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胎儿双侧睾丸鞘膜积液

发布时间:2008-11-13 12:32:26

分享

【现病史】 胎儿孕8个月时发现,一直观察到出生。

宋君蕊(2008-11-13 12:35:02)

相关知识,温故而知新: 超声诊断胎儿睾丸鞘膜积液:孕晚期,胎儿睾丸在下降的过程中,附着于睾丸上的腹膜也随之下降,形成腹膜鞘突,随后,从内环至睾丸上方的鞘突逐渐萎缩闭合,不同部位闭合不全,加之鞘膜的分泌吸收失衡而形成积液。有学者认为睾丸鞘膜积液在男性胎儿中很常见,但多不需要治疗,出生几个月后多可自行吸收消退。 睾丸鞘膜积液是围绕睾丸的鞘膜腔内液体积聚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病变,可见于各种年龄,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临床上按鞘膜积液所在部位及鞘膜突闭锁程度,把鞘膜积液分为四种类型:(1)睾丸鞘膜积液。(2)交通性鞘膜积液;(3)精阜鞘膜积液;(4)混合型鞘膜积液。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阴囊内有囊性肿块,积液量少时无非凡不适,相反量较多时于竖立位时牵引精索引起钝痛和睾热感,严重者,可影响排尿及正常的日常生活,如巨大睾丸鞘膜积液。 正常胎儿发育早期,睾丸在腹膜后,7~9月时睾丸经腹股沟管下降到阴囊,而伴随睾丸下降的腹膜鞘状突闭锁,形成纤维索带,睾丸部分的鞘突则形成囊状的睾丸固有鞘膜。正常情况下腔内仅有渗出与吸收平衡的少量液体,而当鞘膜邻近器官出现病理的改变如炎症、肿瘤、外伤、寄生虫病等时,就造成渗出与吸收功能失去平衡,或者腹膜鞘突闭锁不全,腹腔的液体往返进出于鞘膜腔,从而形成了上几种不同类型的睾丸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不但引起以上不良症状,同时也影响了患侧睾丸的生鞘功能,尤其交通性鞘膜积液,因此,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应早期通过肿块透光试验及阴囊B超等检查手断,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临床上,对于积液少而长期不增长,且无明显症状者,可不作治疗。婴幼儿鞘膜积液,往往会自行吸收,如不吸收可用穿刺抽液法。而对于症状重,积液量大,或交通性鞘膜液合并有先天性腹股沟斜疝者,首先手术治疗,多年采用睾丸鞘膜功开翻转缝合术,交通性鞘膜积液患者,同时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

荔湾蛇蛇(2008-11-13 21:17:30)

谢谢分享,谢谢楼主的讲解

胡萝卜丝(2008-11-13 23:14:01)

这个积液量可不算少。

lvseshame(2008-11-13 23:25:45)

单侧见过,双侧积液量大没遇见过,谢谢!

sion8(2008-11-14 18:18:23)

问一下,报鞘膜积液有没有违反国家胎儿性别规定?

naty(2008-11-14 19:46:00)

没有,国家禁止的是非医学必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但是睾丸鞘膜积液的诊断就属于医学必要了,所以我认为不违法, 我曾经都报过 我地主任更搞笑 她曾经报过一个胎儿的单侧睾丸没下降, 她说那个孕妇又高兴又担心, 高兴的是得个男的 担心的是胎儿有问题

litao(2008-11-14 19:50:26)

倒是见过两例,没有楼主的这例严重 谢谢分享这里 ]

naty(2008-11-14 19:56:28)

正常的睾丸鞘膜里面都会有少量的液体 请问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才能够下鞘膜积液的诊断呢?

燕子(2008-11-14 20:07:18)

我是初学者,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谢谢了。

doctorwangzi(2008-11-15 1:04:51)

这么多睾丸鞘膜积液,少见

查看更多