每日20支。 【家族史】 无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36℃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情语明,主动**,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瘀斑,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外观无异常,口唇无发绀,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无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无血管杂音;胸廓对称,无畸形,左胸部4-5肋间沿肋骨走行有压痛,以腋前线为重,局部皮肤无红肿,无疱疹。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肺肝浊音界位于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胸部及背部无叩痛,心前区无隆起,心脏听诊无器质性病变,腹平坦、未见肠形及蠕动波,肝脾无肿大,中上腹轻压痛。右臂活动自如,右手尺侧三指1、2节不能弯曲。双侧巴氏征及克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 :胸片见附件,血常规、肝功能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 这个患者,我考虑此次症状与体征关系不大,是因为症状检查偶然发现的。我考虑是膈肌麻痹或隔疝。 【讨论】 膈肌麻痹是由于膈神经受损,神经冲动被阻断而产生的一侧或两侧的膈肌麻痹上升,运动障碍。 【膈肌麻痹病因】 其病因广泛,最常见为肺癌转移至纵隔的淋巴结压迫或侵蚀膈神经引起膈肌麻痹。其他如脊髓前角炎、运动神经单位疾病、带状疱疹、结核、白喉、心包炎、纵隔炎、肺炎、铅中毒、巨大主动脉瘤、颈深部手术或外伤、分娩时婴儿颈部过度牵拉、胸腔手术不慎伤及神经等亦可累及膈神经导致膈肌麻痹。部分患者的病因不明。长期膈肌麻痹可产生膈肌萎缩形成一层薄膜。膈肌麻痹病因多样,以恶性肿瘤侵犯或压迫和创伤性膈神经麻痹为常见。膈肌麻痹病因可归类如下:①恶性肿瘤侵犯或压迫:临床上最常见,多见于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或中央型肺癌和纵隔肿瘤的直接侵犯,亦偶有见于心包、心脏和胸膜的恶性肿瘤。②创伤性膈神经麻痹涉及纵隔的手术,包括纵隔肿瘤、肺癌、心包切除、冠脉搭桥、心内直视术等,均有可能损伤甚至切断膈神经。各种类型的胸部损伤、分娩时婴儿颈部过度牵拉等,亦有可能损伤膈神经。③颈椎疾病因创伤、肿瘤、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病变和颈椎结核等,在颈3~5椎体水平压迫或损伤膈神经。④神经系统疾病脑干疾病累及支配膈神经的呼吸中枢、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等,偶可引起膈神经麻痹。⑤传染病:脊髓灰质炎、带状疱疹、白喉等疾病可以累及膈神经而引起麻痹。⑥累及纵隔的炎症性疾病:纵隔巨大的淋巴结结核、纵隔炎等可损伤膈神经,但临床上非常罕见。⑦偶然发生于胸腔手术不慎伤及神经。⑧其他:运动神经单位疾病、结核、心包炎、纵隔炎、肺炎、铅中毒等。如巨大主动脉瘤引起左侧膈神经麻痹。部分患者找不到明确的膈神经**病因。 【膈肌麻痹发病机制】 ①膈肌麻痹病理改变:膈肌麻痹使膈肌处于松弛状态。由于胸膜腔的负压牵拉使膈肌被动延长和向上膨隆。长期左侧膈神经麻痹引起左隔膨出(钡餐显示)膈肌麻痹可产生膈肌萎缩形成一层薄膜。最后形成后天性膈膨出。表现为薄膜状的膈肌与腹腔脏器明显向胸腔内膨升。②膈肌麻痹病理生理:膈肌麻痹可以是单侧、双侧、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单侧完全性膈肌麻痹使膈肌升高和矛盾运动(吸气时患侧膈肌上升而健侧下降),但由于健侧膈肌的代偿,肺活量仅减少约30%。由于人体的肺通气功能有较大的储备能力,对平静状态或轻中度运动时的通气量无影响。左侧膈肌麻痹因胃底升高可能有嗳气、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双侧完全性膈肌麻痹时,膈肌完全松弛。由于肋间肌和辅助吸气肌肉与膈肌的关系属于串联排列,所以,肋间肌和辅助吸气肌肉并不能对膈肌麻痹起到较好的代偿作用。由于吸气时膈肌上升,使肋间肌和辅助吸气肌的收缩力不能很好地转变为胸膜腔的负压。而胸腔内负压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膈肌上升时的被动牵拉力(这是膈肌折叠术治疗双侧膈肌**理论基础)。因此双侧完全性膈肌麻痹时,肺活量的降低通常超过80%,静息状态下的通气亦受到明显的影响。导致明显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由于肺脏膨胀受限,容易出现肺不张和反复肺部感染。 【膈肌麻痹临床表现】 一、膈肌麻痹症状和体征⑴单侧膈肌麻痹者肺活量可减低37%,通气量减低20%,但由于代偿作用,患者常无症状,而在胸部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膈肌升高和矛盾运动。部分患者主诉剧烈运动时有呼吸困难。左侧膈肌麻痹因胃底升高可能有嗳气、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双侧完全性膈肌麻痹时,患者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腹部反常呼吸(吸气时腹部凹陷),呼吸费力和辅助呼吸肌动用。通常有发绀等呼吸衰竭的表现。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中,多数造成呼吸机依赖。由于肺膨胀受限和排痰无力,容易有反复肺炎和肺不张。⑵双侧完全性膈肌麻痹时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以根据临床上的严重的呼吸困难和腹部反常呼吸,结含有可能引起膈肌**基础疾病,可以作出临床诊断。单侧膈肌麻痹者,尤其是不完全性麻痹者,临床上通常无症状,需要通过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对膈肌麻痹有确诊意义的检查包括X线胸部透视和膈神经电磁波**诱发动作电位与跨膈肌压测定。2.并发症⑴长期膈肌麻痹可产生膈肌萎缩形成一层薄膜。⑵双侧膈肌麻痹引起严重性呼吸困难可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困难,最终因缺氧死亡。⑶若由肺癌引起,可以合并肺癌转移到其他脏器所引起的其他症状。二、膈肌**医技检查1.实验室检查:传染病或炎症性疾病时,白细胞正常或升高。2.X线胸部透视:表现单侧膈肌麻痹升高,活动减弱或消失,在吸气时健侧膈肌下降而患侧膈肌上升的矛盾运动,此种现象在用力吸鼻时更为明显。呼吸时可有纵隔摆动,吸气时心脏、纵隔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患侧。3.膈神经**:可以在颈部胸锁关节上3~4cm,胸锁乳突肌后缘通过无创性电或磁波**膈神经,亦可在颈7脊椎棘突附近用磁波**膈神经。同步在肋缘第6~7肋间体表记录诱发的动作电位与膈神经传导时间;并通过食管-胃囊管法测定诱发的跨膈肌压,可以确诊膈肌麻痹,还可以判断是完全性或者是不完全性麻痹。三、膈肌**诊断依据X线表现单侧膈肌麻痹升高,活动减弱或消失,并且出现在吸气时健侧膈肌下降而患侧膈肌上升的矛盾运动,此种现象于急促吸气时更为明显。呼吸时可有纵隔摆动,吸气时心脏、纵隔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患侧。四、膈肌**鉴别诊断1.先天性膈肌膨出:膈肌麻痹常有膈神经受损病史、膈肌升高、膈矛盾运动以及纵隔移位均不如膈肌膨出明显。可加以区别、2.肺底积液:应与成人肺底积液相鉴别。五、膈肌**治疗原则该疾病病因广泛,治疗上应该首先争取明确病因,作针对性治疗。牵拉性和炎症性的膈神经麻痹,大部分患者可在4~7个月内自然恢复。切断性或侵犯性(如恶性肿瘤)膈神经麻痹是永久性损害。单侧膈肌麻痹通常无明显的症状,无需特殊治疗。两侧膈肌麻痹引起严重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时,多数需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应该首选无创性鼻(面)罩正压机械通气或胸外负压通气。当无创机械通气不能达到理想的通气效果或有明显肺部感染时,应考虑作气管插管或切开。对于双侧膈神经永久性**患者,当基础疾病稳定时,可考虑作膈肌折叠术。通过缩短膈肌的长度来增加膈肌被动向上牵拉的张力。有报道认为可减轻呼吸困难。六、膈肌**预后和预防1.预后: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2.预防:①主要针对不同原法病进行预防。如抵抗力下降是带状疱疹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春季应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这是预防的关键。②早期患者可在皮下埋置电极以**膈神经,使膈肌恢复收缩功能,达到改善通气的目的

建议做胸腹部CT

肺癌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行胸部CT及腹部超声检查,只能先对症治疗。请尽快将其他治疗上传。

建议用中药调理一下就会好的!风寒气虚感冒!桂枝汤加桔梗、紫苑、郁金

问问以前是否做过腹部手术?做CT看看

回复2楼meerry 患者自费,将来如有必要再跟患者商议检查。

回复3楼tangdaybreak 为什么考虑肺癌呢?患者胸片未见异常,也无其他相关体征。

回复5楼cai373566573 未做过腹部手术。

建议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肺部及腹部彩色B超检查肝胆。

彩超结果已出,附上所有化验结果,CT结果尚未出。 11344481134449 11344511134452

右膈肌抬高可从以下几点考虑展开:1,右胸腔压力下降2,腹压增高(已基本排除)3,先天性 根据病人受凉后咳嗽10天,胸痛、胸闷1天,左胸部4-5肋间沿肋骨走行有压痛,判断有左胸胸膜炎可能,双肺部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有无体位性呼吸困难? 下一步检查,未交待左胸腔B超情况,必要时胸部CT,后进行相关鉴别诊断性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血沉、c反应蛋白等。个人认为,病人症状在左胸部,诊查还是以左胸部为主。 因血常规正常,不考虑细菌感染,所以具体治疗还需确诊后进行!个人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