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耸肩1年,加重1周
发布时间:2011-11-30 16:06:34
分享【主诉】 主因反复耸肩1年,加重1周。 【一般资料】 患儿,男,7岁, 【现病史】 1年前,慢性起病,无诱因出现间断反复迅速的耸肩异常动作,患儿可有意识短暂控制该动作发生,无发热、抽搐、头痛、意识障碍及恶心、呕吐,也无呛咳、口角歪斜、肢体肿痛、麻木及活动障碍,无心悸、气短、腹痛及二便障碍。家长未引起重视,未曾在医院诊治,生活习惯无特殊改变,耸肩症状无好转,近一周频繁耸肩,为进一步诊治而急来我院。急诊科给予安定10mg静推,鲁米那0.15G肌注后,以“抽搐原因待查”收入院。 【既往史】 入院10前有头部外伤史,当时无呕吐、意识障碍,入院前服用可口可乐饮料。既往体健,平时有说粗俗话、淫秽语言病史,学习成绩中等,否认有毒物接触史及精神心理异常因素。 【体格检查】 T35.7P84次、分R18次、分BP105、60mmHg,睡眠状态,**反应良好,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未见咖啡牛奶斑及色素脱失斑,卡瘢(+),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是否有眼睑下垂、举眉情况,双眼球运动情况均无法检查),无眼震,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明显发绀,无明显鼻唇沟变浅,**患儿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咽充血,咽反射存在,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痰鸣音。心律84次/分,心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存在。四肢无红肿,肌张力正常。双上下肢体肌力正常,无感觉障碍。双手皮层拇指征阴性,轻瘫征(-),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存在,双侧膝腱、跟腱反射正常存在,踝阵挛(-),双侧巴氏征阳性,共济运动检查无法检查。入院第三天,仍有耸肩,查体:语音有力,举眉有力。共济运动检查(-),巴氏征阴性,余查体同前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12.5*109/LN70.7%L28%.电解质:K3.55mmol/LNa136.9mmol/LCL100.1mmol/LCa2.24mmol/L血糖:5.67mmol/L头CT: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广泛轻度不正常。肌酸激酶同工酶23.20U/L入院初步诊断抽搐原因待查 【问题】 鉴别诊断:治疗:

抽动秽语综合症

一诊断:抽动秽语综合症 二鉴别:癫痫小发作,习惯性痉挛,小儿舞蹈病,摆头综合症 三治疗:1心理治疗2行为锻炼治疗3药物治疗:氟哌啶醇每次口服0.25~0.5mg2~3次/d,或0.5mg/d睡前一次服用,逐渐加量一般每隔3~5天增加1次,

应该是强迫症吧

抽动秽语症

Tourette’sSyndrome,TS 特点是既有运动抽动又有发声抽动,虽然两者可以不同时出现。《国际疾病和分类》第10版(ICD-10)标准诊断要点如下:(1)起病于在21岁以前以2-15岁最多见;(2)有复发性、不自主、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抽动,影响多组肌肉;(3)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同时出现于某些时候,但不一定必须同时存在;(4)抽动可受意志控制短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5)症状的强度在数周或数月类有变化; (6)抽动症状一天发作多次,几乎天天如此。病程超过1年以上,且在同一年之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7)排除小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癫痫肌阵挛发作、药源性不自主运动及其他锥体外系统疾病等。鉴别诊断1. 风湿性舞蹈病:有链球菌感染史,有肌张力减低、风湿热体征和实验室阳性结果,有舞蹈样异常运动,不自主动作,亦可涉及面部(似鬼脸动作),但无不自主发声。2. 肝豆状核变性:有肝损害、锥体外系体征、精神障碍、角膜K-F环、血浆铜蓝蛋白降低等特点。3. 肌阵挛:是癫痫发作的一种类型,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暂,常伴有意识障碍,脑电图异常,无不自主发声抽动,不能用意志控制发作,抗癫痫治疗有效。治疗:应及时进行治疗,以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为原则。临床常用氟哌啶醇(首选)、哌咪清、匹莫齐特(哌咪清),一般需维持治疗1-2年,勿骤然停药。

诊断:抽动秽语综合症,理由:具备该病诊断特点:本病以2-12岁最多见,18岁前发病;有复发性、不自主的眼、面、颈、肩及上下肢快速的、无目的的抽动,无节律性;抽动可受意志控制数分钟或者数小时;症状可轻可重,可因感冒、外伤、情绪加重;病程超过1年以上,且在同一年之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智力和脑点图基本正常,排除其它器质性病变。 鉴别诊断 1、风湿性舞蹈病:6岁后多见,女孩发病率高,有链球菌感染风湿热证据,有舞蹈样异常运动,不自主、大幅度的动作,生活常不可自理,无秽语,抗风湿治疗有效。 2、肝豆状核变性: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有肝损害、智力障碍、锥体外系体征、角膜K-F环,进行性加重,确诊靠血浆铜蓝蛋白降低。 3、肌阵挛:是癫痫发作的一种类型,表现全身肌肉或某部肌肉突然短暂触电样的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脑电图异常,无不自主发声抽动,不能用意志控制发作,抗癫痫治疗有效。 治疗:药物和心理共同作用,临床常用氟哌啶醇,一般需维持治疗1-2年,勿骤然停药。

诊断:儿童抽动障碍。 依据:学龄儿童,慢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间断反复迅速的耸肩动作,患儿可有意识短暂控制该动作发生,无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学习成绩中上等,故考虑该病的可能性大。 鉴别诊断: 1、低血钾性周期麻痹:为钾代谢障碍性,周期发作性对称性四肢瘫痪,发作时近端重于远端多见,腱反射减弱,但无感觉障碍,几周及几个月发作一次,发作间期一切正常。本患儿无周期性瘫痪家族史,检查血钾在正常范围,其发病特点与本病不符,暂可除外。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学龄儿童,出现间断反复迅速的耸肩异常动作,入院时双侧巴氏征阳性要考虑颅内感染,但患儿平素一般状况良好,考虑双侧巴氏征阳性与应用镇静药有关。 3、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多发性抽动和语言痉挛为典型表现的运动障碍疾病。可表现反复迅速的不规则肌肉抽动,少部分为发生痉挛,患儿说粗话、淫秽语言病史,但出现注意力涣散,学习能力及成绩下降,本患儿学习成绩中上等,暂不考虑。 4、儿童癔病:本病往往有精神、心理异常因素,与本病特点不符合,可除外。 5、中毒:家长否认毒物接触史,暂可除外。 治疗:营养脑细胞,预防感染,口服氟哌啶醇对症治疗。

诊断考虑抽动秽语综合征,鉴别癫痫。

回贴隐藏,有病是吧,显得你们一个个能耐?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别装深沉

抽动秽语综合征可口服泰必利或氟哌啶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