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真菌性巩膜肿物)一例
发布时间:2013-04-13 18:32:30
分享【一般资料】 男性,56岁,农民。 【主诉】 因发现左眼球肿物2个月***。2个月前患者发现左眼一白色肿物,伴异物感、眼红,逐渐增大,无发热、头痛、眼痛、视力下降等不适, 【检查】 右眼无异常,左眼视力0.8,眼压14mmHg,鼻侧角膜缘后5mm见一灰白色菜花状肿物,约5*5*2mm大小,周围结膜菲薄,血供差,基底巩膜融解变薄,角膜透明,前房(-),瞳孔圆,直、间接对光反射(+),大小约3mm,晶体透明,眼底:未见异常,既往:5年前外院行左眼翼状胬肉手术(术式不详),否认外伤史、及其他手术史。无全身其他疾病。双眼B超检查未见异常 【UBM检查】 左眼鼻侧角巩膜缘外可探及一椭圆形病变回声,大小约5.26*5.65*1.53mm,边界清晰,其与球壁连接处呈强回声,遮挡后面巩膜组织。眼眶CT平扫:双眼眶骨质未见异常,双侧眼球形态大小未见异常,眼环完整。左眼球内前壁斑点状钙化密度影,玻璃体密度、眼外肌、视神经等均未见异常。考虑左眼脉络膜骨瘤?实验室检验未见异常,取肿物表面部分组织病理检查:坏死组织中少量嗜中性粒细胞,和少许霉菌菌丝及孢子,PAS,阿辛兰染色(-),考虑毛霉菌。神经组织麻醉下行左眼巩膜肿物切除联合同种异体板层巩膜移植+结膜瓣遮盖术,术中见肿物外部菌苔如**样质软,内部为片样质硬组织生长于巩膜表层,切除肿物送病理,清创鼻侧巩膜,制作等大同种异体板层巩膜,间断对位固定缝合,上方取带蒂结膜瓣遮盖手术区,术后病理回报为坏死钙化组织。术后局部应用左氧氟沙星及氟康唑眼水点眼,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巩膜炎复发和巩膜排斥现象,恢复良好。术后18个月其感染方式可能为:5年前行胬肉切除术时术中使用了丝裂霉素C等抗代谢药物,术后局部巩膜血管组织生长受到抑制造成局部免疫功能降低,使其潜伏在结膜,巩膜上的真菌致病,产生炎性肉芽肿性病变,致组织坏死,国内外亦有同样病例报道。病理形成可能为巩膜表层组织反复炎症和纤维化过程中,钙盐沉积在退变坏死的组织内,临床上常见眼组织钙化的如角膜带状变性、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盘玻璃疣及老年性巩膜斑(水平直肌巩膜止端附近的老年性改变)等

谢谢有长了不少知识

第一次见,长见识,嘿嘿。

第一次见呢,感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我也没有见过这个高级的病种~~~~~~

谢谢,受益匪浅!!!

学习了,

学习了!

个人觉得是被蚊虫叮咬后感染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